臺語囡仔歌創作| 青青的弓蕉 黃黃的弓蕉(#臺語/No.8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聽台語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6MxbS9zBv5XIS05JdZMaWAO8NU92pRmd/view?usp=sharing

A
青青的弓蕉
青青的弓蕉成啥物
青青的弓蕉
親像囡仔𨑨迌的弓

B
青青的弓蕉
青青的弓蕉成啥物
青青的弓蕉
親像阿公行路的枴仔(kuái-á)

#1
天頂的弓蕉是 瘦瘦的月娘
阮的阮的弓蕉是可愛的笑面

#2
青青的弓蕉 毋通食
伊佮蘋果蓋四配
蘋果陪佇青青的弓蕉邊仔 情綿綿
蘋果坐佇弓蕉船頂看風景
青青的弓蕉真緊變黃黃的弓蕉 
軟軟足好食的黃弓蕉 

C
黃黃的弓蕉
黃黃的弓蕉成啥物
黃黃的弓蕉
親像風咧吹好耍的流籠

#1重複
天頂的弓蕉是 瘦瘦的月娘
阮的阮的弓蕉是可愛的笑面

#2重複
青青的弓蕉 毋通食
伊佮蘋果蓋四配
蘋果陪佇青青的弓蕉邊仔 情綿綿
蘋果坐佇弓蕉船頂看風景
青青的弓蕉真緊變黃黃的弓蕉 
軟軟足好食的黃弓蕉 

D
囡仔𨑨迌的弓親像弓蕉
阿公的枴仔(kuái-á) 親像弓蕉
弓蕉船載蘋果去𨑨迌
風咧吹好耍的流籠是弓蕉
天頂的弓蕉是瘦瘦的月娘
弓蕉食完阮有古錐的笑面
你無愛食弓蕉?

創作理念:青蕉等於青椒? 全家到南投出遊,媽媽買了一串青蕉給我們,我們左等右等青蕉都不變黃,我嚷嚷說:青蕉怎麼還沒熟? 在遠方的兒子回應:沒關係,反正我不喜歡吃青椒。搞了半天,兒子才知道我講的是青蕉,不是青椒…..媽媽說放顆蘋果在這串青蕉旁,很快就可以把青蕉催熟了,原來蘋果跟青蕉是絕配,蘋果是青蕉「轉大人」的關鍵。我從這個靈感出發,用想像力寫出這歌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怡的沙龍
74會員
454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怡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介紹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分享拜拜時間、供品、步驟等細節,並融入臺語歌詞,增添趣味與在地文化特色。
Thumbnail
2025/04/19
介紹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分享拜拜時間、供品、步驟等細節,並融入臺語歌詞,增添趣味與在地文化特色。
Thumbnail
2025/04/19
這是一首慵懶輕鬆的歌曲,歌詞描述了午後的閒適時光,以及對生活簡單快樂的嚮往。歌曲以「懶」為主題,表達了在繁忙生活中放慢腳步、享受當下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9
這是一首慵懶輕鬆的歌曲,歌詞描述了午後的閒適時光,以及對生活簡單快樂的嚮往。歌曲以「懶」為主題,表達了在繁忙生活中放慢腳步、享受當下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2
如果愛是旅途一程 往前走卻是空白 我的心拿著回程票 把你帶回好不好  
Thumbnail
2025/04/12
如果愛是旅途一程 往前走卻是空白 我的心拿著回程票 把你帶回好不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前住都市時,只認識香蕉。後來開始到有機店採買蔬果,偶爾會看到芭蕉。2015年移居台東長濱,有了自己的農地可以種植之後,發現長濱家家戶戶都種蕉,而且大多是芭蕉。吃了長濱出產的芭蕉,才知道芭蕉如此美味,更勝於香蕉,相較之下,香蕉的濃厚香味,倒有些膩了。
Thumbnail
以前住都市時,只認識香蕉。後來開始到有機店採買蔬果,偶爾會看到芭蕉。2015年移居台東長濱,有了自己的農地可以種植之後,發現長濱家家戶戶都種蕉,而且大多是芭蕉。吃了長濱出產的芭蕉,才知道芭蕉如此美味,更勝於香蕉,相較之下,香蕉的濃厚香味,倒有些膩了。
Thumbnail
酸V啊酸V 對!就是綠綠還沒成熟的土芒果做成的芒果青,也有人稱作「情人果」
Thumbnail
酸V啊酸V 對!就是綠綠還沒成熟的土芒果做成的芒果青,也有人稱作「情人果」
Thumbnail
 ~蘋果樹篇 「媽咪,為什麼台灣沒有蘋果樹呢?」阿泰問。 「台灣天氣太熱了,蘋果樹沒辦法長好吃的大蘋果啊!」媽媽回答。 「把蘋果放在樹上,蘋果樹就有蘋果啦!」媽媽臉上劃過三條黑線。
Thumbnail
 ~蘋果樹篇 「媽咪,為什麼台灣沒有蘋果樹呢?」阿泰問。 「台灣天氣太熱了,蘋果樹沒辦法長好吃的大蘋果啊!」媽媽回答。 「把蘋果放在樹上,蘋果樹就有蘋果啦!」媽媽臉上劃過三條黑線。
Thumbnail
最近我有了新朋友~黃皮果 酸甜多汁、有一股柑橘類的酸爽精油風味 打鐵一大壺加入三顆就很夠味了 敬 忙碌卻感到豐足的生活 #有人說像戀愛的滋味 #這款味道喜歡柑橘類飲料的人會很喜歡喔 #不太常見的大自然寶物 #感到豐足
Thumbnail
最近我有了新朋友~黃皮果 酸甜多汁、有一股柑橘類的酸爽精油風味 打鐵一大壺加入三顆就很夠味了 敬 忙碌卻感到豐足的生活 #有人說像戀愛的滋味 #這款味道喜歡柑橘類飲料的人會很喜歡喔 #不太常見的大自然寶物 #感到豐足
Thumbnail
談到水果王國台灣會想到哪些水果呢? 《臺灣水果有學問1:燕巢芭樂的火山祕密》 在臺北長大的小君,暑假回到高雄燕巢阿公家,吃著剛採下的青翠芭樂,為什麼燕巢可以種出甜又脆的芭樂呢?原來是和燕巢位於泥火山地帶有關。 《臺灣水果有學問2:旗山香蕉大王》 《臺灣水果有學問3:麻豆文旦的傳奇》
Thumbnail
談到水果王國台灣會想到哪些水果呢? 《臺灣水果有學問1:燕巢芭樂的火山祕密》 在臺北長大的小君,暑假回到高雄燕巢阿公家,吃著剛採下的青翠芭樂,為什麼燕巢可以種出甜又脆的芭樂呢?原來是和燕巢位於泥火山地帶有關。 《臺灣水果有學問2:旗山香蕉大王》 《臺灣水果有學問3:麻豆文旦的傳奇》
Thumbnail
採桑 綠滿枝條竄紫紅,垂涎喜色似孩童; 鮮嚐就口酸甜味,作醬存封五內中。 啖荔 殼如夕照映雲彤,味似瓊漿玉液濃; 黎庶珍丸垂手啖,太真羨煞嘆難逢。 荔枝 紅皮白肉引人饞,凍結成冰味不凡; 啖荔唐妃傳已久,於今巷議未封緘。  註:朋友喜歡吃荔枝,但是他總把荔枝一個個剝好,放到冰箱冷凍,說吃起來像荔
Thumbnail
採桑 綠滿枝條竄紫紅,垂涎喜色似孩童; 鮮嚐就口酸甜味,作醬存封五內中。 啖荔 殼如夕照映雲彤,味似瓊漿玉液濃; 黎庶珍丸垂手啖,太真羨煞嘆難逢。 荔枝 紅皮白肉引人饞,凍結成冰味不凡; 啖荔唐妃傳已久,於今巷議未封緘。  註:朋友喜歡吃荔枝,但是他總把荔枝一個個剝好,放到冰箱冷凍,說吃起來像荔
Thumbnail
身在水果王國的台灣,我每次到日本必吃的只有蜜柑、水蜜桃跟草莓。其實蘋果跟葡萄也都比台灣好吃(只是我不是這兩種的狂熱者)另外有些果子太酸澀是不會直接拿來吃的,通常做成調味料、酒或醃漬物,再買土產的時候這些單字很實用。
Thumbnail
身在水果王國的台灣,我每次到日本必吃的只有蜜柑、水蜜桃跟草莓。其實蘋果跟葡萄也都比台灣好吃(只是我不是這兩種的狂熱者)另外有些果子太酸澀是不會直接拿來吃的,通常做成調味料、酒或醃漬物,再買土產的時候這些單字很實用。
Thumbnail
鳳梨,最近占居了不少新聞的版面,讓我想起了,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於是,我把原文挖出來,重新潤飾一下,加入鳳梨的冷知識,還配以一篇,用鳳梨做來的蔬食食譜,來跟大家好好分享~
Thumbnail
鳳梨,最近占居了不少新聞的版面,讓我想起了,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於是,我把原文挖出來,重新潤飾一下,加入鳳梨的冷知識,還配以一篇,用鳳梨做來的蔬食食譜,來跟大家好好分享~
Thumbnail
(一) 橘子 你的外形圓滿 你的果實甜美(如果沒有意外) 你的皮是艷麗的橙紅色 雖然皺皺的,不夠漂亮 卻能入藥 白白的絲絡有益於人體 又富含維生素C 酸酸甜甜的滋味奪走了我的心 橘子啊!橘子 你是何等美好啊~~~ (二) 葡萄 你的成長過程好艱辛 順著桿子往上爬 發芽、長大、開花、結果 你的
Thumbnail
(一) 橘子 你的外形圓滿 你的果實甜美(如果沒有意外) 你的皮是艷麗的橙紅色 雖然皺皺的,不夠漂亮 卻能入藥 白白的絲絡有益於人體 又富含維生素C 酸酸甜甜的滋味奪走了我的心 橘子啊!橘子 你是何等美好啊~~~ (二) 葡萄 你的成長過程好艱辛 順著桿子往上爬 發芽、長大、開花、結果 你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