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導管如何形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陸生植物來說,運輸系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導管(xylem)可以把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與礦物質送到地面上的莖與葉,提供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與其他合成反應所需要的原料。源源不絕從導管中送過來的水分,可以讓地面上的器官無後顧之憂地往上生長,取得更多的陽光。相對的,缺乏運輸系統的植物(如地錢),因為必須顧及水分的供應無虞,只能趴在土壤的表面,無法站立起來與其他植物競爭陽光。


所以,維管束對許多陸生植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維管束包括了輸送水分的導管與輸送養分的篩管(phloem)。不論是哪一種,都是從頂端生長點細胞(meristem cell)發育而來。


到底維管束是怎麼發育的?過去的研究,發現了一個稱為VND7的基因。這個基因是一個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在維管束、尤其是導管發育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是,只少了VND7的植物,雖然有一些異常,包括根部與莖部導管數量減少、型態異常等問題,但是還是能形成導管。


研究團隊認為VND7對導管的形成非常重要,但是因為少了VND7的植物性狀並不明顯,但是高度表現VND7的植物,卻會因為在不該產生導管的地方產生導管,造成植物的死亡;於是他們建立了一個系統,讓VND7的表現變得可以控制。


接著他們將這個植物以導致突變的藥劑「乙基甲烷磺酸酯」(EMS)處理,然後從這些帶有未知突變的個體中,尋找當VND7高度表現時,仍然可以存活的植物,把這些植物統稱為seiv,意為「抑制VND7引發的異位導管形成」。


篩選出來的突變個體,研究團隊進行了全基因體定序、遺傳學分析等研究。結果發現,這些突變植物中,有四個與蛋白質「泛素化」(ubiquitination)有關。


什麼是「泛素化」?泛素(ubiquitin)是一個小蛋白質,只有76個胺基酸這麼大。研究發現,生物體會藉著把泛素加到特定的蛋白質上(稱為泛素化),讓特定蛋白質的功能發生變化。


雖然最有名的泛素化過程所產生的影響是泛素化蛋白質會被送到26S蛋白酶體去分解,但泛素化並不是只會讓蛋白質被分解而已。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泛素化可以影響蛋白質的位置、活性、以及與其他蛋白質的互動。所以,泛素化對於生物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所以,那四個突變植物,發生了什麼事呢?研究團隊發現,有些突變植物,它們被泛素化的蛋白數目大量減少,只剩下原來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甚至,當研究團隊讓VND7的表現提高時,有兩個突變植物的泛素化幾乎測不到。


再者,VND7本身也會被泛素化,但是在兩個突變植物中,VND7的泛素化情形也大幅下降,甚至消失。


當然,這些突變植物發生突變的基因,讓它們可以不受到VND7過度表現的影響並且存活下來;但是研究團隊發現,若只有這些基因發生突變時,植物本身與野生種看起來沒有明顯的差異,顯微鏡觀察也發現導管的型態正常。


但是進一步的測試卻發現,有些突變植物導管的運輸能力變差了,這顯示它們的確對木質部的發育有一些影響。比較特別的是,其中有四個是顯性突變。


透過這個突變株的篩選與分析,研究團隊發現泛素化對導管的形成相當重要。未來需要對這些seiv基因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對植物導管形成的機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參考文獻:


Phookaew, P., Ma, Y., Suzuki, T., Stolze, S. C., Harzen, A., Sano, R., Nakagami, H., Demura, T., & Ohtani, M. (2024). Active protein ubiquitination regulates xylem vessel functionality. The Plant Cel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221


avatar-img
149會員
39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根據研究,植物大概在4.7億到4.5億年前開始登陸。在漫長而漸進的登陸過程中,植物會面對許多新的挑戰。 新的挑戰需要新的基因,而這些新的基因從何而來呢?
葡萄好吃,但是要吐籽麻煩。所幸,無籽葡萄品系很早就出現了。大名鼎鼎的「蘇丹娜」(Sultania),或者說Thompson Seedless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系,據說可以回溯到小亞細亞的黎凡特(Levant)。 但是,到底無籽的性狀是什麼基因決定的?最近的研究發現,真是一言難盡啊!
不知道大家知道,很久沒下雨之後,忽然天降甘霖時,空氣中會有一股泥土的香味,它是「土臭素」(geosmin)。土臭素是一種倍半萜(sesquiterpene)化合物,具有揮發性,化學式是C12H22O。 有幾種藍綠菌與放線菌會合成土臭素,但是我們是怎樣聞到土臭素的,到最近才知道。
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人人愛,但是玫瑰的多刺,卻也教人不敢領教。 雖然已經有無刺的玫瑰品系,但是只有一個品系哪裡夠呢?最好所有的玫瑰都無刺! 最近科學家靠著研究茄子,發現了玫瑰為何多刺的原因,希望未來所有的玫瑰都無刺!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最近的一個研究,甚至認為基因體越大壞處越多...是真的嗎?
根據研究,植物大概在4.7億到4.5億年前開始登陸。在漫長而漸進的登陸過程中,植物會面對許多新的挑戰。 新的挑戰需要新的基因,而這些新的基因從何而來呢?
葡萄好吃,但是要吐籽麻煩。所幸,無籽葡萄品系很早就出現了。大名鼎鼎的「蘇丹娜」(Sultania),或者說Thompson Seedless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系,據說可以回溯到小亞細亞的黎凡特(Levant)。 但是,到底無籽的性狀是什麼基因決定的?最近的研究發現,真是一言難盡啊!
不知道大家知道,很久沒下雨之後,忽然天降甘霖時,空氣中會有一股泥土的香味,它是「土臭素」(geosmin)。土臭素是一種倍半萜(sesquiterpene)化合物,具有揮發性,化學式是C12H22O。 有幾種藍綠菌與放線菌會合成土臭素,但是我們是怎樣聞到土臭素的,到最近才知道。
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人人愛,但是玫瑰的多刺,卻也教人不敢領教。 雖然已經有無刺的玫瑰品系,但是只有一個品系哪裡夠呢?最好所有的玫瑰都無刺! 最近科學家靠著研究茄子,發現了玫瑰為何多刺的原因,希望未來所有的玫瑰都無刺!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最近的一個研究,甚至認為基因體越大壞處越多...是真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我真是看樹到了一個著迷的地步。 從樹幹的粗細,以及樹皮的濕潤程度,來推想這棵樹可能經歷了哪些氣候。再往上看看樹幹上有沒有攀附藤蔓植物,這通常發生在較粗壯的樹身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某些樹受到藤蔓植物的青睞,我並沒參透。 之前聽一個廣播節目,介紹一個職業,叫做樹醫生,她說某些樹會分泌酵素來抵禦有害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在沙漠或旱地中收集水分是一項挑戰,但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科技創新提供了多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從自然界和科技創新中獲得靈感的方式,包括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的水分提取技術。
Thumbnail
 在第十章玄德,說明了如何孕育道的種子在心中深耕發芽,如同植物生長經歷發芽、生根、長葉、長高、開花、結果,是因為其內在成長機制不斷的運轉,將外在吸收到的養份產生能幫助成長的能量,漸漸長大展現出其獨特的特質與才能。第十章說明了道籽成長的內在運行機制,依此不斷的孕化而生,其過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Thumbnail
塊根植物是多肉植物的一個類群,涵蓋非常多種植物。不同於大部分的多肉植物觀賞的是葉或花,人們觀賞塊根植物特化的莖或根。 說到塊根(莖),其實並不陌生,地瓜就是人們常食用的塊根;馬鈴薯、芋頭、山藥則是塊莖。塊根或塊莖是植物的根莖因養分及水分的蓄積,呈現膨大、肉質化。 塊根植物的觀賞價值在於,隨著不同
Thumbnail
本題從時事碳匯出發,衍伸到園藝領域中相當重要的根系生長問題,如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是本題的重點,藉由施予氮肥、施用植物生長促進根系細菌(PGPR)、給予適當的栽培介質三種方法進行解析。
Thumbnail
園藝學涵蓋可食景觀、花卉栽培、園藝治療等多元領域,強調食用與觀賞植物的綜合應用。它探討植物生長的各階段,包括幼年性和花芽形成,並重視植物營養,特別是微量元素的作用。蔬菜、果樹學科專注於食用作物,而多年生植物、草坪與溫室管理則聚焦於植物維護。春化作用與旱生植物研究則展示了園藝學的廣泛應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我真是看樹到了一個著迷的地步。 從樹幹的粗細,以及樹皮的濕潤程度,來推想這棵樹可能經歷了哪些氣候。再往上看看樹幹上有沒有攀附藤蔓植物,這通常發生在較粗壯的樹身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某些樹受到藤蔓植物的青睞,我並沒參透。 之前聽一個廣播節目,介紹一個職業,叫做樹醫生,她說某些樹會分泌酵素來抵禦有害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在沙漠或旱地中收集水分是一項挑戰,但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科技創新提供了多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從自然界和科技創新中獲得靈感的方式,包括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的水分提取技術。
Thumbnail
 在第十章玄德,說明了如何孕育道的種子在心中深耕發芽,如同植物生長經歷發芽、生根、長葉、長高、開花、結果,是因為其內在成長機制不斷的運轉,將外在吸收到的養份產生能幫助成長的能量,漸漸長大展現出其獨特的特質與才能。第十章說明了道籽成長的內在運行機制,依此不斷的孕化而生,其過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Thumbnail
塊根植物是多肉植物的一個類群,涵蓋非常多種植物。不同於大部分的多肉植物觀賞的是葉或花,人們觀賞塊根植物特化的莖或根。 說到塊根(莖),其實並不陌生,地瓜就是人們常食用的塊根;馬鈴薯、芋頭、山藥則是塊莖。塊根或塊莖是植物的根莖因養分及水分的蓄積,呈現膨大、肉質化。 塊根植物的觀賞價值在於,隨著不同
Thumbnail
本題從時事碳匯出發,衍伸到園藝領域中相當重要的根系生長問題,如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是本題的重點,藉由施予氮肥、施用植物生長促進根系細菌(PGPR)、給予適當的栽培介質三種方法進行解析。
Thumbnail
園藝學涵蓋可食景觀、花卉栽培、園藝治療等多元領域,強調食用與觀賞植物的綜合應用。它探討植物生長的各階段,包括幼年性和花芽形成,並重視植物營養,特別是微量元素的作用。蔬菜、果樹學科專注於食用作物,而多年生植物、草坪與溫室管理則聚焦於植物維護。春化作用與旱生植物研究則展示了園藝學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