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練習】影響力的發揮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印度詩人泰戈爾 《用生命影響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爲你不知道,誰會因爲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影響力可以小到只是對身邊極少數人造成的改變。不一定要是能撼動社會集體意識的轉變。

「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大概也是這個道理。

夢想不需要要很大,才能端得上抬面、也不是為了與人說嘴。不需要活得像太陽般閃耀動人,但可以讓自己活出生命的價值。

用生命影響生命,不需要有多麼高深的學問、豐厚的財力。而是從自我的修行開始。

在你試圖將生命活得正確、有意義。無形中身邊的人也會受到感染。不需刻意宣揚、高談闊論。只要如實的做自己。

是一種自我激勵。讓自己不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抱有希望。即使遭遇挫折及困境都能重新振作。

資訊爆炸的時代,將自己對生活的體悟轉化為文字與他人分享。藉由自身微小的力量給予他人正面積極的能量。讓那些和過去的自己一樣處於迷惘或迷失自我的人多點參考。

走在認識自我、開發自我更多面相(象)的路上。願和自己有共鳴的人得到一些助益和啟發。


141會員
258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府辛聊瘉室 的其他內容
對於交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條件及要求。當你遇到想在一起的人,多少會投以期待。但也許你並不是對方最想要的選擇。 我們都有自由選擇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也有拒絕的權利。收到別人的拒絕時,要明白對方拒絕的是這個選項,而不是你這個人。 不用因為對方的選擇而否定自己、而你因此升起的難過、情緒,都只是因為沒
我們的能量都很珍貴,傾聽是無聲的安慰及陪伴、而不是理所當然的必須。表達溫暖及體貼的同時,也要懂得為自己設立界限。 如果不諳水性,可以協助尋找救援,而不是跳下水企圖救人、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連自己的命都搭上。 有些人習慣用輸出、釋放情緒。只要講完了事情就過去了。但如果你是習慣內化、整合以後才能消化情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心中心」是平衡意志力和自我意識的中心。是四個動力中心之一。 「意志力中心」與俗世價值、自我價值、意志力及物質世界運作有關。意志力中心有顏色的人僅佔約40%。 空白、無定義(沒有顏色),意味著它不是固定持續的運作,即使擁有閘門,隨著流日接通,你似乎懂了什麼,但還是模模糊糊的。 意志力中心沒有定
原生家庭如果沒辦法給予我們正面積極的樣本,提供我們學習。有沒有可能經由後天自己的尋找讓自己擺脫負面消極的認知。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自己「悲劇是會遺傳」的信念。但所謂的悲劇、遺傳,具體是什麼呢?我想是在無法改變的生存條件下建構出的「限制性信念」。 我們看見什麼,呈現出來的行為及想法便是什麼。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對於交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條件及要求。當你遇到想在一起的人,多少會投以期待。但也許你並不是對方最想要的選擇。 我們都有自由選擇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也有拒絕的權利。收到別人的拒絕時,要明白對方拒絕的是這個選項,而不是你這個人。 不用因為對方的選擇而否定自己、而你因此升起的難過、情緒,都只是因為沒
我們的能量都很珍貴,傾聽是無聲的安慰及陪伴、而不是理所當然的必須。表達溫暖及體貼的同時,也要懂得為自己設立界限。 如果不諳水性,可以協助尋找救援,而不是跳下水企圖救人、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連自己的命都搭上。 有些人習慣用輸出、釋放情緒。只要講完了事情就過去了。但如果你是習慣內化、整合以後才能消化情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心中心」是平衡意志力和自我意識的中心。是四個動力中心之一。 「意志力中心」與俗世價值、自我價值、意志力及物質世界運作有關。意志力中心有顏色的人僅佔約40%。 空白、無定義(沒有顏色),意味著它不是固定持續的運作,即使擁有閘門,隨著流日接通,你似乎懂了什麼,但還是模模糊糊的。 意志力中心沒有定
原生家庭如果沒辦法給予我們正面積極的樣本,提供我們學習。有沒有可能經由後天自己的尋找讓自己擺脫負面消極的認知。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自己「悲劇是會遺傳」的信念。但所謂的悲劇、遺傳,具體是什麼呢?我想是在無法改變的生存條件下建構出的「限制性信念」。 我們看見什麼,呈現出來的行為及想法便是什麼。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重點是「覺察」。     關於人為了生存而存在的應對姿態。 前四種。 「討好」 「指責」 「打岔」 「超理智」 第五種,這是最終目標。 「一致性」   這週的作業是覺察自己的日常對話裡,有多少的應對姿態。 目地是「覺察」。  
Thumbnail
回顧上完的12堂課,我用了半年、近一倍的時間才完成。 因為有書寫,所以再回顧那時的文章與心境,發現這半年來,卸下了好多莫名的壓力。 這半年來,我開始對自己好奇、傾聽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回溯記憶,並且學習「接納自己」,接納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接納有時指責、有時討好、有時超理智,與有時打岔的自
Thumbnail
星期二上午,什麼都不想做,難得孩子上全天課。明明知道有好多「to do list」在等待,但我只想放空、發呆。 想起了本週的功課:要用6A來「專注的覺察情緒」;於是我閉起了眼,深呼吸,好好感受一下此刻的情緒。 聞著廣霍香與岩蘭草的悠遠香氣,覺得當下,很舒服、很空白,但也覺得有點卡住,好像什麼拉著
Thumbnail
「管小孩看平板」這件事,是我現階段最容易與孩子出現情緒衝突的時刻。 讓孩子看平板的時間從1天10分鐘1次,慢慢增加現在的1天15分鐘3次,隨著孩子成長、對新事物的渴求,不得不一直放寬規範。 平常是用計時器來計時,但,孩子愈大愈會「自我彈性」;媽咪不在,就可以多看幾分鐘……媽咪在,但沒聽到計時器,
Thumbnail
多年前就拜讀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對話練習》,在當年是知名暢銷書,但我,無感。 直到,遇見了《內在小孩》一書,才彷彿從厚磚牆鑿了一個小洞,慢慢透出「自己」的微光。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點點滴滴地「清理」,逐感逐字地面對,寫下有關自己的曾經。 後來,又才重新遇上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Thumbnail
如同我常常分享,用自我覺察和身體對話,問他為什麼明明不餓還是想吃?為什麼有睡飽卻還是很懶散?為什麼突然想吃某種特定食物?再透過這些覺察,好好照顧身體需求。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重點是「覺察」。     關於人為了生存而存在的應對姿態。 前四種。 「討好」 「指責」 「打岔」 「超理智」 第五種,這是最終目標。 「一致性」   這週的作業是覺察自己的日常對話裡,有多少的應對姿態。 目地是「覺察」。  
Thumbnail
回顧上完的12堂課,我用了半年、近一倍的時間才完成。 因為有書寫,所以再回顧那時的文章與心境,發現這半年來,卸下了好多莫名的壓力。 這半年來,我開始對自己好奇、傾聽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回溯記憶,並且學習「接納自己」,接納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接納有時指責、有時討好、有時超理智,與有時打岔的自
Thumbnail
星期二上午,什麼都不想做,難得孩子上全天課。明明知道有好多「to do list」在等待,但我只想放空、發呆。 想起了本週的功課:要用6A來「專注的覺察情緒」;於是我閉起了眼,深呼吸,好好感受一下此刻的情緒。 聞著廣霍香與岩蘭草的悠遠香氣,覺得當下,很舒服、很空白,但也覺得有點卡住,好像什麼拉著
Thumbnail
「管小孩看平板」這件事,是我現階段最容易與孩子出現情緒衝突的時刻。 讓孩子看平板的時間從1天10分鐘1次,慢慢增加現在的1天15分鐘3次,隨著孩子成長、對新事物的渴求,不得不一直放寬規範。 平常是用計時器來計時,但,孩子愈大愈會「自我彈性」;媽咪不在,就可以多看幾分鐘……媽咪在,但沒聽到計時器,
Thumbnail
多年前就拜讀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對話練習》,在當年是知名暢銷書,但我,無感。 直到,遇見了《內在小孩》一書,才彷彿從厚磚牆鑿了一個小洞,慢慢透出「自己」的微光。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點點滴滴地「清理」,逐感逐字地面對,寫下有關自己的曾經。 後來,又才重新遇上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Thumbnail
如同我常常分享,用自我覺察和身體對話,問他為什麼明明不餓還是想吃?為什麼有睡飽卻還是很懶散?為什麼突然想吃某種特定食物?再透過這些覺察,好好照顧身體需求。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