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波爐裡面有細菌嗎?

你的微波爐裡面有細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微生物無所不在,但是有些地方我們總會認為應該沒什麼細菌。


例如微波爐。微波爐利用微波波段的電磁波來加熱食品,食品中存在的電極性分子會在微波的震盪下旋轉,從而產生熱量,達成加熱食物的目的。因為加熱時會產生高熱、甚至會把食物燒焦、起火,所以很多人應該認為就算有什麼細菌,也都死光光了吧?


錯了。最近有西班牙的研究團隊測試了微波爐,裡面的細菌可多著哪!


他們測試了30個微波爐,其中有10個為家用、10個為辦公室共用、10個為實驗室使用。


所有的微波爐都有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和鞘磷脂菌屬(Sphingobium)的細菌。這些細菌也會在我們的皮膚上發現。


實驗室微波爐裡面還有德氏菌屬(Delftia)、微球菌屬(Micrococcus)、放射菌屬(Deinocococcus)以及一個未鑑定的藍綠菌門(Cyanobacteria)。這些細菌的存在,尤其是放射菌屬,意味著實驗室微波爐可能因為經常進行長時間的加熱,所以能存活的細菌大都比較耐輻射、耐乾燥、耐高溫。


家用微波爐裡面除了共有的細菌以外,還有巖居菌屬(Epilithonimonas)、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希瓦氏菌屬(Shewanella)以及氣單胞菌屬(Aeromonas)的菌,這些與食物比較相關。


至於辦公室共用微波爐,除了上述的共有菌,還有勞氏菌屬(Lawsonella)與甲基多樣菌屬(Methyloversatilis)。


有趣的是,研究團隊發現,實驗室微波爐裡的細菌組成,比家用微波爐更均一。也就是說,10個實驗室微波爐裡的細菌組成都差不多,但是10個家用微波爐裡的細菌,彼此之間就有些不相似的地方了。


看完這個研究,我不知道你的感想是什麼,但我想到的是,真的要定期清理一下微波爐了。


參考文獻:


Iglesias A, Martínez L, Torrent D and Porcar M (2024) The microwave bacteriome: biodiversity of domestic and laboratory microwave ovens. Front. Microbiol. 15:1395751. doi: 10.3389/fmicb.2024.1395751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1會員
598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