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問答 (10) 什麼是禪宗修行的方法、階段、和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禪宗修行的方法、是利用方便般若 (也就是六根),「以方便般若、返觀觀照般若、滅除無始無明、證悟實相般若」。

禪宗修行的目的、是證悟實相般若 (也就是佛心、佛性);因此,證悟佛心、佛性,又稱為「明心見性」。

禪宗修行的階段,從尺標來看,尺標有:四、三、二、一、假〇,等刻度。

刻度,代表由身、心的不同階段觀察自身時、所呈現出來的境界,也就是相。

「四」代表六根的相,「三」代表前六識的相,「二」代表第七末那識的相,「一」代表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假〇」代表第九菴摩羅識的相。

由心、到身的發展,好比由種子、發萌幼芽、逐漸茁壯、終而長大成為樹木的過程:第九菴摩羅識生第八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生第七末那識,第七末那識生前六識,前六識生六根。

為了探尋生命的根源與奧義、突破生死的羈束,修行者運用六根、往內回溯:他利用方便般若 (也就是六根)、向內觀察,經過前六識,撥開惑識活動之阻礙、使相應的「三」停止,再經過第七末那識,撥開惑識活動之阻礙、使相應的「二」停止,再經過第八阿賴耶識,撥開惑識活動之阻礙、使相應的「一」停止;要知道:此等停止,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停止,而不是永久的、全體的停止,若未能突破第九菴摩羅識的羅籠,久而久之,諸識的作用、還會重新活動起來,而相應於諸識的相、也會隨之生起。

唯當方便般若向內觀察的進程、經過第九菴摩羅識,突破惑識活動阻礙的最後關卡、使第九菴摩羅識、和它的相「假〇」滅除,此時的滅除,方是永遠的滅除。這就好比是:第八阿賴耶識的邊緣、裂了一條縫、破了一個口,而方便般若 (也就是六根) 的魚,得以從這個裂縫、或破口之處、游進無涯無垠的實相般若大海;第八阿賴耶識的邊緣既然裂了一條縫、破了一個口,也就永遠也無法將魚框限在惑識尺矩的作用範圍之內,所以第九菴摩羅識是永遠的滅除。

但必須注意:當方便般若突破惑識活動阻礙的最後關卡時,被滅除的,僅限於第九菴摩羅識、和它的相「假〇」而已,其餘的諸識、和諸相,都不會消滅;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修行者運用六根往內回溯觀察時,只是借道、經過諸識,撥開那些會阻礙方便般若向前邁進的惑識活動之部分而已,而非透過止念的方法,將諸識的作用、全數停止滅除,這就好比是爬山時,只是借道、經過山路,撥開那些會妨礙人向上攀爬的蔓草樹藤而已,而不是要將山上的花草樹木、全數砍除。

六根將第九菴摩羅識、和它的相「假〇」殄滅以後,即進入遍滿宇宙虛空的佛心;佛心、再以它的光芒之照澍,使六根、前六識、第七末那識,都轉變為方便般若,又使第八阿賴耶識、轉變為觀照般若。

原本,在惑識尺矩的作用範圍之內,六根權宜稱為慧,「假〇」權宜稱為定;此時,有慧則無定,有定則無慧,定慧不等。

但在遍滿宇宙虛空的佛心之領域,佛心以它的光芒之照澍,使六根轉變為方便般若、是慧,至於,遍滿宇宙虛空的佛心之本身、則是實相般若、是「〇」、是定;此時,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等。

定、是實相般若,也就是遍滿宇宙虛空的佛心,慧、是觀照般若、和方便般若,前者、乃是第八阿賴耶識,後者、乃是第七末那識以下、包括六根。三即一,一即三。

所以,《神會顯宗記》說:

「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見涅槃,故號『如來知見』。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

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真如性淨,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常空寂。」

尺標有:四、三、二、一、假〇,等刻度,而證悟的境界、可以表示為:〇。若將尺標的刻度、和證悟的境界並排在一起,就呈現了:四、三、二、一、假〇、〇,這樣一個、好像是依序排列、漸上縮減的階梯關係。

但要明白:這只是為了表示的方便、才將它們並排在一起,而不是真的有這樣的階梯關係;事實上,遍滿宇宙虛空的實相般若「〇」、不但不會被侷限在惑識尺矩的作用範圍之內,反而是把惑識尺矩、吸納在它無邊無際且廣大寬闊的空間領域之中,這就好比是:由無涯無垠的大海、返觀在海面上載浮載沉的漚沫一般。

在《楞伽經》中,流注有三種識,所謂:分別事識、現識、諸真識;配當三種相,所謂:轉相、業相、自真相。

《楞伽經》並沒有在第八阿賴耶識之外、另立第九菴摩羅識,而是把第九菴摩羅識稱為「甚深第八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的究竟邊際」,又把它相應的相、稱為「業相」。第九菴摩羅識、從無始以來、就以它自身虛妄的習氣種子 — 亦即,無始無明住地 — 之不思議熏習、及不思議變易,構成了第八阿賴耶識,又名現識、藏識,的原因。

現在,如果把第九菴摩羅識、從前述第八阿賴耶識的「究竟邊際」中另立出來,那麼,流注就應該有四種識,所謂:分別事識、現識、白淨識、諸真識;配當四種相,所謂:轉相、藏相、業相、自真相。

菴摩羅、乃白淨的意思,所以上文將第九菴摩羅識、稱為白淨識;再者,不論現識、藏識,都是阿賴耶識的異名,所以上文將第八阿賴耶識、視為藏識,而將其相應的相、稱為藏相。

諸真識、並不是第九菴摩羅識,因為,所謂的「真」,應該是諸識 (也就是八個識) 本身的「轉妄成真」,而不是把八個識以外的第九識、叫做「真」,再把除此以外的前八個識、都叫做「妄」。

轉相、藏相、業相、自真相,用前述的尺標刻度、和證悟境界來表示,即為:二、一、假〇、〇。

我們已經知道:援用般若、向內觀照時,被滅除的,僅限於第九菴摩羅識、和它的業相「假〇」而已,其餘的諸識、和諸相,都不會消滅。

因此,修行人若能將包裹、蓋覆在彼轉識成智而成的諸真識之上,種種虛妄習氣種子的不思議熏習、及不思議變易滅盡,那麼,就可以透過實相般若光明的照澍,使一切諸根、塵、識的虛妄、同時被消除,從而,還原一切、成為絕對無漏之真實,這就叫做「甚深第八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之業相」— 亦即,第九菴摩羅識、和它的相「假〇」— 滅。

此滅,並不是依序排列、漸上縮減的階梯修證,而是動態深入的返觀過程。因此,「以方便般若、返觀觀照般若、滅除無始無明、證悟實相般若」,這動態格式,若援用《楞伽經》的用語,可以表示為:

以現識、主導由分別事識所生出的六根、向白淨識之業相進攻,殄滅業相,證悟自真相,而自真相、再以它的光明之照澍,轉變諸識、為諸真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nlight03的沙龍
0會員
102內容數
enlight03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爾時,命者善實起坐,一肩上著已,於世尊邊、右膝輪著地已,合掌,向世尊言:
Thumbnail
2024/11/30
爾時,命者善實起坐,一肩上著已,於世尊邊、右膝輪著地已,合掌,向世尊言:
Thumbnail
2024/11/26
「住」字、左右拆解、即「主人」之意。
Thumbnail
2024/11/26
「住」字、左右拆解、即「主人」之意。
Thumbnail
2024/11/23
彼能常淨菩提心,諸煩惱垢不能染;
Thumbnail
2024/11/23
彼能常淨菩提心,諸煩惱垢不能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教觀綱宗:「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 三乘利根需要遍歷色心等世出世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為何佛陀為這一類根器者說「般若」?
Thumbnail
教觀綱宗:「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 三乘利根需要遍歷色心等世出世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為何佛陀為這一類根器者說「般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