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早餐和晚餐,固定進食的時間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
1.太晚吃早餐或晚餐2.早餐和晚餐隔離太久才進食(超過12小時)
- 這些都和憂鬱和焦慮風險增加有相關。
A. 太晚吃早餐
a.上白班人的早餐:
太晚(>0900am)吃早餐
- 憂鬱風險可增加至73%
- 焦慮風險可增加至79%
b.晚班人的早餐:
太晚(>0900am)吃早餐
- 憂鬱風險可增加至70%
- 焦慮風險可增加至56%
c.不上班人的早餐:
太晚(>0900am)吃早餐
- 憂鬱風險可增加至67%
- 焦慮風險可增加至47%
B. 太晚吃晚餐
a.上白班人的晚餐:
太晚(>2000pm)吃晩餐
- 憂鬱風險可增加至101%
- 焦慮風險可增加至78%
b.上夜班人的晚餐:
太晚(>2000pm)吃晩餐
- 憂鬱風險可增加至57%
- 焦慮風險可增加至53%
b.不上班人的晚餐:
太晚(>2000pm)吃晩餐
- 憂鬱風險可增加至86%
- 焦慮風險可增加至62%
研究人員發現:
上白班時,如果在12小時內完成早餐和晚餐,其憂鬱風險會降低19%,焦慮風險也降低16%!
休息日或不上班日時,如果在12小時內,也完成早餐和晚餐,其憂鬱風險會降低25%,焦慮風險也降低28%
這樣明白了嗎
我們一天的早餐至晚餐,最好在「12小時」內,天天規律完成吃吃喝喝!
你才不會有增加憂鬱或焦慮的風險!這些研究,提醒大家要固定安排餐點時間,這樣才能對心理健康有益📅🕒、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再看看喲!
(An eating window of less than 12 hour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severity of anxiety or de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