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類學 | 如何判斷兩法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首先,要判斷 A & B 兩個法(佛法名詞)的關係前:

1.要先之找出有沒有同分(交集),也就是找出有沒有既是A又是B的例子;接著如果沒有那就是相違,有的話就接著下一步

2.判斷兩個法的周遍關係:看是a周遍是b,或者,是b周遍是a,如果上述兩者都符合,那就是同義,不是的話就下一步

3.如果是a周遍是b,是b不周遍是a,那就是三句;是a不周遍是b,是b不周遍是a,就是四句。


如果有需要更清楚的描述,可以見下列文章:

攝類學 如何判斷兩法關係

以下是超級詳細版判斷方式:

如何判斷兩法關係

如何判斷兩法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樂小童的遊樂天地
17會員
65內容數
熱愛分享佛教內容,正專注於學習攝類學,透過辯論逐步進入五大論的學習。 作為佛教辯論的入門新手,我一邊學習一邊整理筆記和心得,目標是讓思維像鋼鐵般清晰,不再輕易被唬弄! 如果你也對用邏輯思維來理解佛教教義和觀點感興趣,歡迎一起探索。 我喜歡邊學邊記錄,期待和大家共同成長,將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2024/09/16
以為佛法只是念經拜佛?想錯了!學佛不只靠信仰,還需要深思熟慮! 攝類學是進入五大論的入門票,幫助你培養思辨能力,讓佛法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一切佛法經論典籍的基礎–攝類學,並且要用攝類學論式辯論。 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正確運用攝類學辯論論式的三大關鍵: 1.攝類學辯論的基本論式
Thumbnail
2024/09/16
以為佛法只是念經拜佛?想錯了!學佛不只靠信仰,還需要深思熟慮! 攝類學是進入五大論的入門票,幫助你培養思辨能力,讓佛法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一切佛法經論典籍的基礎–攝類學,並且要用攝類學論式辯論。 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正確運用攝類學辯論論式的三大關鍵: 1.攝類學辯論的基本論式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2024/06/25
這段文字介紹了攝類學中的萬法表概念,主要包括三個重點: 1.萬法表是理解佛法名相(名詞)及其分類的重要工具。 2.《辨析量論意義之攝類建立 - 理路幻鑰》這本書詳細解釋了佛法名相及其分類。 3.透過萬法表,可以更容易理解攝類學所講的內容。
Thumbnail
2024/06/25
這段文字介紹了攝類學中的萬法表概念,主要包括三個重點: 1.萬法表是理解佛法名相(名詞)及其分類的重要工具。 2.《辨析量論意義之攝類建立 - 理路幻鑰》這本書詳細解釋了佛法名相及其分類。 3.透過萬法表,可以更容易理解攝類學所講的內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文章通過辯論形式探討顏色和表現為顏色的關係。主要論點包括: 1.兩者有同分,如紅色。 2.顏色和表現為顏色互相周遍。 3.兩者是名相(名詞)和性相(定義)的關係。 辯論過程採用層層推理,立宗方提出論點,辯方通過提問和推理來驗證。整個討論展示了攝類學中嚴謹的邏輯推理方法。
Thumbnail
文章通過辯論形式探討顏色和表現為顏色的關係。主要論點包括: 1.兩者有同分,如紅色。 2.顏色和表現為顏色互相周遍。 3.兩者是名相(名詞)和性相(定義)的關係。 辯論過程採用層層推理,立宗方提出論點,辯方通過提問和推理來驗證。整個討論展示了攝類學中嚴謹的邏輯推理方法。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顏色和非白色的四句關係。通過論式辯論方法,驗證了四種關係: 同分:如紅色,既是顏色又是非白色。 是顏色不周遍是非白色:如白色。 是非白色不周遍是顏色:如聲音。 俱非:不存在。 辯論過程中,立宗方提出論點,辯方通過提問和推理來驗證每個關係。整個過程展示了攝類學中嚴謹的邏輯推理方法。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顏色和非白色的四句關係。通過論式辯論方法,驗證了四種關係: 同分:如紅色,既是顏色又是非白色。 是顏色不周遍是非白色:如白色。 是非白色不周遍是顏色:如聲音。 俱非:不存在。 辯論過程中,立宗方提出論點,辯方通過提問和推理來驗證每個關係。整個過程展示了攝類學中嚴謹的邏輯推理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判斷兩個法的關係。首先從找同分開始,若無同分則為相違關係。文章詳細說明了四種關係(三句、四句、同義、相違)的論式還原方法,並以紅色和顏色為例,展示了三句關係的辯論過程。辯論中驗證同分、周遍性和俱非三個方面,通過一系列問答來確認兩者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判斷兩個法的關係。首先從找同分開始,若無同分則為相違關係。文章詳細說明了四種關係(三句、四句、同義、相違)的論式還原方法,並以紅色和顏色為例,展示了三句關係的辯論過程。辯論中驗證同分、周遍性和俱非三個方面,通過一系列問答來確認兩者的關係。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固定辯方和立宗方角色、答辯規範等。文中舉例說明了如何正確使用「有法」和「若是」,以及應對辯論中的矛盾和不周遍問題,以確保辯論過程中的邏輯一致性和有效性。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固定辯方和立宗方角色、答辯規範等。文中舉例說明了如何正確使用「有法」和「若是」,以及應對辯論中的矛盾和不周遍問題,以確保辯論過程中的邏輯一致性和有效性。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角色、宗以及辯論語言。主要探討了“因不成”和“不周遍”的運用範例,幫助理解辯論中的常見思考謬誤,並舉例講述了辯論中雙方被規定能說的語言。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角色、宗以及辯論語言。主要探討了“因不成”和“不周遍”的運用範例,幫助理解辯論中的常見思考謬誤,並舉例講述了辯論中雙方被規定能說的語言。
Thumbnail
如果一個論式不符合前陳是因(宗法)和因周遍後陳(隨遍)的要求,就會出現過失。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考謬誤,有時甚至會導致情緒內耗。因此,理解這些邏輯關係不僅對學習佛法有幫助,還能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的觀點,解決情緒內耗,讓思維更清晰。
Thumbnail
如果一個論式不符合前陳是因(宗法)和因周遍後陳(隨遍)的要求,就會出現過失。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考謬誤,有時甚至會導致情緒內耗。因此,理解這些邏輯關係不僅對學習佛法有幫助,還能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的觀點,解決情緒內耗,讓思維更清晰。
Thumbnail
此篇,介紹了沒有前陳/有法的論式,同時也帶出了"周遍是"及"周遍不是"的內容複習
Thumbnail
此篇,介紹了沒有前陳/有法的論式,同時也帶出了"周遍是"及"周遍不是"的內容複習
Thumbnail
理解“是”和“周遍是”的概念至關重要。掌握這些邏輯關係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和分析問題,避免混淆和誤解。這些概念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研究佛法名相(名詞),改變內心認知,達到心靈的平靜和清晰。
Thumbnail
理解“是”和“周遍是”的概念至關重要。掌握這些邏輯關係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和分析問題,避免混淆和誤解。這些概念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研究佛法名相(名詞),改變內心認知,達到心靈的平靜和清晰。
Thumbnail
兩兩襯托對比而成相對概念。
Thumbnail
兩兩襯托對比而成相對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