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想要培養和發揮的潛能,我有這一生來地球想要完成的使命。
我找到了方向,在路上需要自己走,經歷屬於我的冒險。這不能轉嫁到其他事情上。
我該完成的,需要靠我自己完成,如果把這份使命感用在錯誤的地方,覺得這樣會比較輕鬆,那我並沒有真的發揮我的潛能、做我該做的使命。
而且另一個地方也沒有義務容納我的使命,因為那裡有他們要完成的使命。
我不能把我想要的灌輸在另一個地方,希望那裡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我想要的只能靠自己創造。
而那裡,也就是哲學學校,它想要完成的使命,在長遠方向我是認同的,但也許我真的只需要當一塊小磚頭,盡我所能在這裡練習我不熟悉的事情,認知到自己的極限,適度練習即可。
我想要發揮的天賦潛能,應該在書店品牌發揮。
這一次來地球的使命,在這裡我會要求自己做「好」,以及達到影響力。
而我不熟悉不擅長的,在哲學學校練習。
這個練習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結果,也就是不用在意結果是不是我認為的「好」。
例如翻譯影片的呈現,結果如何我覺得不重要,我更關心參與同學的感受。上字幕我不擅長,那反而讓我不會有太多固定的成見,所以即使面對我自認擅長的事情,我也可以記住這感覺,不去執著於呈現的結果。
不管是領導還是被領導,都在其中投入,把自己放進去。例如找場地時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覺得可以串連的事物加進去,好好說明認為不適合的原因,並表達出來。但最後有沒有被採用對我來說都沒差,因為我不是為了被認可而做,而是在其中,我做的企劃連結與釐清想法(建議或反對)的練習。是為了我自己,我在這些思考中,也累積屬於我的進步。
所以,比起說「我要幫助學校接地氣」,不如說「我自己在練習接地氣(企劃思考、連結、關注人,那些我所重視並練習的),把那些變成屬於我的,而我是學校的其中一份子,是大是小不重要,順其自然」。
如果「企劃」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我想「哲學」的重點不在解決問題。
為什麼要學哲學?
以前我因為迷惘、不知道人生意義,覺得哲學可以幫助我「解決問題」,找到意義跟方向。
但現在我在不同階段,我知道自己的使命,能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可以陪伴自己找到方向,那學哲學對我來說是為什麼?不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話。
大概,可能,是接近那個「無」吧。該說是一種信仰嗎?好像也不完全是。
在生活中的創造、創意、解決問題、企劃發想、實踐使命,如果說是實踐生命在地球上的「有」。
那麼哲學讓我有個管道靠近「無」。當然這個「無」,我也可以透過書本閱讀讀到,但自己的閱讀還是沒有系統性。
哲學學校有個系統,有課程課綱,有理論來源(神智學),所以在一個固定頻率下(每週一次),我可以有穩定的管道接觸「無」,然後我自己的閱讀,就可以循著這個方向去延伸。
對我來說,哲學學校是接觸精神世界的Samkia(理論、知識),但是Yoga(生活實踐)的部分,目前我覺得不用透過學校,因為在真實世界有很多可以練習運用。
所以這樣界定,我也不用全盤接收這些理論知識,就是一個學習管道。我在生活與使命中,可以培養志工精神,不用像之前那樣以為只有學校可以,那變成一種對自己的情緒勒索。
學校的終極觀念很好很重要,但我也觀察到,許多形狀已經不合時宜。我不想也無法說服他們馬上改變,也不想浪費時間在裡面慢慢玩。如果說那些形狀不是重點,我也已經知道更好的,那我的重點就只需要放在「核心精神」,認清我需要什麼,就不會被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