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你想的不一樣:改造基因讓水稻更耐除草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除草可說是為了保證收成的必要之惡。自從第一個除草劑2,4-D在1940年問世後,目前全球有超過200種化學成分具有殺草的活性;如果把不同的配方都算進來,全世界應該有幾千種除草劑。


這些除草劑有些瞄準了光合作用、有些抑制細胞分裂、有些是如2,4-D一樣的生長調節劑,有些抑制脂肪酸合成,有些抑制胺基酸合成。它們有些只殺死特定雜草(如2,4-D只殺死雙子葉植物),有些則「通殺」(如嘉磷塞,也就是俗稱的年年春)。


但是,雜草也會對除草劑產生耐受性,有些耐受性極高,就成為我們口中的「超級雜草」。超級雜草的出現,使得農夫能使用的除草劑越來越少,也就意味著科學家必須開發出新的除草劑,或者,讓原本會「通殺」以致於無法廣為使用的除草劑,能使用在更多場合。


有一種除草劑,稱為β-三酮類除草劑(β-triketone herbicides),它透過抑制合成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的關鍵酵素HPPD來殺死植物。


科學家發現,有些植物(如玉米)因為它的HPPD活性比較高,或是能更快的代謝除草劑,所以對這類除草劑有耐受性。而水稻中有些秈稻的品系對β-三酮類除草劑沒有抗性,這使得在秈稻中要使用這種除草劑有困難。


但是,越來越多的雜草型紅米(weedy rice)造成除草的需求升高;而這些雜草型紅米有些也對其他的除草劑(如咪唑啉酮)產生了抗性


因此,科學家想,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秈稻能使用β-三酮類除草劑呢?過去的研究發現,對β-三酮類除草劑沒有抗性的秈稻,是因為一個負責代謝這種除草劑的基因,稱為HIS,發生了突變。


HIS基因並不是所有的秈稻都有,而如果用基改的方法把有功能的HIS基因轉入秈稻中,又會引發許多人的反對。不過,水稻中還有一群基因,對β-三酮類除草劑有微弱的代謝能力。這些基因廣泛地存在於水稻中,而且長得有些類似HIS基因,所以被稱為HSL(HIS-Like,「類HIS」之意)。


於是,科學家們想著,能不能讓HSL基因取得HIS基因的能力呢?如果找到關鍵的胺基酸,提升HSL的能力,那麼只要用基因編輯的方法,就可以讓秈稻獲取抗β-三酮類除草劑的能力了。雖然有些人還是不喜歡基因編輯,但是跟基改比起來,對基因編輯有意見的人畢竟是少得多了。


於是,研究團隊把玉米的HSL蛋白質與β-三酮類除草劑一起做結晶,解出它們的結晶結構。為何不直接用水稻的,論文沒說,我「負責任的」推測是,可能水稻的HSL無法做出結晶,也可能水稻的HSL無法與β-三酮類除草劑一起做結晶。做蛋白質結晶是一種藝術,不是有志者事竟成那麼一廂情願的。


然後,他們對照晶體結構,找到四個對HSL的活性很重要的胺基酸,再把這四個胺基酸在水稻的HSL裡面進行個別與組合的突變,並找尋對β-三酮類除草劑作用效率上升的突變蛋白。


最後,他們找到了其中的一個組合,對β-三酮類除草劑的抗性提高了32倍。這個組合是把四個胺基酸都變掉。


所以,透過結合結構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團隊找到了可以把水稻的HSL基因改造成對β-三酮類除草劑活性更高的形式,提高秈稻對這種除草劑的抗性,讓β-三酮類除草劑可以在秈稻的田裡使用。


參考文獻:


Dong J, Yu XH, Dong J, Wang GH, Wang XL, Wang DW, Yan YC, Xiao H, Ye BQ, Lin HY, Yang GF. An artificially evolved gene for herbicide-resistant rice breed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Aug 20;121(34):e2407285121. doi: 10.1073/pnas.2407285121. Epub 2024 Aug 12. PMID: 3913385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1會員
91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這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花朵會變色的,讓人好生喜歡。查閱資料才得知,在當地民間已有較長時期的藥用歷史。但即使不做藥用,作為花卉栽培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Thumbnail
這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花朵會變色的,讓人好生喜歡。查閱資料才得知,在當地民間已有較長時期的藥用歷史。但即使不做藥用,作為花卉栽培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春季第五天~ 防風草可以收成了,我打算改種土豆,等等去買種子。
Thumbnail
春季第五天~ 防風草可以收成了,我打算改種土豆,等等去買種子。
Thumbnail
那是一個極為療癒的過程,原先以為能一邊思索幾篇稿子的架構細節,但真正面對大片雜亂荒草,從何處開路、要將草莖削得多短、什麼角度才不會讓芒草不斷纏上機器,又得小心避開石頭或水泥邊角,必須全神貫注。是一種單純且能完全專注當下的勞動。
Thumbnail
那是一個極為療癒的過程,原先以為能一邊思索幾篇稿子的架構細節,但真正面對大片雜亂荒草,從何處開路、要將草莖削得多短、什麼角度才不會讓芒草不斷纏上機器,又得小心避開石頭或水泥邊角,必須全神貫注。是一種單純且能完全專注當下的勞動。
Thumbnail
這是我們的經驗:一般人如果有田,多半都會面臨土壤狀況不盡理想,在平地的低窪積易水,土壤很黏板結,在山坡上的土壤經淋洗偏酸性,填土、改土好像是容易的解套辦法,或者因為「土壤不夠肥沃」,就輕易的下了許多有機肥,真的需要這樣嗎?
Thumbnail
這是我們的經驗:一般人如果有田,多半都會面臨土壤狀況不盡理想,在平地的低窪積易水,土壤很黏板結,在山坡上的土壤經淋洗偏酸性,填土、改土好像是容易的解套辦法,或者因為「土壤不夠肥沃」,就輕易的下了許多有機肥,真的需要這樣嗎?
Thumbnail
除草說來簡單,但面對一片長滿草的田,往往會有不知如何下手之感。 以前不知道的時候,會拿著鋤頭高高舉起深深挖下,這樣出蠻力不多久就累了..
Thumbnail
除草說來簡單,但面對一片長滿草的田,往往會有不知如何下手之感。 以前不知道的時候,會拿著鋤頭高高舉起深深挖下,這樣出蠻力不多久就累了..
Thumbnail
怕蟲、怕沒錢、怕權威、怕生老病死
Thumbnail
怕蟲、怕沒錢、怕權威、怕生老病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