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雖逝,靈魂不息 - 心跳停止那一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章含小說內容暴雷,請慎閱讀。)

前不久乙二說「我要先活過今晚,遇到今晚有人對我黑詛咒攻擊XDD」。

當時我還沒理解發生了甚麼,只覺得可能是什麼玩笑話便沒在意就去睡了。直到我過兩天把停止日追完才發現,這小說寫得太成功,讀者們跟著入戲而心疼主角啦!

家中長輩的離世

這幾年家中幾位長輩接連過世,但因大約都在90~99歲之間,高壽離世,所以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且算是喜喪。

很幸運的是,因為回台灣定居的關係,所以都能與家人們一同參與到家族最後的送別儀式。順流而行,在很多生活中的事件中,隨著時間拉長後再回想,便會發現其實原本的低潮時刻,後續帶來的則可能是意料之外的感激。

而對我來說,後續情緒起伏沒有那麼大波動還有一原因,那是因近年學習身心靈相關知識而有很大的幫助。

靈性與現實

我知道學習靈學的人們各自有不同的認同,且停止日的作者乙二也不相信鬼神,所以這裡僅以我個人觀點分享。

在學習催眠之後,接下來幾年興致勃勃地密集吸收靈學知識,形成了自己某個程度上的知識閉環。

我相信生命雖逝,靈魂永恆。

在許多的催眠案例中,也感受到在那個世界裡,意念的力量大於物質。也就是靈魂本身對於執念的放下、困惑的理解、親人的祝福的力量,可能遠大於我們燒的金紙和祭祀的食物。

科學論者者還可加碼參考閱讀,「別懷疑 你的宇宙是你的意識創造的」

所以長輩去世的時候,雖然有些傷心,但我覺得在心底與他們對話時,他們是知道的。因為無形意念的傳遞總是比有形信件要來的立即且無阻礙。加上放下老舊的肉身,回歸純粹的靈魂狀態,其實未嘗不是一種輕鬆呢~

而當乙二對於讓主角在停止日的最後,真的染血停止呼吸而讓讀者們傷心而糾結時,在現實面上我覺得那是你的小說,你有權決定故事走向。而若當成會發生的事件時,我則在思考,江文彬這個人到底帶著甚麼樣的生命藍圖及要學習的課題而來到這一生呢?又是甚麼樣的業力纏繞及要學習的課題需相互支援,所以與這麼多女人擁有深刻地身體與情緒上的連結?

推薦書籍

在此,留下開放式結論讓大家各自填空。但放上補充推薦閱讀分享給每位傷心的讀者~

書名: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你與生命最勇敢的約定Your Soul’s Gift: The Healing Power of Life You Planned Before You Were Born
作者: 羅伯特.舒華茲
原文作者: Robert Schwartz
譯者: 張國儀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3/03/28

我們是帶著什麼樣的設定決定投身這一世的生命?是否又有可能傷我們最深的人,其實是我們最愛的靈魂家人?

這一世,江文彬和都愛著他的她們是否皆學到了各自期望理解的議題呢?

在這本書裡你可能會很衝擊地看到連虐待關係、強姦、精神疾病....等都可能是我們自己設定要經歷的生命經驗,我們覺得痛苦不堪的歷程,其實也是為了讓我們有機會去療癒過去和現在。

所以我才因此總說,鼓起勇氣接受並去面對、解決,才是讓你未來過的更好的方法。你可以以自己的速度慢慢去處理,但不要一輩子逃避。因為你這輩子不想面對的,下輩子只會加倍讓你承受。畢竟上天會覺得你已經學習過了,這回該可以解更難的題了吧?要是你不想處理,那估計南牆撞的還不夠痛,老天爺正反省著要加大痛度才能讓你看到並面對才是。


書名:這一生為何而來:靈界導師的10門課(暢銷慶祝版)The Instruction: Living the Life Your Soul Intended
作者: 安士利‧麥克勞
譯者: 黃貝玲
出版社:李茲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01

你正在靈魂的哪一個階段呢?

明明知識淵博卻又中二地堅持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江文彬,到底為什麼需要帶著這樣的特質活著並觸發了這麼多染血事件?那些被他愛過、傷害過的女人們,捲進這樣的生命安排又是為了學習到什麼特質讓自己的靈魂再進化?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年紀較長的人,但卻冥頑不靈、幼稚成性。就好像是他的內心並不符合外在肉身的年紀。在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我開始用另一種方式解釋給自己聽。

「欸,他的靈魂還小啊!」

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老靈魂"一詞,相對之下還有嬰兒靈、青年靈、中年靈...等。這並不以人世間的時間來計算,而比較像是你去上學,這課程你學會了才能繼續升學的概念。所以你有可能經歷了好幾世,但還沒學會該學的課題時,便會一直停留在那個靈魂年紀的意思。

而書裡的章節還有含括在你這一世的生命計畫裡,帶來可以幫助你突破困境、或是重現困境讓你去發現的性格特質、恐懼、渴望,以及使命等。

所以江文彬為什麼帶著那兩極化的特質來到這個世界上,又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呢?我想除了從現實成因上去探討,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觀看或許也會是一種有趣的延展思考。

停止日,或許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跳,但停止不了念想,
也停不了這世界的轉動,和關聯者下一階段的人生繼續。

---第三部詢夢人,未來再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感謝分享!😊這也是我一直想查證的,我這一生究竟為誰而來。如果光看命盤,那應該早有了答案。但我就是想再確認😊
Sylv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哈哈哈~真的,肉太硬既不好捏也不好咬,不過他的目標族群現在是別人,我們還是回家抱兒子就好~😂
乙二-avatar-img
2024/09/01
我常在想,靈魂是個什麼樣的存在?靈魂與靈魂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牽連?思念會不會形成牽制住靈魂的牽掛,讓該離去的靈魂走不開?就好像量子雙狹縫干涉實驗,當人觀測著實驗的進行,實驗結果呈現合理的發展,當人們忘記實驗正在進行,實驗的結果則自由奔放超乎想像。 我的思念,會不會成為另一個靈魂的罣礙?是不是我也該自行"量子去相干"。 看到最後才意識到是我的駐點專家發表見解,深感欣慰與榮幸!❤️❤️😄😄
Sylv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乙二 酷!期待~~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9/01
好文,發人深省👍
Sylv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安立格 靈魂這事真的很見仁見智,謝謝安大哥喜歡這篇文章!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9/01
人生,到底是什麼? 是靈魂今世來渡劫?還是來修行?我們從哪裡來?該往何處去? 人的問題很多呢。
Sylv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築夢人 在學習很多相關知識後,反而覺得就是很單純的把人生活好,就會完成我們的人生功課呢!所有的問題與答案都在生活裡。
乙二-avatar-img
2024/09/01
我是很容易牽掛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只想著要活在當下,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去體貼我能體貼的人就好。也許這對她人比我的牽掛更實際。
Sylv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乙二 活在當下就很好啊!本來靈魂來到今生就把所有該經歷的安排在你的生活之中嘛~所以用心過日子就是為自己在世修行了~
avatar-img
乙二浮想事務所
108會員
391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乙二浮想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愛自己的其中一種方式,叫做「我值得」。 好東西就像好朋友,為你過濾生活中的雜質。_《上質男女の圖鑑》
Thumbnail
2025/04/10
愛自己的其中一種方式,叫做「我值得」。 好東西就像好朋友,為你過濾生活中的雜質。_《上質男女の圖鑑》
Thumbnail
2025/04/07
我是大師姐,代領三男兩女一起學習易數占卜。 突然有天山上來了一個自稱大師兄的人,他說『師傅出山遊歷時,特別交代讓他上山督促同門學習。』 我覺得奇怪,因為師傅出山多年,且從未聽過師門中有什麽大師兄。 半信半疑間,我還是安排讓他先住下。 只是隔天一早,他便嚴厲的執起教鞭,開始考核師弟妹們的程度。 師
Thumbnail
2025/04/07
我是大師姐,代領三男兩女一起學習易數占卜。 突然有天山上來了一個自稱大師兄的人,他說『師傅出山遊歷時,特別交代讓他上山督促同門學習。』 我覺得奇怪,因為師傅出山多年,且從未聽過師門中有什麽大師兄。 半信半疑間,我還是安排讓他先住下。 只是隔天一早,他便嚴厲的執起教鞭,開始考核師弟妹們的程度。 師
Thumbnail
2024/12/01
「我只要有智秀一半的一半就好。」
Thumbnail
2024/12/01
「我只要有智秀一半的一半就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段時間前,收到待我非常好的老師過世的消息。雖知人難免一死,但我也從沒預期過,我出國前的一別就是最後一面。總是想著回臺灣的時候,要去找老師聊聊這幾年在德國的經歷,也跟他以前在德國留學的生活做個比較映證。而因為老師過世的因緣,讓我去閱讀了有關靈界相關書籍,對於死後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
Thumbnail
一段時間前,收到待我非常好的老師過世的消息。雖知人難免一死,但我也從沒預期過,我出國前的一別就是最後一面。總是想著回臺灣的時候,要去找老師聊聊這幾年在德國的經歷,也跟他以前在德國留學的生活做個比較映證。而因為老師過世的因緣,讓我去閱讀了有關靈界相關書籍,對於死後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
Thumbnail
終於看完「請問輪迴,無極瑤池金母的28堂生死課」這本書 然後今天流日又是走到11/2的日子(要提醒我幾遍==)󠀠 你的每個念頭,都會引導你去看見適合你當下狀況的東西 於是這本便出現在推薦書單內 我一直以為這應該是在講一些輪迴之前或之後,或是在另一個世界會發生的事情 結果與我想的完全不同,談論的
Thumbnail
終於看完「請問輪迴,無極瑤池金母的28堂生死課」這本書 然後今天流日又是走到11/2的日子(要提醒我幾遍==)󠀠 你的每個念頭,都會引導你去看見適合你當下狀況的東西 於是這本便出現在推薦書單內 我一直以為這應該是在講一些輪迴之前或之後,或是在另一個世界會發生的事情 結果與我想的完全不同,談論的
Thumbnail
我想,如今他的死亡方式, 又未嘗不是另一個 帶領我與其他餘下的家人, 又或者是正在讀這本書的人, 前往另一個生命學習路程的老師?
Thumbnail
我想,如今他的死亡方式, 又未嘗不是另一個 帶領我與其他餘下的家人, 又或者是正在讀這本書的人, 前往另一個生命學習路程的老師?
Thumbnail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96歲的楊絳寫人世,不勸世;寫人生實苦,不言因果輪迴那套。在書裡翻到了前些時候的我的人生納悶題,先生著實地用合理的方法和邏輯的推論與反證,對應自己辯證思維的訓練,人生確實有越活越清朗之勢。
Thumbnail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96歲的楊絳寫人世,不勸世;寫人生實苦,不言因果輪迴那套。在書裡翻到了前些時候的我的人生納悶題,先生著實地用合理的方法和邏輯的推論與反證,對應自己辯證思維的訓練,人生確實有越活越清朗之勢。
Thumbnail
((羿享天開催眠體驗分享 #1090602)) 同學: 小金先生 座號:1090602 故事大綱: 回家作業: 1:你覺得生命的長短比較重要,還是質量比較重要呢? 2:假設今天就是你的最後一天,你會想做什麼? 對你的那些家人說那些話呢?
Thumbnail
((羿享天開催眠體驗分享 #1090602)) 同學: 小金先生 座號:1090602 故事大綱: 回家作業: 1:你覺得生命的長短比較重要,還是質量比較重要呢? 2:假設今天就是你的最後一天,你會想做什麼? 對你的那些家人說那些話呢?
Thumbnail
當軟弱的自我開始逐漸成熟與強壯時,便是一種「超個人」狀態。而人就在這個高高低低的螺旋當中緩慢前進,壯大靈魂的韌性與生命力,以完成自我的個體化歷程。 這位長時間處於混亂動盪的心理學家對於生死的看法是什麼?榮格認為:「為了保持生活的圓滿和完整,需要有歡樂和痛苦之間的平衡。」 死,不忍離別… 探問 追詢
Thumbnail
當軟弱的自我開始逐漸成熟與強壯時,便是一種「超個人」狀態。而人就在這個高高低低的螺旋當中緩慢前進,壯大靈魂的韌性與生命力,以完成自我的個體化歷程。 這位長時間處於混亂動盪的心理學家對於生死的看法是什麼?榮格認為:「為了保持生活的圓滿和完整,需要有歡樂和痛苦之間的平衡。」 死,不忍離別… 探問 追詢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生死這個議題始終是道人類難以跨過的坎,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別離,我們害怕無法擁有「永恆」。而死亡某個層面來說,就物質層面來講,那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擁抱逝者,再也無法傾聽對方說話。唯一能留存的,只剩下回憶的溫度。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瞬間成為那個「一無所有」的人了。
Thumbnail
生死這個議題始終是道人類難以跨過的坎,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別離,我們害怕無法擁有「永恆」。而死亡某個層面來說,就物質層面來講,那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擁抱逝者,再也無法傾聽對方說話。唯一能留存的,只剩下回憶的溫度。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瞬間成為那個「一無所有」的人了。
Thumbnail
今天挑的這部《關於死亡》,講述的是在人在彌留之際思考死亡的各種情形。因為不同原因而來到這個階段的人們,將會遇見這位預覽圖中的神明。 … 雖然是分類為「劇情向」,但這部作品其實並沒有明確的主線,以類似單元劇的形式,每一回由不同原因而來到另一個世界的人與這位神明對談、述說他們生前乃至死亡前那一刻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挑的這部《關於死亡》,講述的是在人在彌留之際思考死亡的各種情形。因為不同原因而來到這個階段的人們,將會遇見這位預覽圖中的神明。 … 雖然是分類為「劇情向」,但這部作品其實並沒有明確的主線,以類似單元劇的形式,每一回由不同原因而來到另一個世界的人與這位神明對談、述說他們生前乃至死亡前那一刻的故事。
Thumbnail
我著迷塔羅牌深厚的西方古典文化底蘊,豐富的圖像象徵意義;後來接觸了榮格心理學的原型與集體潛意識概念,明白原來那「算得好準」源由自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讓我用自己的事收尾吧。
Thumbnail
我著迷塔羅牌深厚的西方古典文化底蘊,豐富的圖像象徵意義;後來接觸了榮格心理學的原型與集體潛意識概念,明白原來那「算得好準」源由自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讓我用自己的事收尾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