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禱告目的不是蒙應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學三年級暑假前的一個下午,我穿著白色襯衫淺藍短褲的制服,與三十多位「詩歌班」成員從小學步行十五分鐘到畢業禮拜場地,我們將會在禮拜獻詩。聚會地點是一個大禮堂,位於聖公會在香港創辦的第一所中學校園內。天氣炎熱,汗流浹背,溼透的襯衫和內衣包不住我過重的身軀。進到禮堂,在詩班席就坐,冷氣風口就在我頭上。一陣涼意讓我煩躁的感官冷靜下來,腦海浮現的是老師承諾禮拜後用來犒賞我們的滿桌漢堡和炸雞。我當時沒有想過,接下來草草唱過的詩歌,會銘刻在自己對禱告的觀念和意識當中,在生命長廊中迴盪著;也許上帝以之鼓勵我不斷禱告,安慰我不時躁動的心靈。

 

禱告良辰!禱告良辰!召我離開世事操心,引我到父施恩寶座,將我心願向父說明。每逢痛苦憂愁時節,我靈得遇安慰救拯;未落試探所張羅網,全虧有此禱告良辰。禱告良辰!禱告良辰!何等快樂?何等歡欣!世界多少火熱之心,盼望良辰時刻再臨!我向救主顯示之處,與眾信者努力前奔,奔到主前,虔誠侍立,靜候再逢禱告良辰。禱告良辰!禱告良辰!如有雙翼,向主飛昇,攜我衷曲,宛轉敷陳,主愛永恆,有求必應。主既詔我時常入覲,賴主宏恩,仰主威信,我便卸去肩頭重擔,靜候再逢禱告良辰。

 

〈禱告良辰歌〉除了在第三節提到「主愛永恆,有求必應」這對於禱告蒙應允的信心之外,其他歌詞主要描述禱告讓我們在落入困難和試探時得安慰和幫助(第一節);禱告是基督徒熱切期盼,能夠與主親密互動的時光(第二節);我們藉著禱告,把憂傷、重擔交託予信實恩慈的主(第三節)。

牧養初信青少年的時候,我主要使用的教材是由校園福音團契同工撰寫的《iBelieve:初信成長手冊》。本書指出:「禱告是神賜給祂兒女的權柄。禱告是祂兒女貼近神心意的屬靈訓練。」(修訂版2016,頁91)另一本在教會傳統和知識架構方面別具參考價值的教材,是天主教的《Youcat:天主教青年教理》。教材提到:「什麼是祈禱?祈禱是舉心朝向天主。當人祈禱的時候,他就與天主有一個生活的關係。」(2013,頁258)

無論是從小薰陶我禱告生活的〈禱告良辰歌〉或者是今天我用來教導青少年如何禱告的教材,都似乎傳遞一致的信息:禱告的目的是靈命成長,與上帝維持親切而生動的關係;禱告蒙應允固然要將榮耀歸予主,不蒙應允也要感謝祂,畢竟蒙應允的結果不應該是我們禱告的目的(最少不是主要的)。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許多重要的禱告,目的都是左右上帝未來的作為(能夠與我們的期望一致),只是我們不常意識和明言這企圖而已。
基督徒可以如何面對宗教經驗在實證上難以證實這個致命傷?費魯(Antony Flew,1923~2010)的故事也許會給我們莫大啟發。這位英國哲學家年輕時在魯益師面前為無神論辯護,才思出眾,在學術界一鳴驚人。這個哲學界的佳話發生在牛津大學的蘇格拉底社(Socratic Club)。
十八世紀偉大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以實證主義(empiricism)和懷疑主義(scepticism)的創建聞名於世。他更可謂「經驗大師」。
華德(Keith Ward,1938~)是英國聖公會牧師,曾任牛津大學神學欽定教授(Regius Professor ),長年從事神學教育,並時常透過演講、寫作讓社會民眾認識基督信仰。華德提出具體的方法,來印證宗教經驗是真實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準則來衡量宗教經驗是否真實?
宗教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宗教作為普遍心理現象,以及超驗現實與物理現實的關係,皆印證宗教經驗的真實性。除此之外,物理學和大自然提供超驗的訊號(signals of transcendence),把我們導向超驗現實(亦即宗教經驗)的領域,讓我們能夠透過科學常識和審美眼光,探索宗教經驗的真實性。
宗教經驗屬實的第二個印證是作為普遍心理現象。談到心理學,許多基督徒聞之色變,並會擺出防衛姿態。這可能是因為翻開今天的心理學教科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所引用的心理學大師,不乏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者;所闡述的心理學理論大多基於演化論,甚至是排除上帝存在的自然主義世界觀。
我們許多重要的禱告,目的都是左右上帝未來的作為(能夠與我們的期望一致),只是我們不常意識和明言這企圖而已。
基督徒可以如何面對宗教經驗在實證上難以證實這個致命傷?費魯(Antony Flew,1923~2010)的故事也許會給我們莫大啟發。這位英國哲學家年輕時在魯益師面前為無神論辯護,才思出眾,在學術界一鳴驚人。這個哲學界的佳話發生在牛津大學的蘇格拉底社(Socratic Club)。
十八世紀偉大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以實證主義(empiricism)和懷疑主義(scepticism)的創建聞名於世。他更可謂「經驗大師」。
華德(Keith Ward,1938~)是英國聖公會牧師,曾任牛津大學神學欽定教授(Regius Professor ),長年從事神學教育,並時常透過演講、寫作讓社會民眾認識基督信仰。華德提出具體的方法,來印證宗教經驗是真實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準則來衡量宗教經驗是否真實?
宗教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宗教作為普遍心理現象,以及超驗現實與物理現實的關係,皆印證宗教經驗的真實性。除此之外,物理學和大自然提供超驗的訊號(signals of transcendence),把我們導向超驗現實(亦即宗教經驗)的領域,讓我們能夠透過科學常識和審美眼光,探索宗教經驗的真實性。
宗教經驗屬實的第二個印證是作為普遍心理現象。談到心理學,許多基督徒聞之色變,並會擺出防衛姿態。這可能是因為翻開今天的心理學教科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所引用的心理學大師,不乏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者;所闡述的心理學理論大多基於演化論,甚至是排除上帝存在的自然主義世界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去學校報到,成為高中生了! 以下是信封的內容: 親愛的家長及學生您好: 新學年即將來臨,為了讓學生們能夠以整齊、統一的服裝迎接新學期,我們特此通知您
Thumbnail
期待已久的讀劇課終於開始了,下午來到師大推廣教育中心,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三小時,一起講講話,做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儘管過程中有點壓力,但是嘗試新的事物,對我本來就是會感到有點困難的。
Thumbnail
說到校園題材,大家會怎麼想像那個畫面?像電視上那種青春洋溢的樣子嗎?不。就是每天穿上醜到爆又排汗不佳的校服,匆匆忙忙去上學。 每天都在重複的上學路,照理說應該早就習慣了,但傳統早餐店濃郁的豆漿味,和西式早餐店抹上奶油後那種鹹香的烤吐司味,還是會讓吃過早餐的人短暫失憶⋯⋯有「想再吃一份」的衝動。
春天的暖陽灑落在教室的課桌上,包圍著青澀的暗戀,像一股趕不走的煙霧,籠罩著彼此。那年,在名為青春的道路上,我們從校服到婚紗,走到了白髮蒼蒼,走進彼此的心,成為彼此的依依不捨……
Thumbnail
今天合唱團送舊,唱歌歡送即將畢業的三年級, 前面主持的學姊唱著雙簧努力地讓氣氛變輕鬆, 在學弟妹表演前學姊還跑到旁邊說了聲: 「加油!」 看到這幕,心中便生出了一種溫馨的感覺, 當二年級全體成員一起合唱『那些年』時,真的很感動, 好像大家一起打造了一個充滿溫暖的空間
Thumbnail
中午去圖書館拿書 旁邊臨近學校 只見好多學生魚貫的走出校園
Thumbnail
夏日午後,悶熱的教室,一片沈寂,只有電扇無力卻轟轟地響著。 段考過後,選新座位的時間又到了。數十個孩子有人喜形於色,有人憂心忡忡:可千萬別坐得離顧人怨的羊小宏太近啊,也有幾個孩子是垂頭喪氣的,因為不可避免地,他們都得坐在羊小宏身邊。 因為選座位的順序是依照段考成績的排名決定的,羊小宏旁邊的座位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去學校報到,成為高中生了! 以下是信封的內容: 親愛的家長及學生您好: 新學年即將來臨,為了讓學生們能夠以整齊、統一的服裝迎接新學期,我們特此通知您
Thumbnail
期待已久的讀劇課終於開始了,下午來到師大推廣教育中心,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三小時,一起講講話,做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儘管過程中有點壓力,但是嘗試新的事物,對我本來就是會感到有點困難的。
Thumbnail
說到校園題材,大家會怎麼想像那個畫面?像電視上那種青春洋溢的樣子嗎?不。就是每天穿上醜到爆又排汗不佳的校服,匆匆忙忙去上學。 每天都在重複的上學路,照理說應該早就習慣了,但傳統早餐店濃郁的豆漿味,和西式早餐店抹上奶油後那種鹹香的烤吐司味,還是會讓吃過早餐的人短暫失憶⋯⋯有「想再吃一份」的衝動。
春天的暖陽灑落在教室的課桌上,包圍著青澀的暗戀,像一股趕不走的煙霧,籠罩著彼此。那年,在名為青春的道路上,我們從校服到婚紗,走到了白髮蒼蒼,走進彼此的心,成為彼此的依依不捨……
Thumbnail
今天合唱團送舊,唱歌歡送即將畢業的三年級, 前面主持的學姊唱著雙簧努力地讓氣氛變輕鬆, 在學弟妹表演前學姊還跑到旁邊說了聲: 「加油!」 看到這幕,心中便生出了一種溫馨的感覺, 當二年級全體成員一起合唱『那些年』時,真的很感動, 好像大家一起打造了一個充滿溫暖的空間
Thumbnail
中午去圖書館拿書 旁邊臨近學校 只見好多學生魚貫的走出校園
Thumbnail
夏日午後,悶熱的教室,一片沈寂,只有電扇無力卻轟轟地響著。 段考過後,選新座位的時間又到了。數十個孩子有人喜形於色,有人憂心忡忡:可千萬別坐得離顧人怨的羊小宏太近啊,也有幾個孩子是垂頭喪氣的,因為不可避免地,他們都得坐在羊小宏身邊。 因為選座位的順序是依照段考成績的排名決定的,羊小宏旁邊的座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