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天早上起床還是明確感受到右手肘的不適,距離手肘受傷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每次都以為下個月就可以回到墊子上練習,但手肘好像有自己的安排。

如果是以前的自己大概就是即使痛也會硬著頭皮繼續做著各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過去總覺得硬幹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不想要休息、也無法容忍耍廢的自己,好像無論如何都應該要更努力更拼命,即使那裡頭通常會有些疲憊甚至是傷害。


我想起以前每次在硬撐著完成了某個計畫或是專案後總會大病一場的自己,我記得曾經為了完成某個瑜伽體位法而硬做最後受傷、必須要連續幾週到復健科報到的自己,而身體上的傷之外,我也記得那每一次即使硬幹但也做不到對自己的要求,而對著自己有無數責難的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要「用盡全力」一直是我所追求的。直到這些年來更加學會了怎麼和自己相處、和自己的身體相處,才明白原來很多時候重要的不是用盡全力、而是全心全意。


我想起那天和中醫師的對話,那是一個已經陪伴我一年多、給我好多鼓勵的中醫師,把完脈之後她問了我一些最近身體的狀況,我不安地問著是不是脈象還是很弱、身體還是很差、我還能做什麼來照顧自己,而她只是溫柔的回應我:「已經和我們剛認識的時候相比進步非常多了喲。妳已經在做所有妳可以做得了,繼續這樣好好照顧自己就會越來越好的。」當下我覺得好安心,也在心裡再次承諾要持續好好照顧自己。


我想當我全心全意的照顧自己,代表的是我已經運用了所有我所擁有的能量與資源,而超過的部分既然是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一直緊抓著不放也只是徒增自己內在能量的耗損,就輕輕把它放下,專注在自己長期的健康與快樂、而非短暫的滿足或衝動。


還是很想念瑜伽練習,但是沒有練習的日子也還是運用其他的方式在照顧自己。還是回到那句話「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相信生命會有自己的安排的。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low with Mel 創造豐盛生命
7會員
24內容數
從2014年在歐洲開始獨自旅行後,每一段旅程都讓我更加相信,當我們願意把自己敞開,當我們全心全意去經歷生活的一切,當我們去信任生命,宇宙就會回應給我們意想不到的豐盛,一次又一次。我想,這是我一個人旅行的意義 — 去看見自己對生活的想望、去感受生命既有的豐盛、去接受宇宙的慷慨給予,去信任生命終究會引領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2024/06/21
因為一輩子很長,這中間會發生很多很多事情,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控制不了的,但無論怎麼樣的轉變,都願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和自己相處,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自己。
Thumbnail
2024/06/21
因為一輩子很長,這中間會發生很多很多事情,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控制不了的,但無論怎麼樣的轉變,都願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和自己相處,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自己。
Thumbnail
2023/07/15
書寫幫助我的是讓我更深刻而完整的感受那份傷痛。願我們一起溫柔地提醒自己: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讓自己完整的悲傷,才能夠完整的療癒。
Thumbnail
2023/07/15
書寫幫助我的是讓我更深刻而完整的感受那份傷痛。願我們一起溫柔地提醒自己: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讓自己完整的悲傷,才能夠完整的療癒。
Thumbnail
2023/07/15
如果勇敢是我的光,那麼畏懼不安就是那光下的影。我感受到我的眼角濕潤,在我看見自己那份被壓抑著的畏懼不安時。 那個對話讓我看見是因為有那份不安害怕才讓我充滿能量向前去創造自己的道路 —— 是那份不安成就了我。光與影不是對立,而是共存。
Thumbnail
2023/07/15
如果勇敢是我的光,那麼畏懼不安就是那光下的影。我感受到我的眼角濕潤,在我看見自己那份被壓抑著的畏懼不安時。 那個對話讓我看見是因為有那份不安害怕才讓我充滿能量向前去創造自己的道路 —— 是那份不安成就了我。光與影不是對立,而是共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自兩年前以來都有肌力功能訓練的習慣, 主要緣由是不做事的肌肉讓其他肌肉做太多事情, 代償到受傷, 所以藉由專家的領導幫助我找回該做事的肌肉, 喚醒他給我起來做事! 初期訓練一年左右, 大致的身體狀況改變, 就是左肩訓練三週後疼痛就消失了! 然後每次訓練後的痠痛值會延伸1~2天, 剛練完當天跟隔天都
Thumbnail
自兩年前以來都有肌力功能訓練的習慣, 主要緣由是不做事的肌肉讓其他肌肉做太多事情, 代償到受傷, 所以藉由專家的領導幫助我找回該做事的肌肉, 喚醒他給我起來做事! 初期訓練一年左右, 大致的身體狀況改變, 就是左肩訓練三週後疼痛就消失了! 然後每次訓練後的痠痛值會延伸1~2天, 剛練完當天跟隔天都
Thumbnail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各種不同的框架,本文藉著案例,提醒大家要回到自己,不要被框架侷限,即使暫時無法跳脫,還是可以先回到自己身上,感謝身體,休息、養生,修復自己的身體。也呼籲人們要對內心的想法和願望坦誠相待,學會放寬標準,鍛煉心靈、放輕鬆,從積極的生活態度出發,去愛自己的身體和感謝身體。
Thumbnail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各種不同的框架,本文藉著案例,提醒大家要回到自己,不要被框架侷限,即使暫時無法跳脫,還是可以先回到自己身上,感謝身體,休息、養生,修復自己的身體。也呼籲人們要對內心的想法和願望坦誠相待,學會放寬標準,鍛煉心靈、放輕鬆,從積極的生活態度出發,去愛自己的身體和感謝身體。
Thumbnail
受傷的左手力氣較小,對於支撐的動作很容易疲乏,甚至會有點痛,隱隱作痛會動搖撐下去的決心,撐下去或是休息,心裡兩股聲音拉扯
Thumbnail
受傷的左手力氣較小,對於支撐的動作很容易疲乏,甚至會有點痛,隱隱作痛會動搖撐下去的決心,撐下去或是休息,心裡兩股聲音拉扯
Thumbnail
第一章 學會就好:把動作內化了,即使重複動作也不再進步。ex.騎腳踏車 有目標的練習:定義明確目標,把目標拆解成實際可執行的點。講求專注,並且注重意見回饋來找出弱點,知道努力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正回饋)。 目標練習法強調踏出舒適圈,一直用同一招要怎麼進步?要有勇氣放棄之前累
Thumbnail
第一章 學會就好:把動作內化了,即使重複動作也不再進步。ex.騎腳踏車 有目標的練習:定義明確目標,把目標拆解成實際可執行的點。講求專注,並且注重意見回饋來找出弱點,知道努力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正回饋)。 目標練習法強調踏出舒適圈,一直用同一招要怎麼進步?要有勇氣放棄之前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