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 2023 年創造了 420 萬美金的營收,並有高達 90% 的淨利!
在他跟一位名叫 Champ 的 Podcaster 的訪談中,有分享到如果自己被逼必須得從 0 開始,在擁有自己現在 know-how 的前提下,會怎麼快速建立起一個月入 10 萬美金的網路事業。
Dan 提到,如果你做的東西目前是你認知以外的,那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相信你自己能做到。
雖然這個建議聽起來有些陳詞濫調,但他強調,要是已經有人做到你想要的成績,那麼你相信自己「能做到」或「不能做到」,你都是對的。
因為歸根究底者都會是取決於你是否相信自己能辦到,還有自己的意願有多大。
比方說,Dan 有提到自己剛開始經營個人品牌的時候,自己已經嘗試了各種方法,做到了每月 2 萬美金的收入,隨後便看到了另一位有著跟他一樣粉絲數和經驗值的創作者,卻達到了 10 萬美金的收入。
這也迫使他必須去跳脫原有的思維框架去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然後重整他的整個商模,還有產品的包裝。
把自己的思維跟心態調整好以後,Dan 說到他接下來會做的,會是準備好 3 樣東西:
- 一個專業且清晰的大頭照(profile picture)
- 一張能突顯你的專長或主要產品的橫幅圖片(banner)
- 一段簡潔有力的個人簡介(bio)
主要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社群專頁給弄的專業點,這樣之後人家點進你的專頁的時候,會因為專業的形象,還有持續更新的內容而追蹤你。
Dan 有提到,如果他在擁有自己的 know-how 的前提下去重新開始的話,那麼寫作絕對會是他首選的內容創作方式。
畢竟寫作是成本最低的方式,而且他也知道怎麼去寫出高互動的內容。接下來該做的就每一天都在 X(Twitter)上分享 2~3 則內容。
Dan 不管是在這個 podcast,還是在自己的社群或課程上,他都會反覆強調建立人脈(networking)的重要性。
正所謂「人脈就是錢脈」,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認識的大佬越多,並且跟他們打好關係的話,你的職涯通常會一帆風順,這搬到網路上也是如此。
所以 Dan Koe 除了會每天創作有價值的內容之外,也會花時間去跟其他創作者互動,像是:
- 在他們的貼文底下留言;
- 主動找話題 dm 他們開始聊天;
- 甚至是跟他們約個視訊,跟他們有進一步連結。
他強調,如果你對一個人的故事和經歷很感興趣的話(當然不要盡問一些無腦又隱私的問題),並且願意推薦實用的資源來幫他們解決問題,你會很快提升他們對你的好感度。
這些創作者之後也會更願意幫你一把,像是邀請你上他們的節目,或是幫你轉發內容,讓你的個人品牌被更多人看見。
Dan 有提到,他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創作者會覺得打廣告,還是花錢請別人轉發他們的內容是件很「low」的事情。
如果是他的話,在前期一有資金就會善用付費策略來加速他的個人品牌的成長。
不過有別於一般人花錢打純廣告的作法,他會更傾向去付費讓其他相同領域的創作者,將他的內容分享在 IG 的限動,或是簡單的轉發他的 Twitter 內容就好。
他認為這樣的推廣方式一來是比較便宜,再來就是比較自然,因為只有那些真正對你內容感興趣的人才會關注你,而不是被強行推過來的。
懂行銷的人都知道,你要讓一個人為你的產品買單,你就必須先獲得他們的信任,而最快獲得他們信任的方式,就是透過長篇的乾貨內容去快速提升他們花在你的內容上的時間。
也因此,像 Twitter 、LinkedIn、TikTok、Threads 還是 IG 等,這些以「短內容」為主的平台,大部分人不會第一次看到你的內容就直接買你的產品。
特別是如果你賣的是比較高單價的資訊型產品,你就會需要有一個更專業,更有價值的長篇內容去博得他們的信任,還有向他們證明你有他們需要的解決方案。
而 Dan 目前在用的方式主要是電子報(newsletter)。
他每次都會在那些爆紅的社群貼文下,貼上他的免費資源連結,讓那些感興趣的人可以去訂閱索取。
之後每週六,他都會準時發一封電子報給所有的訂閱者。撰寫本文時也已經有超過 17 萬的訂閱者,數量非常誇張。
值得一提的是,讓人來訂閱你的電子報這件事,其實也是等於是在建立起一個不受任何演算法約束的「客戶名單」,為自己的網路事業增添多一分保障。
Dan 說道,如果前面 5 個步驟都有每天持續做的話,那在接下來 3 到 6 個月內,你的帳號一定會成長地很快。
而在這段期間,你也可以持續跟那些留言或轉推你內容的觀眾互動,甚至約個視訊跟他們有進一步的交流,主要目的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交朋友打好關係(人脈真的很重要!),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們之後會不會變成你最可靠的合作夥伴。
第二個就是我們可以從這些交流的過程中更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然後再針對他們的需求去推薦/製作相對應的產品,這時候你就會開始變現了。
文章取自於
看完 zac的分享,真的蠻有感觸的,特別是第三步,與其他創作者保持良好的互動交流
我覺得經營品牌到最後,就真的是在 “比誰的氣更長” 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email protected]歡迎來信與我聯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