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的人會改嗎?大家都以為不會,但她改變了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家庭暴力解決方法還是有的,並非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但還是無法保證一定能改善,必要時還是會需要依賴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協助,而我們必須強調不論怎麼做,一定要把您跟孩子的安全擺在最優先。


有預防或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方法嗎?

1.緩和你的情緒

大多會家暴的人,普遍疑心病較重,自卑與防衛心都很強,相處上較吃軟不吃硬,但又習慣軟土深掘,如果發生口角時,硬碰硬很容易激怒對方,最好是以溫和的態度好好跟他對話,在能溝通的時機裡,讓他慢慢培養出好好表達的能力。


2.不要太容易原諒。

通常建議第一次就要這樣,但如果不是沒關係,就從這次開始,只要對方有施暴的行為,就要把這件事鬧大,甚至直接提告報警提告,讓他知道衝動會帶來甚麼代價,我們也建議可以直接協議離婚,可是要這樣做必須有決心,你必須隨時準備好真的離婚,並且只能原諒一次,下次他不接受就直接訴請離婚,不能再給機會。


3.豎立你的權威

許多遭受家暴的人,在婚姻關係中容易過於逆來順受,但如同剛剛說的,不論你說過甚麼,當家暴發生時對方不用付出代價,基本上他已經吃定你了,你可以選擇起身反抗,若有危險的話你也可以直接離開這個家,可以躲回娘家再也不會去,讓他確實體認到,你是不可能接受任何暴行的。


4.尋求社會資源

遭受家暴之後,您可以馬上針對受傷的地方蒐證,並且馬上去治療驗傷,把所有東西都保留著。除此之外可以向社會機構尋求協助,或是有其他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撥打免費諮詢專線詢問我們,不一定要離婚或原諒,但你可以先尋求安心的地方再好好思考下一步。不要怕自己小題大作,任何暴行都是可大可小,今天他不用付出代價就被饒恕,難保下次手上不會剛好有鋒利的東西。


被家暴卻隱忍的原因

1.複雜的心理因素

施暴著跟受害者之間,會因為不同的情況有各種心理上狀態,像是支配、恐懼、低自尊…等,這很難一概而論,最常見的三種情緒,就是受害者的救世主情節,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改變對方、長年被羞辱的低自尊,認為都是自己不好、以及強烈的反差,覺得對方好的時候其實很好。這些專業的心理狀態我們會比較建議交給專家來協助。


2.過度在意名聲

很多人因為覺得羞恥沒面子,寧可自己隱忍也不願改變,他會覺得讓別人知道自己被家暴、或是背負著失敗婚姻的標籤,比現在正承受的家暴還可怕。這其中包含了對未知的恐懼,或著是長輩們的情勒等問題,但大多情況下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多時候離開了才會發現,身旁的人只會替當事人感到高興,並為此鬆了一口氣。


3.經濟壓力與孩子

許多人無法離開的主因離不開孩子,因為擔心離婚後得不到監護權、或是無法獨力扶養小孩,因此有些人會忍到孩子長大,可是當孩子已經能獨立自己,因為自己脫離社會太久,沒錢沒房子也沒社會競爭力,於是回過頭來擔心自己離婚之後能去哪?雖然社會上有很多社福機構盡力給予協助,但對這些人來說,比起變成弱勢族群,雖然長年遭受家暴,但也可能寧願繼續留在原本習慣的家庭。


家暴的人換女友會改嗎?

目前主流認為,家庭暴力受到原生家庭影響較大,但也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影響,很難有一定的答案,但成年之後要改變一個人並不容易。至於換了女友會不會改?這還是有可能的!但屬於少數案例,畢竟能夠制衡一個這樣的人,真的願意為了他定下來本身就是少數,這不代表誰比較好。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化學反應,停止家暴的原因也沒有一定的答案,甚至有可能單純他打不贏對方也說不定。

所以不用去設想自己以外的事情,如果你們之間不適合分開了,你只要知道你自己也可以很好,就算再找你也值得更好的人,這樣就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只想寫你想看的文
4會員
223內容數
我只是一個SEO寫手,搜集你要的知識,整理成你看得懂的內容。
2025/02/25
很多人不願意離開一段感情,不是因為還有愛,而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賭輸了」。從前的甜蜜回憶、曾經的承諾、親朋好友的期待,都成為你不願放手的理由。你安慰自己:「他不是不愛我,他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你說服自己:「再給他一次機會,也許會不一樣。」但事實是,每一次的讓步,換來的只是更多失望。
Thumbnail
2025/02/25
很多人不願意離開一段感情,不是因為還有愛,而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賭輸了」。從前的甜蜜回憶、曾經的承諾、親朋好友的期待,都成為你不願放手的理由。你安慰自己:「他不是不愛我,他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你說服自己:「再給他一次機會,也許會不一樣。」但事實是,每一次的讓步,換來的只是更多失望。
Thumbnail
2025/02/18
曖昧本來應該是輕鬆、愉快的互動,但有些男生一旦覺得機會來了,就開始瘋狂進攻,不是每天問:「你今天有沒有想我?」就是一再強調:「我們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正式交往?」甚至會在女生回覆稍微慢一點時,就開始焦慮:「你是不是對我沒感覺?」
2025/02/18
曖昧本來應該是輕鬆、愉快的互動,但有些男生一旦覺得機會來了,就開始瘋狂進攻,不是每天問:「你今天有沒有想我?」就是一再強調:「我們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正式交往?」甚至會在女生回覆稍微慢一點時,就開始焦慮:「你是不是對我沒感覺?」
2025/02/06
再來,回顧一下你的過往戀愛經驗。你曾經對誰動心過?這些關係讓你感到幸福,還是覺得少了什麼?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和異性的關係比較像朋友,卻無法產生真正的浪漫情感,而和同性相處時反而更自在,這可能是值得探索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2/06
再來,回顧一下你的過往戀愛經驗。你曾經對誰動心過?這些關係讓你感到幸福,還是覺得少了什麼?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和異性的關係比較像朋友,卻無法產生真正的浪漫情感,而和同性相處時反而更自在,這可能是值得探索的地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我要公開一件事:我被家暴長達九個月。 這段期間, 因為擔心對方的同住家人會對小孩不利, 因此我一直隱忍。 直到昨天, 我終於決定報警, 以下分享通報過程, 希望可以為一樣在家暴中的人, 或是有親朋好友正在面臨家暴的人, 提供一些參考和鼓勵。 首先,蒐集好所有證據。
Thumbnail
我要公開一件事:我被家暴長達九個月。 這段期間, 因為擔心對方的同住家人會對小孩不利, 因此我一直隱忍。 直到昨天, 我終於決定報警, 以下分享通報過程, 希望可以為一樣在家暴中的人, 或是有親朋好友正在面臨家暴的人, 提供一些參考和鼓勵。 首先,蒐集好所有證據。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