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第二也是最小的孩子的我,不知是因為整個家族都算是重男輕女還是自尊心爆棚
從小我就希望也覺得我可以跟老大比個高下,我也可以照顧好爸媽、我能負擔的
無奈;真的是一種無奈吧!
爸媽只當我是個小孩、甚或不可靠、不能靠的預計會潑出去的水
我還記得那時老大已經結婚了,我跟爸爸單獨去北港拜拜
要寫下所有人的名字做祈福之用,什麼人都寫了、就是忘了我,我甚為吃驚的沒有提醒只是眼巴巴的看著想著何時我的名字才會寫上去,也才意識到我;即便是親生也可能只是插花來著~~雖然這麼想但骨子裡仍有股傲,認為我還是可以做好!!
過了十年,這十年我離開了爸媽組成了另一個家庭
我也沒有拿錢回家,只是偶爾買些所謂比較貴的甚麼進貢,當然還是會被念
說是孝順嗎?其實是我貪戀溺著爸媽的心情,每月回家兩次
在這十年中,對於身分的認同我一直很迷惘跟痛苦,那裏是我的家?我只認有爸媽的家,但另一個是有小孩新組成的家...
是否是因為我一直希望/期待爸媽可以認同我,所以才會這麼拼命呢?只是這一次爸爸因病開刀,我也才真實的意會到,我就是那個你、不是在"我們"裡~~十年更加深了許許多多的效應,我也是這次才真實的願意去面對站在原生家庭裡的我,真的只是一個搞笑的腳色,存在的輕重不是重點,好壞也都不會太刻意被沾上邊,但就是要跑跑龍套的上場,跟原先我期待/希望自己形塑出來的樣子真是天差地別阿~
過了十年,或是過了好幾十年的妄想人生;那裡真的沒有我的空間.....
而我加諸給自己的那些想法真的都是自以為的棒,沒有任何位置的我,付出其實都不被認同,安靜可能比較不會強逼著自己出頭又受傷吧!
終究還是要切分的,只是也不是我想切就切,昨天爸爸在電話裡的胡謅不就是一種賭氣;賭氣我怎麼沒回家探望,這是不對的~~龍套不能不跑啊!!
看了【醫院裡的哲學家】,書中有名老婦人即便生兒育女、到了有疾病需要家人幫忙決定時,也是毅然決然的不要家人協助,觀念相差太大、多說無益,我也退了好幾步的想了想,我很愛我的爸媽,但我也必須理解我的爸媽就是不在意我,更甚在十年前我結婚後,我就是個徹徹底底的局外人,能做什麼?都必須按照他們的指示才行,他們對我的定位也不是真的陌生人、但就是需要時你得上場的人,這樣其實是很糟糕的對待、也令我感到非常痛苦,但我也無計可施,因為他們是我的爸媽,我感謝他們對我的教導、其他的我也無法怪罪他們,最後只能用"緣分"二字帶過.....
每個人與他人的親疏,並不會因為你天生與他的關係相當而就長長久久
俗語說的好;天涯若比鄰,對盤在任何關係與事情才能有效的推動
我也不能再自我強求的不去看與父母之間的真實狀態,那才是我真的可以站的位置與可施之力.......如果他們真的在意,就不會變成我總是在後面追趕或是破口大聲的要他們注意我,如果他們在意,那些都會如我原本期望走.....如果他們在意!
努力了好多好多好多,終究抵不過性別
過了好幾十年後,我才終於願意承認我就是被忽略的
與父母的關係永遠只有他們給予、我接受的狀態,無論我幾歲、多老
很寂寞的,當確認是這樣的狀態時
很謝謝父母給的愛與一切,不過他們不需要我的回報就是了
給不出去也是沒辦法的,硬給是兩敗俱傷的、而且我會傷的很嚴重
打開這扇門,我也沒有走出去,只是很落寞地坐在門檻上
我以為的那些;證明就是我的以為而已......
其他的吞下去,然後再看看何時能起身或是關起門來也都好
都好,這門好重、撞擊的力道好大,其他的也沒什麼就是了~~
原生家庭裡的自我欺騙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fter Q
6會員
109內容數
在Q之後是甚麼?
期待會是O?S?A?L?K?
那就試著舉牌看看哪個可以嵌入吧~
After Q 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不知道為甚麼人們都會忘記自己知道甚麼,還是會一股腦兒的把什麼丟進來
我覺得那位總經理應該不知道自己在想甚麼,雖然我有感覺可以衝一衝
但現實擺在眼前的是我目前還在薪資的關卡中,實在去不了財會那個區塊
所以還是依循一開始的感受,謝謝不連絡了~~
如果把爸爸、媽媽等各式親人變成"人",其實就不會有罪惡感
2024/11/15
不知道為甚麼人們都會忘記自己知道甚麼,還是會一股腦兒的把什麼丟進來
我覺得那位總經理應該不知道自己在想甚麼,雖然我有感覺可以衝一衝
但現實擺在眼前的是我目前還在薪資的關卡中,實在去不了財會那個區塊
所以還是依循一開始的感受,謝謝不連絡了~~
如果把爸爸、媽媽等各式親人變成"人",其實就不會有罪惡感
2024/10/23
故事的走向該怎麼說呢?如人所願嗎?!
如果真的轉回來了,我們還有機會在外地重新深耕嗎?
感覺跟當時好像好像阿,人們總是一鼓作氣的撐住那口氣,啥都不管的就往前衝
等到碰壁碰東碰西後,我們才會願意轉個彎
我不抱那麼大的期待與開心,或甚至相反的覺得這是個匆促的決定,並不理想
我再次無法反駁他人的決定,只能
2024/10/23
故事的走向該怎麼說呢?如人所願嗎?!
如果真的轉回來了,我們還有機會在外地重新深耕嗎?
感覺跟當時好像好像阿,人們總是一鼓作氣的撐住那口氣,啥都不管的就往前衝
等到碰壁碰東碰西後,我們才會願意轉個彎
我不抱那麼大的期待與開心,或甚至相反的覺得這是個匆促的決定,並不理想
我再次無法反駁他人的決定,只能
2024/09/29
更新了履歷,再次踏上找工作的路途。
覺得有點遙遠但勇氣是來了,的心情...
這兩天也才弄懂,為甚麼總是在戲劇裡的只有正反兩派的角力鬥爭
因為這是必須互相凸顯的狀態,只是戲劇的時間太短、能營造鋪陳的橋段不能搞太多,避免劇情不聚焦,所以永遠覺得那是戲劇裡的狀態跟真實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
實際上,真
2024/09/29
更新了履歷,再次踏上找工作的路途。
覺得有點遙遠但勇氣是來了,的心情...
這兩天也才弄懂,為甚麼總是在戲劇裡的只有正反兩派的角力鬥爭
因為這是必須互相凸顯的狀態,只是戲劇的時間太短、能營造鋪陳的橋段不能搞太多,避免劇情不聚焦,所以永遠覺得那是戲劇裡的狀態跟真實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
實際上,真
你可能也想看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