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短文:《擺脫過勞》科幻未來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篇文章:不代表特定人物或團體狀態及立場。
心靈雞湯短文-科幻未來篇故事內容
故事內容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

在未來的世界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一種社會的常態。這個世界學會了如何避免過勞,每個人都被鼓勵根據自己的節奏進行工作,將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放在首位。這不是一個充滿壓力與焦慮的社會,而是一個重視身心和諧,讓每個人都能以最健康的狀態貢獻自己的力量。

艾琳是一名醫學工程師,她在這個未來世界中工作。過去的她經常陷入過勞的循環,連續工作超過12個小時,身體和心理都達到了極限。她曾經感到疲憊、焦慮,甚至一度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然而,在這個未來的世界裡,整個社會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工作不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場持續的旅程,人們的生產力不再由工時長短決定,而是由質量和創造力衡量。

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平衡手環」,它能根據每個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提醒他們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專注於自我照顧。艾琳的手環時刻監測她的壓力水平和心跳頻率,當數據顯示她的身心負荷超過某個界限時,手環會溫柔地發出提醒,請她離開工作站,去進行深呼吸、散步,或者進行一場冥想。

起初,艾琳不習慣這樣的節奏。她曾經習慣了追逐無止境的效率,覺得自己只有不停工作才能證明價值。然而,隨著她逐漸適應這個新的世界,艾琳開始發現這種平衡的力量。她的工作時間雖然縮短了,但工作效率卻大大提升了。她的創造力變得更加豐富,想法更加靈感四射,而她的身體也不再感到疲憊不堪。這是她從未體驗過的輕鬆與滿足。

在這個未來的世界裡,企業和政府都強調「人本管理」,不再追求高壓力的工作文化,而是創造出一種以尊重生命節奏為核心的環境。員工不僅能夠獲得充足的休息時間,還被鼓勵參加各種身心療癒的活動,從心理諮詢到藝術療法,從運動課程到戶外探險,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照顧自己。

心靈雞湯語錄:

  1. 「真正的成功不是透過無止境的努力獲得,而是懂得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珍惜身心的健康。」
  2. 「過勞並不等於勤奮,真正的力量來自於知道何時休息,何時讓自己充滿活力。」
  3. 「未來的世界告訴我們,幸福不是來自於工作的多少,而是來自於我們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4. 「當你學會傾聽自己身體和心靈的需求,你將發現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完美和諧。」
  5. 「平衡不是懶惰,而是智慧。懂得在忙碌中找到休息的時刻,才能真正享受工作的樂趣。」

以上為我的個人見解——編輯人員:星河

歡迎大家在心靈診療室-換位思考-星河創始人沙龍留言討論喔~👇👇👇

點擊下方連結👇👇👇一起留言討論沙龍

激發無限創意的二創短劇故事/心靈雞湯短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診療室的沙龍
15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創始人星河,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心靈上的鼓勵,以及食衣住行育樂相關的社會議題和思考方式。 「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的存在和價值無可替代。記住這一點,為世界帶來不同的色彩和光輝吧!」 很期待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些想法和個人故事喔~ 這裡是每一個人的心靈小屋充電站。
2025/04/08
2058年,全球金融已全面虛擬化,金錢不再以實體形態存在,而是一種由神經意識與量子演算法共同生成的數位能量「思元幣」。
Thumbnail
2025/04/08
2058年,全球金融已全面虛擬化,金錢不再以實體形態存在,而是一種由神經意識與量子演算法共同生成的數位能量「思元幣」。
Thumbnail
2025/04/05
未來的世界,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已經完全取代了人類的工作。每個人都能領取基本收入,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人需要為了薪水奔波,沒有人再為職場壓力而焦慮。
Thumbnail
2025/04/05
未來的世界,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已經完全取代了人類的工作。每個人都能領取基本收入,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人需要為了薪水奔波,沒有人再為職場壓力而焦慮。
Thumbnail
2025/04/02
在未來世界,紙本書幾乎絕跡,人們依賴智慧晶片學習,一秒鐘就能下載一本書的內容。然而,15歲的黎安卻總覺得少了什麼。
Thumbnail
2025/04/02
在未來世界,紙本書幾乎絕跡,人們依賴智慧晶片學習,一秒鐘就能下載一本書的內容。然而,15歲的黎安卻總覺得少了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亙古不變的終究只有一件事:死亡是必然的存在,即便科技能夠延續什麼,每個當下依然無比的珍貴!而科技的確使我們對未來世界或與他人的互動做了新的改變或有了新的詮釋,但人們最終都需要擁抱!
Thumbnail
亙古不變的終究只有一件事:死亡是必然的存在,即便科技能夠延續什麼,每個當下依然無比的珍貴!而科技的確使我們對未來世界或與他人的互動做了新的改變或有了新的詮釋,但人們最終都需要擁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秩序的世界的故事,人類變成異樣生物的探討。主角在艱困環境中掙扎求生,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最後找到隱藏在朋友留下的紀錄,並獲得一些希望。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秩序的世界的故事,人類變成異樣生物的探討。主角在艱困環境中掙扎求生,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最後找到隱藏在朋友留下的紀錄,並獲得一些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部 星際對話小說,描述了 人類 與 星際存有 之間的交流。故事中描述一個人類與星際存有之間的對話,以及對於 入夢 和 未知 內心感到有些許的緊張與害怕。書本提到了 修仙升級 和 意識提升 的主題,有一定的奇幻元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部 星際對話小說,描述了 人類 與 星際存有 之間的交流。故事中描述一個人類與星際存有之間的對話,以及對於 入夢 和 未知 內心感到有些許的緊張與害怕。書本提到了 修仙升級 和 意識提升 的主題,有一定的奇幻元素。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公元 2055年未來的 AI 世界,人類無需工作,過著帝王式生活。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完全明白前因後果。
Thumbnail
公元 2055年未來的 AI 世界,人類無需工作,過著帝王式生活。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完全明白前因後果。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戀愛FLOPS(恋愛フロップス)這故事講述男主角生活的世界是科學發達的,AI半自動化的世界管理著人們的生活
Thumbnail
戀愛FLOPS(恋愛フロップス)這故事講述男主角生活的世界是科學發達的,AI半自動化的世界管理著人們的生活
Thumbnail
即使生活在一個停止轉動的世界,只要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是活著的,那我們就是活著的。
Thumbnail
即使生活在一個停止轉動的世界,只要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是活著的,那我們就是活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