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4|為什麼你應該注意論據的可靠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X導致M,M又導致Y,那麼M是X到Y之間一個“中介 Mediator”。」


「X到Y不經過M的效應叫做“直接效應”,經過中介M的效應叫"間接效應"。」


「直接效應,是假設中介M不動,看X對Y剩下的效應是多少。」


「間接效應,是指讓中介M變動不讓X變動。」


這段討論,節錄自萬為綱老師的精英日課2[1],引發我對「為什麼」的重新思考。


對於這類關於「為什麼」「中介」「直接效應」「間接效應」的概念,


當初接觸是在博士四年級的時候,修了一門「因果推論 Causal Inference」的課。


回答「為什麼」其實非常困難,因為或許存在許多原因是觀察不到的,


又或者是我們看到的現象並沒有足夠的資訊去完整回答「為什麼」。


而回答到什麼程度,才真的是完成回答了「為什麼」這個問題呢?


其實這個標準也是見仁見智,但至少人要知道「一個命題不只有對或錯,還有對的程度這個灰色地帶」。


如果只有接受數學訓練,而沒有關於機率方面的文化,


那麼人容易覺得一個命題就只有對還是錯,


於是就變得喜歡找矛盾,然後用矛盾來否決他人的意見,沾沾自喜。


然而,實際世界上的事情,尤其是在數學看起來是兩相矛盾的事情,


往往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而且出現矛盾世界也不會毀滅。


對於世界上的事情,更好的理解方式是活用機率思維,


了解一個命題其實是有「正確的程度」的。


也就是說,你要相信一件事有多可靠,你需要注意到「論據」有多可靠。


例如喝牛奶是不是健康呢?你可以從親友那邊的經驗來判斷,


你也可以閱讀營養學指南,你也可以從你自己喝牛奶的經驗來判斷。


而不同的論據,都會對「喝牛奶健康」或「喝牛奶不健康」產生不同的「正確的程度」,或者說「可信的程度」。


你後來會發現,其實事情的對錯不是最核心的,


而是事情在聽眾心理被理解的模樣,以及聽眾對其深信的程度,


決定了事情的意義與價值,促進人的行動。


以這個角度,學習各種學問,都只是在掌握更多的,


說服人,讓人以你的意志去做事,的技巧而已。


Reference

[1] 万维钢$\cdot$精英日课2 - 《为什么》 7 : 为什么必须回答为什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0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我的想法所導致的後果,並非只有我單獨承受》 引言:今天的觀念解釋了你之所見何以不只影響你一個人 你會發現,思想層次的觀念有些時候會出現於知覺層次的觀念之前;而有時候,先後順序又正好相反。因為次序本來就無足輕重。思想及其結果實際上是同步的,因為因與果一向是不分的。
Thumbnail
《我的想法所導致的後果,並非只有我單獨承受》 引言:今天的觀念解釋了你之所見何以不只影響你一個人 你會發現,思想層次的觀念有些時候會出現於知覺層次的觀念之前;而有時候,先後順序又正好相反。因為次序本來就無足輕重。思想及其結果實際上是同步的,因為因與果一向是不分的。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經由主客觀立場的解析,闡明絕對立場與相對立場的差異,並透過舉例將其合併與分解,便可以得出主客觀的影響以及如何成長改進,切換視角發現來源,如果不能產生奇異點,那就太浪費能量了。
Thumbnail
經由主客觀立場的解析,闡明絕對立場與相對立場的差異,並透過舉例將其合併與分解,便可以得出主客觀的影響以及如何成長改進,切換視角發現來源,如果不能產生奇異點,那就太浪費能量了。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原因と結果とは何か、簡単に言えば、原因(始まり)と結果(終わり)を分けて考え、原因を植え付け、何をするかを考え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しかし、なぜ原因と結果があるのか、なぜ原因と結果があるのか、あなたと同じように、あなたは成長し、やがて死ぬ。   これが原因(始まり)であり、結果(終わり)ではない
Thumbnail
原因と結果とは何か、簡単に言えば、原因(始まり)と結果(終わり)を分けて考え、原因を植え付け、何をするかを考え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しかし、なぜ原因と結果があるのか、なぜ原因と結果があるのか、あなたと同じように、あなたは成長し、やがて死ぬ。   これが原因(始まり)であり、結果(終わり)ではない
Thumbnail
當與見識廣博的人交流時,透過深入的分析和辯證展示專業知識和思考能力,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認同,從而在交流中取得主導權。
Thumbnail
當與見識廣博的人交流時,透過深入的分析和辯證展示專業知識和思考能力,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認同,從而在交流中取得主導權。
Thumbnail
對於渴望提升溝通和寫作技巧的人來說, 了解論證的本質是關鍵。 論證不僅是一種言論形式, 更是一種藝術, 它影響著我們如何表達和理解爭議性問題。 本文將揭示論證的三大核心關係, 幫助你在任何溝通場合都能更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對於渴望提升溝通和寫作技巧的人來說, 了解論證的本質是關鍵。 論證不僅是一種言論形式, 更是一種藝術, 它影響著我們如何表達和理解爭議性問題。 本文將揭示論證的三大核心關係, 幫助你在任何溝通場合都能更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
Thumbnail
諸君: 今天來講: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設定。(2023-08-23)
Thumbnail
諸君: 今天來講: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設定。(2023-08-2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