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更生人進入禮儀產業,我的一些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月初一篇新聞吸引我的注意,新聞斗大的標題寫著:「助更生人重返職場,高市府勞工局跨單位合作辦徵才媒合。」新聞內容也很簡單,為了幫助更生人順利找到工作重返職場,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與更生保護會、高雄市殯管所和禮儀業者合作。舉辦了人生重啟禮儀有你講座課程。課程中找來了專業且經驗豐富的禮儀人員來授課,介紹殯葬相關的工作內容和需要準備的技能。講座完成後舉辦現場徵才,希望能從更生人中找到理想的人才,重新開始新生活。

  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幫更生人找到重新連結社會的方式自然是美事一樁,但站在禮儀從業人員的角度。為什麼更生人第一個連接的產業卻是殯葬業呢?是否因為禮儀人員在這個社會中還是得承受諸多的異樣眼光的產業呢?首先我不反對更生人投入禮儀產業,但從這樣的行為去反推,難免給人一種更生人只能去做禮儀師這樣的工作。禮儀產業真得這麼糟糕?我不這麼認為,不過今天藉著這個機會分享一些產業的刻板印象。或許大家覺得跟死亡打交道是日常,但真正的日常其實是歧視和不諒解。

圖片取自Unsplash

圖片取自Unsplash

你做殯葬業?!

  99.999%的長輩聽到我的職業時第一句回我的話就是:「你做殯葬業?怎麼會去做殯葬業?」這個提問反映的議題便是,你接受良好的教育,家境也不差,為什麼要做這個產業?每次咀嚼這些提問後,我都不斷想著,你們以後也需要我的服務,所以做殯葬業怎麼了嗎?我誠實納稅,勤懇的服務每個需要幫忙的家屬,沒有人需要為自己做正正當當的工作而感到羞恥。

殯葬業就一堆黑道跟8+9阿!

  不否認,這行業確實有不少黑道或地下社會的介入。也是殯葬從業人員容易被異樣眼光看待的地方,畢竟殯葬業一年的產值幾十幾百億。吸引黑色勢力插旗也是情有可原,或許有些同業有過搶生意鬥毆的情事。但說實在的,腳踏實地的工作,熱心對待並關懷每個家屬的時間都不一定夠了,誰會騰出多餘的時間去打架搶生意?所以別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了,正派經營的同業可多著!

殯葬業都是暴利,而且賺死人錢!

  賺死人錢不否認,但人都會死,而且法律約定俗成人死後必須妥善安葬。所以這產業的存在是必須的,總不可能人死後家屬把屍體隨便包一包埋在後院吧?正因為家屬沒有技術也沒有心思(畢竟親人剛離開,難過都來不及了)處理遺體和埋葬工作。才造就了我們這些工作者,不是嗎?至於暴利,既然利潤這麼高的話,大家要不要加入呢?

不會念書才去做這行?

  這不是我在唬爛,真的有聽過同業的親戚講過這句話。首先禮儀產業是需要高度技術性的行業,你要對民俗、宗教甚至人文關壞有一定的認知。再者還需要有高超的溝通和斡旋技巧,畢竟處於傷痛狀態的家屬有時是難以對談的。所以日本所謂的讀空氣在這個產業格外重要。此外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學校針對禮儀產業開立課程和學分,你真的覺得不會念書能來做這行?

找不到工作才去做這個?

  跟上一段的狀況類似,這也是不少同業曾聽過的質問。說白的找不到工作才跑來做一份月薪普遍高於一般上班族的工作?這邏輯聽起來有沒有怪怪的?這份工作基本上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畢竟接觸的是普世價值中害怕的死亡。肯做的都能在這行賺到不差的薪水,而且講真的不少同業要在外面找工作並不難,但要找到能比照禮儀產業的薪資便大不易了。

後記

  回到議題的原點,我並不反對更生人進入禮儀產業。但我反對的是把更生人跟禮儀產業劃上等號,好像更生人沒得選擇只能做殯葬業一樣。就好像過去提出的酒駕洗大體當處罰,這對於同業來說是多大的汙衊。你真的認為清洗大體不用任何技術?隨便一個路人都能洗?當你的職業被當成懲罰,甚至還要立法時,你作何感想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ylvia-avatar-img
2024/10/12
不氣不氣~哪一行都會被這樣批判的,只要是戴著有色眼鏡的人,那麼他看甚麼都不順眼。
晶品人文-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4
Sylvia 真的,社會要多點包容。
avatar-img
晶品人文的沙龍
29會員
58內容數
人生只有一次的道別,你會體會到什麼? 走進殯葬業,才看透了豔陽下的黑與白。 用親身經歷,書寫親眼所見的人性色彩。
晶品人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提供如何與長輩溝通環保葬的技巧,包含提問法、剖析長輩需求、實際走訪及直接分析利弊等方法,協助讀者克服長輩對死亡議題的抗拒,順利推行環保葬儀。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提供如何與長輩溝通環保葬的技巧,包含提問法、剖析長輩需求、實際走訪及直接分析利弊等方法,協助讀者克服長輩對死亡議題的抗拒,順利推行環保葬儀。
Thumbnail
2025/04/18
環保葬的祭祀方式多元,兼顧環保與追思,例如使用可降解祭品、電子祭祀、自宅祭祀等,讓慎終追遠也能兼顧環保理念。
Thumbnail
2025/04/18
環保葬的祭祀方式多元,兼顧環保與追思,例如使用可降解祭品、電子祭祀、自宅祭祀等,讓慎終追遠也能兼顧環保理念。
Thumbnail
2025/04/11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更何況是過世親人的終身大事-喪禮。傳統觀念認為事死如事生,縱使人走了,也該妥善的安排喪葬相關事宜。為此許多與喪葬有關的儀式和習俗也應運而生,以傳統土葬為例,選墓地、看風水、置辦棺木、出殯時抬棺的人力、準備儀式的法師、跑赦馬、過金橋、五子哭墓、孝女白琴、化靈厝。一長串的習俗儀式看下
Thumbnail
2025/04/11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更何況是過世親人的終身大事-喪禮。傳統觀念認為事死如事生,縱使人走了,也該妥善的安排喪葬相關事宜。為此許多與喪葬有關的儀式和習俗也應運而生,以傳統土葬為例,選墓地、看風水、置辦棺木、出殯時抬棺的人力、準備儀式的法師、跑赦馬、過金橋、五子哭墓、孝女白琴、化靈厝。一長串的習俗儀式看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待業期間、健保被原單位轉出的工作空窗期。本篇深入探討三種加保健保方式,包括透過戶籍所在地公所、眷屬的投保單位以及職業工會的方法,瞭解其各自的優劣,並提供釋例分析不同情況下的保險費用,協助讀者做出最佳選擇。
Thumbnail
待業期間、健保被原單位轉出的工作空窗期。本篇深入探討三種加保健保方式,包括透過戶籍所在地公所、眷屬的投保單位以及職業工會的方法,瞭解其各自的優劣,並提供釋例分析不同情況下的保險費用,協助讀者做出最佳選擇。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這個題目如果待在比較年輕的企業,還真的不太有機會遇到,剛好前陣子辦理人員退休,外加去聽了堂市政府主辦關於新舊制退休金的說明會,就當個摘要分享與紀錄。 #公司強制退休要件 1.年滿65歲。 2.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者。 如果工作屬於危險性、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工作,可以報請主管機關調整年
Thumbnail
這個題目如果待在比較年輕的企業,還真的不太有機會遇到,剛好前陣子辦理人員退休,外加去聽了堂市政府主辦關於新舊制退休金的說明會,就當個摘要分享與紀錄。 #公司強制退休要件 1.年滿65歲。 2.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者。 如果工作屬於危險性、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工作,可以報請主管機關調整年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