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常見陷阱:過早優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軟體開發中,過早優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是一個常見陷阱。這個陷阱常常發生在專案的早期階段,開發者過度關注細節或效能問題,試圖讓程式碼跑得更快或佔用更少資源,結果反而忽視了核心功能與可維護性。


什麼是過早優化?

就是你還沒確認程式的效能真的出現瓶頸,卻急著去優化某些部分。就好像你剛開始學跑步,還沒跑多遠就去研究如何減少鞋底跟地面的摩擦力。優化可能會帶來一點點效能提升,但問題是你不知道有沒有真的需要這樣的優化!


為什麼這是個陷阱?

首先是『浪費時間』,我想大家都很同意時間是寶貴的,你在早期花了大量時間去調整那些不會產生明顯效能差異的細節,把時間都花在微調上,核心功能卻可能還沒做好。以為自己是個高效率開發者,實際上是在繞遠路。最終拖慢開發速度,浪費大量時間在不重要的細節上,卻無法快速交付可用的功能。

再來是『程式碼變複雜』,為了達到極致效能,你可能會寫出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程式碼。結果是什麼?日後維護時你自己或其他開發者可能會花上雙倍的時間去解讀這段程式碼。效能提升了,但維護成本也隨之上升。


最後是『預測錯誤問題』或者『提前處理假設問題』,有些開發者喜歡預防性優化,可能會預測未來可能的效能瓶頸,並提前優化這些假設問題。結果這些瓶頸有可能永遠不會出現,反而因為其他需求變動,這些預防性優化變得毫無意義。


如何避免過度優化?

「先讓它跑起來,再讓它跑得快」的原則

就是先求有再求好,先專注於實現核心功能,正確性比速度重要,先確保程式能夠正確執行。當系統穩定且功能完善後,如果效能真的成為問題,再進行效能優化。


使用效能分析工具

在需要優化時,使用效能分析工具找出真正的瓶頸,與其憑感覺優化,不如用工具來幫你找出真正的瓶頸。避免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部分,做最有效的優化。


需求導向的優化

只有在確認系統效能不足以應對實際需求時,才需要進行優化。這樣能避免無謂的過早優化。不要因為「效能強迫症」讓自己陷入無謂的工作。


總結一下,過早優化是很多開發者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階段,這很正常。我們追求更好的效能、寫出更完美的程式碼,但不要忘了,真正的目標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在不必要的地方過度用力。與其執著於微小的效能提升,不如專注於讓產品真正執行、幫助使用者!等到真正需要優化時再考慮效能提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ngYu的沙龍
6會員
83內容數
對於經營自媒體、部落格或社群媒體感興趣?我專注於提供實用的寫作技巧、數位行銷策略,以及個人成長建議。 每週,我會分享提升寫作技巧、優化部落格經營、有效管理社群媒體、以及投資理財的寶貴知識。追蹤我,獲得實用的工具和建議,讓你的個人品牌和財務管理更上一層樓!
ShengY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1
最近看到許多有關職場的文章,讓我感觸良多,也想分享一些想法。 當公司遇到財務問題時,裁員往往是最直接的方法。這時候無論你是公司創始元老,還是奉獻多年的資深員工,公司都只看數字。薪水高的、資深的員工,常常會是第一批被裁的對象。 你也許會想:「我對公司有那麼多貢獻,為什麼還會被裁?」但現實是
2024/10/01
最近看到許多有關職場的文章,讓我感觸良多,也想分享一些想法。 當公司遇到財務問題時,裁員往往是最直接的方法。這時候無論你是公司創始元老,還是奉獻多年的資深員工,公司都只看數字。薪水高的、資深的員工,常常會是第一批被裁的對象。 你也許會想:「我對公司有那麼多貢獻,為什麼還會被裁?」但現實是
2024/09/30
在職場上,許多人都會面臨不快樂的情境,可能是因為壓力、工作與生活不平衡、或是缺乏成就感。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今天我想分享我最近看到一個成功人士在職場上讓工作變得更快樂的方法與心態轉變的秘訣。 主動爭取機會,掌握主動權 在職場中,最不快樂的感覺往往來自於被動接受工作。如果你總是被丟一堆工
2024/09/30
在職場上,許多人都會面臨不快樂的情境,可能是因為壓力、工作與生活不平衡、或是缺乏成就感。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今天我想分享我最近看到一個成功人士在職場上讓工作變得更快樂的方法與心態轉變的秘訣。 主動爭取機會,掌握主動權 在職場中,最不快樂的感覺往往來自於被動接受工作。如果你總是被丟一堆工
2024/09/29
軟體開發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令人抓狂的設計問題。有時候是趕進度的壓力讓我們妥協了設計質量;有時候是忽略了好的設計原則,結果掉進了各種反模式的坑裡。今天我們來繼續聊聊幾個常見的反模式。 寫死 Hard Code 直接將資料值或邏輯硬寫死在程式碼裡,當需求變更時,修改這些 Hard Code
2024/09/29
軟體開發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令人抓狂的設計問題。有時候是趕進度的壓力讓我們妥協了設計質量;有時候是忽略了好的設計原則,結果掉進了各種反模式的坑裡。今天我們來繼續聊聊幾個常見的反模式。 寫死 Hard Code 直接將資料值或邏輯硬寫死在程式碼裡,當需求變更時,修改這些 Hard Code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優先處理較多使用者提出的需求,這樣的建議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些模糊的空間。這裡以能見度為導向,再細談處理需求的優先順序。
Thumbnail
優先處理較多使用者提出的需求,這樣的建議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些模糊的空間。這裡以能見度為導向,再細談處理需求的優先順序。
Thumbnail
前陣子在跟讀者聊天的時候,發現在 Junior 階段很容易遇到一些工作上挫折,但又不太知道怎麼解決或是優化。 也有可能在開發過程中碰到了些大地雷,但身邊的前輩、同事不一定能用比較軟性的方式好好的傳達,這是非常常出現的,尤其是在跨部門協作經驗較少的工程師,會不曉得怎麼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
Thumbnail
前陣子在跟讀者聊天的時候,發現在 Junior 階段很容易遇到一些工作上挫折,但又不太知道怎麼解決或是優化。 也有可能在開發過程中碰到了些大地雷,但身邊的前輩、同事不一定能用比較軟性的方式好好的傳達,這是非常常出現的,尤其是在跨部門協作經驗較少的工程師,會不曉得怎麼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
Thumbnail
快跑或許讓你看起來很厲害,卻不會讓你有智慧。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害怕放慢腳步 ? 總是覺得只要不加入競爭,就會被淘汰。 但是,做得越多未必就會進步。而且,跑得比別人快,未必能最先到達終點。有時候只顧著速度、效率與生產力最大化,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品質,浪費更多時間。 有些時候,我們得快跑,比如躲開車
Thumbnail
快跑或許讓你看起來很厲害,卻不會讓你有智慧。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害怕放慢腳步 ? 總是覺得只要不加入競爭,就會被淘汰。 但是,做得越多未必就會進步。而且,跑得比別人快,未必能最先到達終點。有時候只顧著速度、效率與生產力最大化,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品質,浪費更多時間。 有些時候,我們得快跑,比如躲開車
Thumbnail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又稱「最小可行性產品」​ 這是許多公司或團隊,在設定一個商業假設時,所使用的策略概念。​意思是使用最低成本,去設計、完成一個前期產品(行動、方法),並放到市場上做測試,看看市場的回饋是什麼​。
Thumbnail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又稱「最小可行性產品」​ 這是許多公司或團隊,在設定一個商業假設時,所使用的策略概念。​意思是使用最低成本,去設計、完成一個前期產品(行動、方法),並放到市場上做測試,看看市場的回饋是什麼​。
Thumbnail
近幾年看到蠻多光怪陸離的開發鬼故事,也見識過各種奇醜無比的失事原因
Thumbnail
近幾年看到蠻多光怪陸離的開發鬼故事,也見識過各種奇醜無比的失事原因
Thumbnail
上班的時候急躁的老毛病又犯,花了更多時間修正錯誤,拖到下班時間、跟朋友約吃飯趕不上,還搞得整個人煩躁的要炸開,你也會這樣嗎?
Thumbnail
上班的時候急躁的老毛病又犯,花了更多時間修正錯誤,拖到下班時間、跟朋友約吃飯趕不上,還搞得整個人煩躁的要炸開,你也會這樣嗎?
Thumbnail
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辦法被拆解多層,將看不到問題的本質與淺在影響因素,最後我們將被錯誤的認知帶到錯誤的地方,造成錯誤的決策,而我們也無法真正發現我們可以改變的地方,最後造成問題依然存在無法解決,以上是我上課前抱持的心情。本以為我會拿到一個快速流程改善的葵花寶典並且會馬上改變,但上課後發現一切都還是得回
Thumbnail
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辦法被拆解多層,將看不到問題的本質與淺在影響因素,最後我們將被錯誤的認知帶到錯誤的地方,造成錯誤的決策,而我們也無法真正發現我們可以改變的地方,最後造成問題依然存在無法解決,以上是我上課前抱持的心情。本以為我會拿到一個快速流程改善的葵花寶典並且會馬上改變,但上課後發現一切都還是得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