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魔事

更新於 2024/09/26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釋印順《佛法概論》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禪定的本質,不外乎厭此欣彼,厭塵欲而欣心樂。由於禪定的離欲,所以初下手時,先「呵五欲」。……一般的禪定,也有觀慧,如厭此欣彼的「六行觀」;又如四無色的「唯心觀 」;「不淨觀」與「九想觀」等,……佛法常說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是極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但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 」的,都可以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

從禪定的本質及修定的次第,可說是厭下欣上、厭穢欣淨,厭熱腦欣清涼、厭輪迴欣解脫,相續不斷的捨離再捨離,直到《心經》所說: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是一種減法、捨離,減到無可減,無可捨、無可離的極致,才是涅槃(寂滅、無所有)。《老子》:「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


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

        一、粗心住:粗心就是心粗到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關鍵在「住」上,心能停在一個境上。我們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念頭如洪水衝過來,不自主隨環境,業力而流轉。生世都如此。感覺哪裡好,心就粘在哪裡,散亂慣了就難控制。入粗心住,雜念少了,不再胡思亂想,心念還在六根跑。一般人專注地坐了幾天,跑掉,收回,週而復始的強制,可以定一會兒,禪修是用意識去專注,每個人可能有。身心穩定的感受,習慣了,坐下就盤腿不動。

      二、細心住:從散亂心入禪定的調適,習慣於身心的寧靜(有細心住,說話和諧無棱角);心念很微細的,身體自動平衡,坐久也不疲倦,是持身三昧。

前兩種是住,不是定。暫時、機遇、不穩定。細心住的法喜,與生活成對比:是從外到內、從粗到細,快樂到心裡。生起一種善法欲,能回到根本或原始的寧靜。

三、欲界定:粗心住是將妄念捉回,入欲界定,得安詳,心念不必控制,自動平穩,妄念也不隨時冒出,任運不動。

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明境、暗境都過了,就是未來禪,時間很短,一片空白,事物很清晰,功夫到了就開悟,是見地。

    未到地定:四禪八定(根本定)各有其「未到地定」,剎那、剎那定,為初禪未到地定,捨鼻、舌二識,不食人間煙火。滅五蓋(貪、瞋、眠、掉、疑)入初禪。若於日常應緣中除五蓋,雖不打坐入定,其心已成熟。《大智度論》云:

若定能正觀,亦能斷結者名禪。……若定牢固,相續久住,出入意不捨者名禪。……若有定名,亦有定用者名禪。……若定不為嬈亂風所吹動者名禪。

或說欲界雖多散心,有少部分定,為欲界電光定,不永續,速滅失,時有時無。修行不在乎得定,自問有多少餘習?

 

異物憑附之事--《佛教生死學》第88章-從佛法看心靈現象

異物憑附之事,在修道坐禪、練氣功者較多,佛稱「魔事」,道謂「入魔」。坐禪練功之易被異物憑附,與巫師及病弱者被憑附差不多:放鬆入靜之後,自我意識轉薄,心空虛,各種信息易打入,被憑附或感應。入欲界定與初禪未到地定,其心態與鬼神及欲界諸天同層,或被加持或附體,而有一些神通異能,為修禪大障,須拒棄之。《楞嚴經》卷九、十詳述修禪者破五陰,可能被各種鬼神憑附而入魔。乏正見,求神通,貪名利,有隙可乘,魔得其便:「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佛法雖說人死非斷、輪迴轉世、鬼神實有,但不立靈魂以釋此。佛法觀察生命的立場,是辯證的緣起、中道的不二,眾生的存在是五蘊身心,或心物的集合體,相互關聯,非一非異。不可離心識而從物質研究,也不可離物質而立一個獨存的意識實體。前者斷見,後者常見,非斷非常,是為正見。

 

〈念佛著魔辯〉今詮(慶’23.6.16)

  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其特色是行持簡易而功德殊勝,全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攝受往生,且隨時隨處有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可說念佛之處,唯有光明顯耀、清淨莊嚴,諸佛歡喜、行者安詳,似不應有「著魔」之事;而淨土宗祖師《省菴法師(1686—1734)語錄》有一篇「念佛著魔辯」,是對於淨土之疑的答辯—除了解念佛人之惑而立其信,也回應其他宗派的質疑。省菴大師認為參禪/念佛若不正確,皆可能著魔;且舉出三個「魔事」的因由,並以行路為譬,這三項乃修行所必備,缺一不可,若有任何的忽略或錯誤,就可能著魔:

參禪、念佛,論其難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論魔事,二俱不  免。……魔事之來,其由有三:1.教理未明,2.不遇善友,3.自不覺察。……「經教」如輿圖,「善友」如引導,「覺察之心」如識路通塞。

1.或有厭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捨直截而求紆曲者,或兩路兼行,兩路俱失者,或以塗中為家舍,平地為高山者。如是錯誤,不可勝舉,皆教理未明之過也。

2.念佛一門,極圓極頓,至易至難,只如彌陀經中「一心不亂」四字,淺言之,愚夫愚婦皆可為,深言之,大聖大賢終不能過。今初心行人,或暫得輕安,自謂已得「事一心」者。初開淺解,復自謂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細念猶生者,或勇猛過分,精進倍常,不知外心無佛,速求取證,不達善巧方便,急欲捨身,魔鬼因之遂入其體,為風為狂,都不覺知。此善友不遇之過也。

3.夫眾生生死,以「我見」為本,「我見」不除,修行無益。然「我見」之生,根深蒂固,其萌芽發幹,無處不有。是故,見地高則「我見」俱高,工夫進則「我見」亦進;若不時時撿點,刻刻提撕,則念念發生,心心增長,隨逐行人,雖死不離。是故,學人心不虛,則自不覺察,不覺察故「我見」增長。少有所得,則生憍慢,譏嫌同學,誹謗行人。雖有修行,終成魔事,此自不覺察之過也。

 1.好「奇特」而不平實、求「紆曲」而不正直、「兩路」兼行不專一、「半途」自滿不到家。這是不明「經教」而有的誤解,初學者於淨土「教理」未能深解,而半信半疑,仍在摸索而不得決定。

2.略有所得,自以為功成(一心不亂),而不能明辨其心念之「粗、細」,以此淺薄之基礎而急求「取證三昧、捨身往生」。這是不遇「善友」而有的錯亂,初行人於念佛「實踐」仍少經驗,而自得自肯,雖已躐等而不能停緩。

3.「功夫」漸進而「我見」增長,滋生憍慢,於他人起譏嫌或誹謗。這是不自「覺察」而有的汙染;念佛人較少在心識上反觀、省察,或不免於「信願行」中夾帶「我見」而並進,每以此法門為「最圓頓、最殊勝、易行而功高、全收而普被」,不自覺的生喜生慢,而陷於「此是餘非、自贊毀他」,對其他宗派,妄加以不如法的批評、不平等的對待。

從這些「魔事」來看,省庵大師所針砭的對象,或乃由禪入淨的初學者(初心行人),仍放不下「自力」修行的業習,故須多讀淨土「經教」以明其理、起其信,尋訪淨土「善友」以引其路、導其行;更重要的是舊有的「覺察」之心,細觀其心行是否落於「以自為光、以法為師」的聖道行,而不能隨順「信受彌陀本願、仰憑佛力救度」的淨土門?因為,「著魔」多乃自信己意、自修其心(師心自用)的弊病(被個人的我見、煩惱所牽而不能自覺、自拔);而淨土行者以「機、法」二信為本,能全然的厭穢欣淨、捨己歸佛,以稱念佛名為本業,以往生淨土為成就,從始至終,皆是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運作與攝受,愚惡凡夫只須老實念佛而坦然接受一切安排,於此過程中,絲毫用不上心、使不上力,六字名號中,具足「往生成佛」的全部功能德用,及諸佛菩薩、天地神祇的護念,不遭任何內、外魔事(內有邪三毒,外感神鬼魔)。

相對於參禪的「全仗己力,每多魔事」,「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佛則是「仗他力,故承佛護念,魔事不生」;「祗貴深信力行,則決定往生」;「若因經教而知念佛,則《彌陀》一經足矣」;這是比較而言,念佛往生幾乎是「全仗佛力」的攝取,藉由「名號」的稱念,與佛感應而成就;此事在行動(修證)上極其單純直接,除了「稱名」之外,幾乎不須其他媒介;然前提要在心志上「深信」,則須「經教」或「善友」的協助--讀書人可由經教的研讀而明理起信;一般人則可依善友的分享而感動入信;此「信」乃五種善根之一,也須宿世深植佛緣,今生又得經教啟發或善友開導,乃能現行增長,這過程與結果大部分或全部是他力加持;念佛人若明了此理,則必日漸放下自力(業煩惱汙染之心力)的干擾,全然託付於阿彌陀佛大悲本願的救度,而成就「機法二信」的佛凡一體;如此之親密契合而無間隙,則內魔不生、外魔不入。

    淨土經典不曾提及「魔事」的障礙,歷代祖師也少論及「對治」的方法,是故,念佛人依仗「阿彌陀佛」種種不思議力(此處略舉11種)的護持,並無著魔之虞;縱然認為「魔」來,只須加工念佛,則魔不能亂;何況,能於淨土行業, 深生信解者,皆曾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是故一切惡魔不能遮覆其心,可以直過無礙;乃至臨命終時,佛菩薩現身來迎,不令「四魔」為障。蓮池大師(1535—1615)《阿彌陀經疏鈔》云:

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羣邪。彼佛願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為護念,直至道場。......正念分明,無能嬈者。

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又經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良繇正念分明,縱魔來者,易識易遣。

《雲棲淨土彙語》「佛示念佛十種功德」前四條:

1.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并諸眷屬,隱形守護;2.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3.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4.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

善導大師「歸去來,魔鄉不可停!……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娑婆乃魔鄉,具足了四魔、十魔;眾生在此「依自力」而修行,若不隨時端心正意、離欲向道,就可能著魔,極其危險。唯有念佛「乘佛力」,則現世佛光攝取護念,不受魔擾;臨終佛迎往生淨土,永無魔事,這才是不勞永逸,究竟出魔網、除魔障的易行道。

    慧淨法師<念佛著魔的原因>(取意)云:「魔由心生,妖從人心。正心誠意,百邪不侵。」念佛人,若只為了往生,而不求感應、神通、名利,就不遭種種魔境。阿彌陀佛的光明永遠照護念佛人,現生保護他不受魔障,臨終接引他往生極樂。等於在無窮的宇宙中心,十方諸佛各從其國來護念我們,如影隨形,在往生淨土的路上護持我們順利、安穩。又有二十五位菩薩率領其眷屬主動、歡喜的保護念佛人,天神地祇也來恭敬、親近、擁護念佛人。

-------------------------------------------------------------------

禪那,心體寂靜,能審慮事物--靜(止)慮(觀),定慧等持;思維修(觀想)→三摩地(正受):「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禪的種類很多,有淺有深,四大類:1.世間禪;2.亦世間亦出世間禪;3.出世間禪;4.非世間非出世間禪。下手的方法:

1.觀息(數、隨)--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的凡夫禪;2.觀色(種種形色)--悟我空偏真的小乘禪,3.觀心(直觀當下心念或不生滅覺性)--悟我法二空的大乘禪。

    世間禪是一切出世禪的根本味禪;有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十二門禪。初觀出息入息(安那波那),攝心而數,從一至十。氣息調和,心不馳散--「粗住」。逐步增進,心念漸細漸少--「細住」。

   心明朗,仍有身心的感覺--欲界定。

   心空寂,不覺有身有物--未到定,能生初禪,但還沒到。此後,心身動、癢、輕、重、滑、澀、冷、暖「動八觸」,是心理變化,引起生理反應,入初禪的現象。

    色界四禪

初禪「離生喜樂」,已離欲界之苦,生喜樂,心一境性.定住(制心)一處--「念住」。覺(尋)、觀(伺)、喜(粗)、樂(細)、一心。

厭離覺、觀,加功進修,不受不著,得入二禪。(近分定)

二禪「定生喜樂」,由定力攝持,身心喜樂,心息相依,呼吸漸停,頭腦清明,身體輕靈,入「氣住」。二禪具有內淨、喜、樂、一心四德。

而後厭離二禪的過失,滅「喜」,心澄,入三禪。(近分定)

三禪「離喜妙樂」,定力相應,心無喜受,而妙樂,心脈趨緩,入「脈住」。捨、念、慧、樂、一心五德。

最後,離三禪過失,破析、滅除「樂」想,出入息斷,心如明鏡不動,入四禪。(近分定)

四禪「捨念清淨」,離了喜、樂,住於捨受,一味清淨,有不苦不樂、捨、念、一心四德,是世間的真實定。

四無量心:在四禪的中間,可修觀想受樂、受苦、樂而歡喜、不苦不樂。先從至親觀起,推及其他五道,以無量眾生為所緣,能感大福。

 

四無色定

厭離色界,滅三種色:1.可見有對色(青黃等色塵),2.不可見有對色(聲、香、味、觸四塵),3.不可見無對色(無表色),緣虛空而入定-「空無邊處定」。其次緣心識而入定-「識無邊處定」。緣空外定,緣識內定,依內依外非寂靜,繫心無所有處而入定-「無所有處定」。「識」有想,「無所有」無想,雙遣二相,不見有無,一心緣中,念念不捨-「非想非非想處定」,三界中最微妙,凡夫證入此定,誤為涅槃,雖能伏末那識,故「非想」,但阿賴耶識似盡未盡,故「非非想」,入此定中,雖沒粗煩惱,但有十細—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五遍行+五別境)仍是虛誑,不離三界。

 

禪(色界四禪),定(四無色定、四無量心)。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定之異名有七:

(1)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遠離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平衡,身心俱安;由自力引起(功德),修此定,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通有心、無心,但不通散位。

(2)三摩地、三昧:samādhi,等持,正心行處。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平等攝持。通於定、散,限有心位,不通無心,為定之本體。

(3)三摩鉢底: samāpatti,等至。修此定,正受現前,大發光明,慶快殊勝,處染不染,無有退轉,已至身心平等。通有心、無心,不通散位,定之自相。

(4)馱那演那:dhyāna,靜慮,禪。澄神審慮,專思寂想--鎮靜念慮(分別),通有心、無心、有漏、無漏,限色界定,不通無色。

(5)質多翳迦阿羯羅多:cittaikāgratā,心一境性。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心集中於一對象,定之自性。

(6)奢摩他: śamatha,止、正受。謂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離邪亂之想念,止心寂靜之意,僅限於有心之淨定。

(7)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āra。修習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於現世由淨定、無漏定享受之法樂,限於色界之四根本定。

《成唯識論述記》: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謂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時名之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為等引。二等所引故名等引,謂在定位身心平等,由前加行入定之時,定勢力制伏沈掉,名之為等,此等引生在定分位,此在定位定數,從前加行得名,名為等引,等能引故。其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名為等持,故通定散。其等至者,亦有二義, 一云至等,謂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 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二言等至,由前加行伏沈.掉等能力,至此安和分位,名為等至, 此與等引,大義少同。

意譯音譯廣狹定散有心、無心強調等引三摩呬多狹唯定俱側重「能引、所引」等至三摩缽底狹唯定俱身心平等安和之「平等」等持三摩地廣通散定有心離昏/散之平等持心,心一境性

三摩地(等持):正定,心一境性,現法樂住,1.正直平等2.善心一境3.相似相續

欲—有慮無靜(散風所動):粗/細二住→欲界定→未到地定

色界四禪—有靜(等引)有慮(遍觀):四念住,發神通,斷煩惱結,生諸功德。

無色—有靜無慮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10:「菩薩依八背捨,入九次第定。……因中厭離煩惱,名背捨;後具足觀.煉.熏.修,發真無漏,三界結盡,爾時背捨,轉名解脫。」「離諸欲,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如是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空處定,識處定,不用處定,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滅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八背捨:棄三界之五欲,捨諸有之著心。修此觀能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煩惱盡,證阿羅漢果。《老子》:「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

(欲)1.內有色相外觀色,2.內無色相外觀色,(色)3.淨背捨, (無色)4.虛空背捨,5.識處背捨,6.無所有處背捨,7.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過三界)8.滅受想背捨。

心不相應行法-無心定(滅心/心所法而住):1.「無想定」(異生凡夫/有漏業),定中一切心識停止,如冰魚、蟄蟲,滅第六識分別見,餘諸邪見未能斷盡,不入聖果,生於色界第四禪無想天。2.「滅盡定」(佛及俱解脫之阿羅漢/無漏業),滅受想定。滅第六識及第七識之染分,生於無色界之第四「非想非非想(有頂)天」。

三種禪

一世間禪二種:

一,根本味禪--四(色)禪,四無量,四(無色)空,合為十二門禪。厭欲界之散亂者修四禪,欲大福者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證而為觀慧,故名隱沒。於其禪定生愛味,故名有垢。所觀之境界不分明,故名無記(此中出世善,非於四禪.四無量.四空直生,乃以之為所依,更修謫觀而生)。

二,根本淨禪--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也。慧性多者修六妙門,定性多者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與前同。是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反。

然而前之根本味禪,為凡夫外道厭下地欣上地者。以六行觀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聖種修得之。因而發有漏智,無生無漏智者,故名為世間禪。

後之根本淨禪,利根之外道凡夫,於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發有漏智,故名為世間禪。但逢佛之出世,聞佛之說此法,則得依之而直發無漏智,故此與前之純有漏殊別,稱為淨禪。為亦有漏亦無漏。

二出世禪(觀練熏修)四種。

觀禪有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種。觀為觀照,明觀照不淨等之境,故名觀。

練禪,九次第定也。練為鍜練,前之觀禪,行用未調練,出入之中間,尚雜異念,此禪自淺至深,順次鍜練四禪滅盡定,不雜異念,故名練。又以無漏鍜練有漏,故名練。《俱舍》名之雜修靜慮。但彼局於四禪。今為通練八地也。

熏禪者,獅子奮迅三昧也。熏,熏熟自在,前之九次第定,但得順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順逆、進退自在,如師子奮迅。又能除異念之間雜如師子奮訊而拂塵土。

修禪超越三昧也。修法,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也。前之熏禪,雖逆順隨意。但次第無間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遠近(如自初地至三地為近超,至滅盡定為遠超云),出入自在,故名為超越。

此觀練熏修之四種禪,雖是緣有為法之事禪。而能離欲過,不俟觀諦理。以是能發無漏智,故總稱為出世間禪。但依小乘,則俱舍/成實皆是觀有為法之事禪。故是為有漏禪。彼宗無漏智,局於觀謗理之理觀也。問若以發無漏智,而名為出世禪,如彼未至中間之二定乃四禪下三空之九地,亦依之而發無漏,亦可稱為出世間禪,何以彼為世間禪耶?答九地發無漏智,非單用其定而發,但以此定為所依,必觀謗理,方發無漏智。九想等不然。直以之發無漏智也。故不得為例。

三出世間上上禪,《地持經》九種大禪也:一,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二,一切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三,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四,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五,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六,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七,除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八,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九,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

又《俱舍論》立三種禪。謂之三等至:一,味等至,與煩惱相應之定也。通於四禪四無色八定而在於定中起貪愛。味著定中之妙境,因而名為味定。此時失墜其定。何則?以定為純善,不與貪等不善相應故也。二,淨等至,與無貪等之有漏善法相應而起。故名為淨定,即是味定所味著之境也。是亦通於八定。三,無漏等至,與無漏智相應之定也。是為無漏,故非為味定之所味著,此無漏定依色界之四禪。與下三無色之七地淨定而起。有頂地之淨定,定心昧劣,故不能生起無漏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清明節:祭祖與念佛(象山慶24.3.19)     農曆三月,大地回春,萬物初醒,是農人下田耕作的時節,天氣物候是一片清潔而明淨,故說是「清明」的節氣。     後來,習俗的增添,與農耕結合,而有「寒食」祈雨改火、「上巳」祓禊踏青,及獻花、植樹,祭祖掃墓;選在這個日子祭祖掃墓,除了對祖先的追憶感
    念佛是「意根」的淨化(象山慶24.3.16)          「意根」是意識的根,也是促生萬法的根。如來藏(第八藏識)依止意根 (第七末那識)而生意識(第六分別識)、一切法;若無意根,則一切種子不能發芽。意根無色,無形無相,是「心」法,祂有心的功能,隨時隨處做主宰(有覆無記、恆審思量)。意根在,
    信為道源功德母,念佛乃是成佛因(象山慶23.12.23)     《六十華嚴‧賢首菩薩品》:「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一切學佛人常聽常說的法語。然而,一般人又說佛法是「智慧」之教,因此,《大智度論》整合「信、智」的關係而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兩者似有先後,而不能偏廢。
    念佛人的聖誕節—彌陀化身(象山慶’23.11.22)     據說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後,以基督教為國教,「羅馬教會」乃以陽曆12月25日為耶誕節,紀念救世主的降生,並借此傳揚救恩,宣報喜訊,除去淫佚奢宴的罪中之樂,而歸向耶穌,同享平安喜樂之福。近世以來,由於基督教的普傳及歐西文化的輸出,許多國家接
    地藏王菩薩誕辰(象山慶23/9/9) 2023.9.14(四),農曆7.30,是關「鬼門」(謝燈篙)[1],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誕辰。     地藏菩薩之名號及法門,在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已有提及;北涼《大方廣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及唐.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實叉難陀《地藏菩薩本願
    阮愛惠,《台灣現代化佛教感應錄 研究(1987-2022)》,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博士論文2023.6     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流布既深且遠;除因歷朝高僧大德不斷衍繹佛教理論外;僧人信士佛教感應錄的推波助瀾,對佛教的見證與弘揚亦有其作用。佛教感應錄自南朝時始作,在隋唐時期盛極一時,六朝以下,則與
    清明節:祭祖與念佛(象山慶24.3.19)     農曆三月,大地回春,萬物初醒,是農人下田耕作的時節,天氣物候是一片清潔而明淨,故說是「清明」的節氣。     後來,習俗的增添,與農耕結合,而有「寒食」祈雨改火、「上巳」祓禊踏青,及獻花、植樹,祭祖掃墓;選在這個日子祭祖掃墓,除了對祖先的追憶感
    念佛是「意根」的淨化(象山慶24.3.16)          「意根」是意識的根,也是促生萬法的根。如來藏(第八藏識)依止意根 (第七末那識)而生意識(第六分別識)、一切法;若無意根,則一切種子不能發芽。意根無色,無形無相,是「心」法,祂有心的功能,隨時隨處做主宰(有覆無記、恆審思量)。意根在,
    信為道源功德母,念佛乃是成佛因(象山慶23.12.23)     《六十華嚴‧賢首菩薩品》:「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一切學佛人常聽常說的法語。然而,一般人又說佛法是「智慧」之教,因此,《大智度論》整合「信、智」的關係而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兩者似有先後,而不能偏廢。
    念佛人的聖誕節—彌陀化身(象山慶’23.11.22)     據說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後,以基督教為國教,「羅馬教會」乃以陽曆12月25日為耶誕節,紀念救世主的降生,並借此傳揚救恩,宣報喜訊,除去淫佚奢宴的罪中之樂,而歸向耶穌,同享平安喜樂之福。近世以來,由於基督教的普傳及歐西文化的輸出,許多國家接
    地藏王菩薩誕辰(象山慶23/9/9) 2023.9.14(四),農曆7.30,是關「鬼門」(謝燈篙)[1],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誕辰。     地藏菩薩之名號及法門,在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已有提及;北涼《大方廣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及唐.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實叉難陀《地藏菩薩本願
    阮愛惠,《台灣現代化佛教感應錄 研究(1987-2022)》,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博士論文2023.6     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流布既深且遠;除因歷朝高僧大德不斷衍繹佛教理論外;僧人信士佛教感應錄的推波助瀾,對佛教的見證與弘揚亦有其作用。佛教感應錄自南朝時始作,在隋唐時期盛極一時,六朝以下,則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