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二大腦》記錄與實踐之前,你要知道目標是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什麼是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是生理大腦之外,另外打造出來的數位知識庫,用來紀錄及管理個人知識。

作者提亞戈.佛特曾因疾病飽受短期記憶、腦力退化而苦,某天他開始將自己的病歷與醫囑,以數位筆記方式保存,透過整理筆記,他逐漸掌握病情、理解病因並找出解決方法。 

受到這個經驗啟發,他最終設計出名為「第二大腦」的數位知識管理系統。


這次的閱讀筆記中,我主要分享以下三個重點。

  1. 方法-第二大腦核心功用CODE
  2. 行動-做出改變與實踐的策略
  3. 目的-第二大腦真正的「用途」

 

第二大腦核心功用CODE

Capture:獲取資訊


保存資訊前,你必須判斷其是否為值得收藏。因此,作者建議思考「有哪些是你始終感興趣的問題」,在接觸資訊時,評估這項資訊是否能夠解答你的問題,或給予你新的觀點。

假設你一直對「如何有效運用時間」深感興趣,有一篇文章對此議題給了你一些啟發,你也覺得非常實用、躍躍欲試,這筆資訊可能就適合收錄至第二大腦。

資訊不是越多越好,對你來說有用的,才是最該保留的。


Organize:組織你取得的資訊


這個步驟重點在於「可操作性」。因此作者提出PARA架構的分類方式,分別為:

  • 專案Projects:你正在進行的短期任務
  • 領域Areas:你致力投入的長期領域,沒有明確的結束日期
  • 資源Resources:你感興趣的主題/想研究的課題/想要的實用資訊
  • 檔案庫Archives:已經完成的專案,或不再積極從事的領域/有興趣的資源


例如,舉辦一場研討會可被歸類於專案,而健康、財務、人際關係等你會長期關注的項目屬於領域。

你對於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便宜機票資訊等則可歸類為資源。

當你完成「裝修房屋」這個專案後,就能將其移動至檔案庫。


重點在於用資訊的去向分類,你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快速取得所需知識。


Distill:萃取資訊的精隨


萃取的重點在於去蕪存菁、精煉想法,掌握資訊精華。 

當未來的自己回過頭讀這些內容時,你必須讓未來的你一看就找到重點,讓這份筆記對你是有價值的,就如作者所說:「你要把自己想像成不只是筆記的書寫者,更是筆記贈與人。」

留下有用的資訊,未來忙碌的自己會感謝你的!

 

Express:發表你的成果


你不需要做得很完美才來分享,你必須分享才知道會收到什麼回饋,有了回饋就能持續修正,讓成果慢慢靠近理想的模樣。

表達沒有你想像中的難,因為你已經有第二大腦這個豐富的素材庫,拿一些材料、加入你的觀點,必要時標註資料來源,不多也無所謂,簡單的產物也可以是你的表達成果。

記住,越早行動,就越早踏上日益精進的路程。

 

付諸實現的行動


第二大腦存是為了輸出而建立的資料庫,你是否真正利用資訊、實踐個人目標,是最核心的關鍵。

但俗話說萬事起頭難,沒方向、不知道如何下手,使得多數人不斷拖延行動。因此,作者針對實踐提出了三種策略,協助你打開行動的開關。


  1. 構想列島:啟動專案前,快速瀏覽現有資訊,草擬初始想法與規劃。
  2. 海明威橋:寫出下一個階段該做的事,或描述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3. 減縮規模:利用「小而具體」的方案來試水溫。(例如:寫一本書→寫數篇文章)


另外,為了確保第二大腦運作順暢,作者也提出三個數位組織者應養成的習慣。

(1)建立專案檢查表

【專案啟動檢查表】20-30mins

  • 掌握此刻對專案的想法(包含已知知識、目標、可以向誰尋求協助)
  • 檢視是否有可用的相關筆記、資訊
  • 搬移相關筆記到專案資料夾
  • 建立專案大綱與計畫

【專案完成檢查表】10-15mins

  • 劃掉已完成項目
  • 保存仍有用處的中間產出物
  • 搬移整理
  • 歸檔,加入一則定義此專案的描述


(2)定期回顧檢討

每週回顧:清理Email與筆記暫存區、Review行事曆、挑出下週要務。

每月回顧:

  • 檢討修正(有什麼成就或收穫?)
  • 更新專案清單
  • 檢閱日後待辦事項
  • 安排事情優先順序


(3)留意行動時機:適時分享知識、整合/優化筆記內容

 

第二大腦真正的「用途」

 
閱讀本書前,我曾對一部指出你不需要第二大腦的影片印象很深,但當時並未特別點進去看。直到讀完本書、再回去找影片,才知道該片創作者不是來批評數位知識管理,而是來提醒你,你必須要清楚為何建立第二大腦,第二大腦才能真正幫助你,而非讓你成為「資訊囤積者」。

在蒐集資訊時,如果心中沒有明確的目的,很容易變成為了蒐集而蒐集,或是蒐集之後就放置了,沒有回過頭好好運用這個資訊。

 

紀錄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留下有用的知識,但知識不會因為被保留就發揮價值,而是你要主動使用(例如分享或實踐),才能顯現出最大的價值。至於要怎麼使用,就回到你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CODE都是手段,與其把焦點放在紀錄了什麼,不如先問問你的目的是什麼(或你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心中有個明確的目標後,再開始CODE,也就是用紀錄,付諸行動,最終達成目的。

 

小結:以終為始,「輸出」決定輸入,先定義你的目標,再來做筆記。

 

接下來的行動


1.列出自己現階段的目的

我很喜歡第二大腦的概念,不過在建立這個資料庫之前,我決定先列出「想透過第二大腦協助完成」的目標,避免自己像無頭蒼蠅失去方向。

2.練習使用Notion打造第二大腦

經朋友推薦打算先摸索功能強大、介面友善的Notion,目前還在摸索階段,雖然沒辦法馬上就打造出很漂亮的版面,但一步步來就好!

3.檢視「第二大腦」是否有效協助我追求目標

實踐這個做法之後,我要回頭檢視「第二大腦」究竟是越堆越多資訊的倉庫,還是幫助我達成目標的資料庫,以確保自己有正確使用這個系統。


本書資訊


書名: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原文:BUILDING A SECOND BRAIN:A Proven Method to Organize Your Digital Life and Unlock Your Creative Potential)

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

譯者:陳文和

出版社:商業週刊

出版日:2023/02/0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起思緒
3會員
7內容數
也許是生活、閱讀、探索與旅行的紀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第二大腦》是一本關於信息管理與知識應用的書籍,提供了處理資訊爆炸時代的解決方案。本文分享了該書中的重點精華,以及作者的閱讀筆記,包括信息管理法則、如何應用第二大腦,以及養成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第二大腦》是一本關於信息管理與知識應用的書籍,提供了處理資訊爆炸時代的解決方案。本文分享了該書中的重點精華,以及作者的閱讀筆記,包括信息管理法則、如何應用第二大腦,以及養成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作者Tiago Forte以自己的短期記憶缺損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打造第二大腦的想法。文章包含打造第二大腦的四個階段,以及對每個階段的詳細介紹和方法,並結合了作者自身的使用心得。
Thumbnail
作者Tiago Forte以自己的短期記憶缺損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打造第二大腦的想法。文章包含打造第二大腦的四個階段,以及對每個階段的詳細介紹和方法,並結合了作者自身的使用心得。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右腦和修行的事情是有關聯的喔
Thumbnail
右腦和修行的事情是有關聯的喔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大腦有自我改造的巨大威力,練習什麼,就增強什麼。
Thumbnail
★大腦有自我改造的巨大威力,練習什麼,就增強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