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出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次聽到朋友跟我談起這個詞,我「蛤?!」很大聲。

「靈性出櫃?那是什麼?」
『就是要公開分享靈性這類訊息或是和家人朋友聊,是需要勇氣的』
「不是很懂」
『因為很容易被當成邪教,或是覺得那是不是直銷會騙你錢還騙色什麼的』

嗯......當時聽我有點似懂非懂。這大概是我最幸福的地方吧?雖然說是說有在接觸身心靈,但我實際上只是隨心所欲地在感受生活,對我而言並沒有一定要用什麼工具或什麼方式才能達成療癒,於是分享對我而言並不是什麼困難或是會覺得這是會被誤解的事。

直到九月底,我帶同事一起去找朋友體驗天使靈氣。
朋友學習的天使靈氣還沒出師,於是也沒收費,我們就單純體驗和感受自身。
星期一,同事跟我說她老公知道我們去做天使靈氣,表現出來的態度是反感,並問道同事:「那是什麼教?有沒有收費、收多少?」
我聽到的時候感覺很無語,什麼那是什麼教?我才想問你在叫什麼叫?
問同事,當她聽到她老公那些疑問時,她是怎麼想的?同事說,她覺得她老公什麼都不了解就說這些。
同事還告訴我:「我老公還問我怎麼很久沒跟之前的朋友聯絡,我在想他是什麼意思?」
『嫌棄我。覺得我把妳帶壞,不想讓妳跟我玩吧』
「我也覺得他有這意思」

好吧。我突然理解靈性出櫃這個詞的感受和朋友他們的處境。
我們只是在嘗試和接觸一些療癒工具,但身邊親近的人在不了解也不願理解更不願意聆聽的情況下,就覺得這些東西是不好的,表現出牴觸與反感,甚至還開始進行說教,問我同事:「如果會睡著幹嘛不在家裡睡覺就好?」我真的覺得你不懂、沒接觸過的、不理解的、未知的,不等於這些東西不好。自我表達與你意見和觀念不同的事物時,也不是因為我想吵架。我媽和朋友的老公都讓我有這種感覺,他們無法聆聽與他們不同意見的聲音,都會把我們的自我表達當成一種想吵架、頂嘴的訊號。
很奇妙,自己的太太已經出現狀況到需要去看心理醫生,但看心理醫生的也只是用藥物控制。同事的老公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吃太多西藥,覺得吃西藥傷身體;看到自己妻子有在閱讀一些書他也覺得很好、他妻子有需要。但當他妻子真的開始改變,他反而覺得自己的妻子變了,想看她手機,覺得是她的朋友教壞他的妻子。
對不起,在我能理解他們之前,我只覺得好八股、好荒唐。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問題,你沒有負擔起家庭裡父親該擔任的角色責任,還覺得妻子需要去看心理醫生是她自己的問題。我們那麼努力的自我救贖,還要面對自己親近之人的質疑。
謝謝已經夠了,能理解靈性出櫃所要承擔的壓力和感受了。

如果吵架能達成有效溝通,吵一吵倒也無妨。
祂讓我學習柔順的力量,讓我學習理解和包容,不要吹熄別人的火焰,我可能還需練一練。達到八風吹不動之前,我都在一屁打過江。輕輕鬆鬆、分分秒秒都在快樂過江。

他們的剛硬是想讓我看見、理解什麼?
藏在這些外表下的脆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漫游人間的沙龍
68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漫游人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30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24
最近在追《再見愛人4》,我居然看到自己父親的翻版,很慶幸我已經不會再因為這些和我的過往有相似的場景而產生情緒反應。 節目都還沒開始,我已經覺得很熟悉。 “人無法給予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你認為的,是你的投射”是我的總結。
Thumbnail
2024/11/24
最近在追《再見愛人4》,我居然看到自己父親的翻版,很慶幸我已經不會再因為這些和我的過往有相似的場景而產生情緒反應。 節目都還沒開始,我已經覺得很熟悉。 “人無法給予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你認為的,是你的投射”是我的總結。
Thumbnail
2024/11/06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一盒星球巧克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對珍貴事物的捨不得心情和隨之而來的自我成長。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讓作者反思過去的執著與現在的釋放。最終,她認識到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並鼓勵每個人都應好好對待自己,迎接豐盛的生活與心態。
Thumbnail
2024/11/06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一盒星球巧克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對珍貴事物的捨不得心情和隨之而來的自我成長。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讓作者反思過去的執著與現在的釋放。最終,她認識到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並鼓勵每個人都應好好對待自己,迎接豐盛的生活與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靈性開悟的常見迷思和誤解,並分享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看法。透過對開悟的重新認識,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看待自己的靈性路徑,並以開放的心態繼續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靈性開悟的常見迷思和誤解,並分享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看法。透過對開悟的重新認識,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看待自己的靈性路徑,並以開放的心態繼續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許多讀者(茶友)很常私訊問我:「要如何判斷這是否是我靈魂想要的呢?」當我們靈魂真心想要時,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今天就讓我用自身經歷故事,與你分享如何判斷靈魂發光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許多讀者(茶友)很常私訊問我:「要如何判斷這是否是我靈魂想要的呢?」當我們靈魂真心想要時,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今天就讓我用自身經歷故事,與你分享如何判斷靈魂發光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靈性覺察的開端 當我開啟對玄學與靈性的好奇心,便開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我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靈性工具學習與體驗,從阿卡西解讀到家族排列,這些經歷讓我更認識自己的同時,也越來越覺得有趣。 透過長期的自我對話與相處,讓我反思過往的生活與選擇、決定的方式,在情緒澎湃時,靈性工具們就像是
Thumbnail
靈性覺察的開端 當我開啟對玄學與靈性的好奇心,便開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我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靈性工具學習與體驗,從阿卡西解讀到家族排列,這些經歷讓我更認識自己的同時,也越來越覺得有趣。 透過長期的自我對話與相處,讓我反思過往的生活與選擇、決定的方式,在情緒澎湃時,靈性工具們就像是
Thumbnail
本文出自陳明亮,存在無法說 當下的靈性經驗 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需要了解的,那就是當下的存在。這才是真正的靈性,這就是你的經驗。注意你自己的經驗到底是什麼?實實在在的到底是什麼?這種注意使你能徹底而深刻地超越你原先認為的一切情況。換句話說,這經驗遠超過你以為已經知道的一切,沒有例外。自我發現就是發現
Thumbnail
本文出自陳明亮,存在無法說 當下的靈性經驗 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需要了解的,那就是當下的存在。這才是真正的靈性,這就是你的經驗。注意你自己的經驗到底是什麼?實實在在的到底是什麼?這種注意使你能徹底而深刻地超越你原先認為的一切情況。換句話說,這經驗遠超過你以為已經知道的一切,沒有例外。自我發現就是發現
Thumbnail
還記得我剛開始錄製PODCAST的某天 有位聽友aka我媽 留言跟我說,不用一直強調靈性 但媽,我的PODCAST副標題是靈性致富耶。 也因為這樣,我在生活中也常在想 靈性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講到靈性會覺得很有趣 為什麼有些人聽到靈性就會說請SKIP這個話題
Thumbnail
還記得我剛開始錄製PODCAST的某天 有位聽友aka我媽 留言跟我說,不用一直強調靈性 但媽,我的PODCAST副標題是靈性致富耶。 也因為這樣,我在生活中也常在想 靈性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講到靈性會覺得很有趣 為什麼有些人聽到靈性就會說請SKIP這個話題
Thumbnail
指導靈傳遞的普世訊息,適用每個人(紀錄於2024.1.18) 指導靈: 「我知道她(說我)有點心急,這是一個紛擾的時代,所有維度的資訊匯集在這個時代迸出。 我們是歡樂開心(興奮的),這意味著,我們的同伴會越來越多,我們希望你們能夠感受到原來你們就能感受到的事情。 也許只是一些風吹草動的小感
Thumbnail
指導靈傳遞的普世訊息,適用每個人(紀錄於2024.1.18) 指導靈: 「我知道她(說我)有點心急,這是一個紛擾的時代,所有維度的資訊匯集在這個時代迸出。 我們是歡樂開心(興奮的),這意味著,我們的同伴會越來越多,我們希望你們能夠感受到原來你們就能感受到的事情。 也許只是一些風吹草動的小感
Thumbnail
在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著如何將靈性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的挑戰。靈性不僅僅是冥想和瑜伽,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甚至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以下是我一些將靈性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意識練習:每天花一些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評判它們。這可以通過冥想、日記或僅
Thumbnail
在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著如何將靈性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的挑戰。靈性不僅僅是冥想和瑜伽,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甚至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以下是我一些將靈性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意識練習:每天花一些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評判它們。這可以通過冥想、日記或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