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對父母的過高期待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4hSwxSbAtkm9fsHx/?mibextid=oFDknk

不時看到一些團友訴說 由於父母的不為或不諒解 讓自己長期陷於傷痛 或者其實是我們對父母的期望太高 可惜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 也不總是能涵容孩子 也可能對我們無知 他們對自己也有很多無能為力 在實務上也很難做出好的效果 ---- [原文重貼] 看了幾年信我大概算明白了。 一個人之所以跟父母過不去,無非兩件事:第一,做為你的父母,他們和你之間有牽掛。第二,做為一個人,他們的品質不如你。 我們總是希望父母勝過我們,能引領我們,或者至少和我們相等。否則我們就不知道該把他們當長輩,還是當小輩。 除了劃清界線和放下,你沒有其他方法。 有些人的父母不如自己,這是明擺著的。能力、視野、做人、品行全是二流。他們這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養出了你這麼傑出的孩子。 他們越以你為傲,也就越嫉妒你,明裡暗裡要找你的麻煩,想踩你一腳,證明他們自己行。如果他們不嫉妒,我就不會說他們的品行二流了。 是的,有這樣的父母。 你得把還留在家裡的東西清乾淨,讓自己變空氣。過年回去吃個中飯就走,將他們的功課留給他們。只要你還內疚,就表示你們之間太親近了。 成年人的社會只篩選,不教育。這句話的意思是,連你的父母都得過篩。 畢竟你已經給過他們無數次機會了。天下當然有不靠譜的父母,但你讓自己成為了靠譜的人。你不應該難過,反應為自己喝采。 試著這樣做,我的朋友。 你不能選擇童年,但你可以選擇成年。你無法選擇擁有什麼樣的過去,但可以選擇擁有什麼樣的未來。 童年的不幸可以靠成年的幸福來治癒,你停止幫助父母的那一刻,你才能真正幫助到自己。 我的朋友,願星辰為你指路,陽光與你同行~🙏 #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老妖的輔導信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ach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Roac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6
這篇的本文雖然跟ASD完全無關 但它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聽不到的再怎麼練 還是聽不到」 我在團裡常用的比喻是: 「如果雷達偵測不到,無所謂預防應對」 這根本就跟我們AS在人際互動上的死穴異曲同工嘛~~ 所以它的題只要改幾個字,句式完全適用於AS: [社交改進≠一直互動一直撞牆] 所
2024/10/16
這篇的本文雖然跟ASD完全無關 但它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聽不到的再怎麼練 還是聽不到」 我在團裡常用的比喻是: 「如果雷達偵測不到,無所謂預防應對」 這根本就跟我們AS在人際互動上的死穴異曲同工嘛~~ 所以它的題只要改幾個字,句式完全適用於AS: [社交改進≠一直互動一直撞牆] 所
2024/10/05
今天稍微翻了翻這本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我覺得蠻適合我們AS看一下 當然我們看的角度 跟NT是不太一樣的 對NT來說 這是學習怎樣「換句話說」的技巧書 對我們來說 這是「民眾心理反應資料庫」的好側錄 我們常常無法理解或感受一句話的效果 帶孩子上早療 我
Thumbnail
2024/10/05
今天稍微翻了翻這本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我覺得蠻適合我們AS看一下 當然我們看的角度 跟NT是不太一樣的 對NT來說 這是學習怎樣「換句話說」的技巧書 對我們來說 這是「民眾心理反應資料庫」的好側錄 我們常常無法理解或感受一句話的效果 帶孩子上早療 我
Thumbnail
2024/10/0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AV1TEWzacfqtEAEk/?mibextid=oFDknk 這個東西有趣 這也可以是自我觀察的起點 是AS建立「我的資料庫」與「我的SOP使用手冊」的好幫手 ------- [原文重貼] 蘇格拉底式提問 如果你在書寫的當
2024/10/0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AV1TEWzacfqtEAEk/?mibextid=oFDknk 這個東西有趣 這也可以是自我觀察的起點 是AS建立「我的資料庫」與「我的SOP使用手冊」的好幫手 ------- [原文重貼] 蘇格拉底式提問 如果你在書寫的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坦白說,我聽了這句話,感覺很有壓力。 我認為,與其想當個「想給孩子最好的」父母,不如去追求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有好榜樣的父母。 你無法給予你沒有的東西 我只能給予我所擁有的東西。
Thumbnail
「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坦白說,我聽了這句話,感覺很有壓力。 我認為,與其想當個「想給孩子最好的」父母,不如去追求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有好榜樣的父母。 你無法給予你沒有的東西 我只能給予我所擁有的東西。
Thumbnail
許多來到治療 室找我諮商的人,時常抱著極為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當他們訴說著自己 在 原生家庭中所曾經歷的虐待、遺棄、疏忽,以及種種不合理的管教時,他們的眼神似乎都在殷切詢問我:「 會發生這些,並不是我的錯,對吧?! 」 然而,我卻又可以從他們種種令人心疼與鼻酸的故事中....
Thumbnail
許多來到治療 室找我諮商的人,時常抱著極為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當他們訴說著自己 在 原生家庭中所曾經歷的虐待、遺棄、疏忽,以及種種不合理的管教時,他們的眼神似乎都在殷切詢問我:「 會發生這些,並不是我的錯,對吧?! 」 然而,我卻又可以從他們種種令人心疼與鼻酸的故事中....
Thumbnail
凡是提到家庭煩惱、父母煩惱的,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或者窮人家庭出身的孩子。 有些話我不好說,因為太扎心,但是我知道很多人需要這些話,所以我還是要說。如果你跟父母溝通不順暢,把他們捨棄掉就行了。我也早就把親戚、父母、親情這些在我人生裡捨棄掉了。 不要誤會,我說的「捨棄」,並不是不跟父母來往了,而是不會
Thumbnail
凡是提到家庭煩惱、父母煩惱的,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或者窮人家庭出身的孩子。 有些話我不好說,因為太扎心,但是我知道很多人需要這些話,所以我還是要說。如果你跟父母溝通不順暢,把他們捨棄掉就行了。我也早就把親戚、父母、親情這些在我人生裡捨棄掉了。 不要誤會,我說的「捨棄」,並不是不跟父母來往了,而是不會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父母愛孩子。但扭曲的愛常常讓彼此無法互相諒解,父母覺得無力無奈失望,孩子覺得受傷叛逆最終無感。 在傳統社會中,我們太期待孩子有一個固定的、成功的「樣子」,就好像做簡報習慣有個漂亮模板,世俗價值的模板永遠一個樣。 不知道是夜深了還是月圓了,我竟然哭了。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父母愛孩子。但扭曲的愛常常讓彼此無法互相諒解,父母覺得無力無奈失望,孩子覺得受傷叛逆最終無感。 在傳統社會中,我們太期待孩子有一個固定的、成功的「樣子」,就好像做簡報習慣有個漂亮模板,世俗價值的模板永遠一個樣。 不知道是夜深了還是月圓了,我竟然哭了。
Thumbnail
我曾經以為很多情節是小說、漫畫、偶像劇裡才會出現的,但我忘了古人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怎麼會有如此感慨? 我曾經覺得會有輕生念頭的人,離我很遙遠,現在才知道那麼近。 拒絕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
Thumbnail
我曾經以為很多情節是小說、漫畫、偶像劇裡才會出現的,但我忘了古人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怎麼會有如此感慨? 我曾經覺得會有輕生念頭的人,離我很遙遠,現在才知道那麼近。 拒絕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
Thumbnail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Thumbnail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Thumbnail
最近女兒滿兩歲了,以前的她只要哭,就能獲得安慰或食物,如今逐漸有自我意識的她,試圖用哭來獲取更多的滿足,但我並不是萬能的天神,都能滿足她的每一個需求。若無法滿足她,她就會哭得更大聲、更久,彷彿哭就能獲得。 小時候的我們,總以為父母親是萬能的,只要哭到某個極致,就能讓父母親出手來滿足我們的需求。然而在
Thumbnail
最近女兒滿兩歲了,以前的她只要哭,就能獲得安慰或食物,如今逐漸有自我意識的她,試圖用哭來獲取更多的滿足,但我並不是萬能的天神,都能滿足她的每一個需求。若無法滿足她,她就會哭得更大聲、更久,彷彿哭就能獲得。 小時候的我們,總以為父母親是萬能的,只要哭到某個極致,就能讓父母親出手來滿足我們的需求。然而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