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我覺察的紀錄,在生產完2年、育兒經驗2年內的自我狀態
那天看科技旅人毛巾與艾琳生二寶後的分享,毛巾說到生小孩後連以前打電動這種覺得超快樂的事情都沒有那麼有感覺,甚至還會打到睡著。
就是這樣的狀態!
驚呼終於有人說出我的狀態:那種「對於本來有感覺的東西都變得沒感覺」的感覺。
我似乎自認是個滿容易有感覺的人,在過去30年的人生中,我總是挺有感觸。
應該能算是亞當.格蘭特 <給予> 書中的給予者,看見需求樂於付出,不計較回報,雖然說是最快樂也是最不快樂的人,但我曾經以此自我認同著。也因此,選了一個助人的工作,在這個產業中我也曾經挺自豪的,覺得因為我自己曾被好好愛著,才有能力這樣好好的愛別人的孩子們,那些真實的流動。
在生完孩子後半年回到職場,我發現我沒有那麼「有感覺」了。我坐在一個最需要有感覺的角色上,但我的感覺是表現出來的,而不是真的,應該就像是不會演戲的演員這樣的表現著。我想過可能是因為同仁們都是熱血沸騰的年輕人、而我是工作10年的老屁股了,相較之下那些初心還是引人入勝一些。
這兩年來,對於許多事情像是隔著一層霧,有濃霧也有薄霧,我不太知道對於這些事情我要有什麼回應,就像是標題寫的「知覺頓感」,感官知覺上都在比較駑鈍的狀態,回應是、反應是、感官上也是。
以前覺得好看的劇,現在就算難得有空也不太能隨之起伏,總是一下就關掉
以前覺得好喜歡的美食,現在覺得食物吃進去都差不多味道,反倒沒什麼動力去搜集
以前一起談笑的朋友,火花也少了許多
我有一股頓頓的狀態圍繞著我,像是生鏽了的電線,常常接不到線
另一個差異,就是心理空間的流失
以前會樂意為他人服務,現在看著他人的需求但我仍然坐在原地
總覺得好累,也好想要別人為我多做一點,
以前不會生氣的點,現在也好容易生氣,
變成很像索取者的狀態,可不可以出一張嘴就好
儘管不太滿意這樣的階段
但我說不口自己的狀態,也說不出來自己到底怎麼了
世界圍著孩子繞了繞
話題也是,所以漸漸地跟不上其他人的話題
只想每天聊著媽媽經
越來越鈍的趨勢,也該適時喊停了
兩歲後「知覺頓感」的狀態會比較好一些
期待恢復狀態的自己,也要自己訓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