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元視角到後現代反思

從多元視角到後現代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祈禱

祈禱

關於「善惡的相對性」。


「善與惡」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道德哲學的核心議題。


然而,善惡並非絕對存在,也就是說沒有「絕對的善」。善與惡一直都以來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取決於個人、社會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視角,即如老子名言「上善若水」;善水能利萬物,回頭卻也能淹萬物,即使水從不爭、不論功德,也不是水的意願。因此我認為在後現代非本質之下,所產生的多元化視角,能使我們反思進而帶來和平。(由其在宗教與政治上)。


就一般普偏來說,善與惡的判斷往往源自於他者的存在與社會規範。某些行為在一個文化中可能被視為善行,在另一個文化中卻可能被認為是惡行。


這種善惡的相對性,正是因為人們的價值觀念來自於其所處的社會結構和歷史背景。


例:某些原始部落將執行出草的戰士視為英雄,而現代社會可能將類似行為視為暴力和野蠻。兩者的差異並非出於行為本身的不同,而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文化價值系統對善與惡的定義不同。


在個體主觀層面上也十分明顯,人們的道德判斷往往受到自身立場、經歷與情感的影響,舉例來說,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人們的感知會有很大的差異。


例: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別人的好意可能被曲解為諷刺;而當一個人情緒高漲時,即便是指責也可能被當作建設性意見。這表明善與惡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主觀經驗,而非固定不變的標準。


此外,善與惡的相對性也反映在道德兩難的情境中。許多情況下,某些行為既可以被解讀為善,也可能被看作是惡。


例:在戰爭中,士兵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而殺戮,這行為對一方來說可能被視為英勇的善行,但在對立一方卻被視為冷酷的惡行。


這些情境即顯示善惡判斷的相對性,並在道德上無法用單一的善惡標準來判斷。


但這裡所表達的「善惡的相對性」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主觀或無法判定,而是提醒”道德判斷在不同情境下的複雜性。”

我們不應僅僅依賴普遍的道德規範來簡化對善惡的理解,而應該考量具體語境與各種因素。


就如「偽善」哪篇所論,善惡的相對性還涉及到個人的動機與意圖,「真正的善行」並不是出於對善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的展現。


所以在面對各種判斷時,皆需以單一事件來評估、理解,而非直接簡化的套用大經驗、大敘事,哪種規訓的框架。這種後現代的相對性與多元視角,可以幫助身處在高度資訊科技的我們,更加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而不被大他者、社會秩序誆在僵死的意識形態牢籠。(由其在於宗教、政治上)

avatar-img
某某主義
7會員
49內容數
在哲學意義上,只有三個命題,「我是誰」、「愛是什麼」、「死亡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某某主義 的其他內容
父母的消逝破碎了童年鏡中的倒影與父母象徵的堅固,更在身份裂縫中點燃重塑「我」的可能;伴侶的消散敲響了共享符號世界終章的鐘聲,使孤獨化作尋找新生命意義的起點;而當依附於符號的自我在終極真實前徹底瓦解,每一次破碎都孕育著重構存在的契機,我們在失落中重新書寫屬於自己的存在篇章。
焦慮並非來自缺乏,而是來自過於接近真實。 當象徵秩序無法填補裂縫,我們被迫直面無法言說的核心,時間的穩定性也隨之瓦解。 我們常以為,焦慮來自於某種「缺乏」缺乏安全感、缺乏愛、缺乏控制。 然而,從拉岡的精神分析視角來看,焦慮的根源並不在於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在於我們「過於接近真實」
計較,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流露的行為。 有些人計較金錢、時間、感情的付出與回報,而有些人則斤斤計較別人的態度與對待自己是否公平。 這種行為有時來自缺愛,有時來自不安全感,甚至可能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模式。
父母的消逝破碎了童年鏡中的倒影與父母象徵的堅固,更在身份裂縫中點燃重塑「我」的可能;伴侶的消散敲響了共享符號世界終章的鐘聲,使孤獨化作尋找新生命意義的起點;而當依附於符號的自我在終極真實前徹底瓦解,每一次破碎都孕育著重構存在的契機,我們在失落中重新書寫屬於自己的存在篇章。
焦慮並非來自缺乏,而是來自過於接近真實。 當象徵秩序無法填補裂縫,我們被迫直面無法言說的核心,時間的穩定性也隨之瓦解。 我們常以為,焦慮來自於某種「缺乏」缺乏安全感、缺乏愛、缺乏控制。 然而,從拉岡的精神分析視角來看,焦慮的根源並不在於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在於我們「過於接近真實」
計較,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流露的行為。 有些人計較金錢、時間、感情的付出與回報,而有些人則斤斤計較別人的態度與對待自己是否公平。 這種行為有時來自缺愛,有時來自不安全感,甚至可能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模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