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是在茫茫的學術資料中,篩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的一個概念,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發——紀錄「自己的審美(こだわり)」。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提升研究專注力,還能更明確地找到你的學術熱情所在。
▌何謂「こだわり」?
「こだわり」在日文中,可以理解為「拘泥」或「堅持」,但更準確地說,它反映了一種對美感、品質、價值的執著。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這個概念可以延伸到你對研究問題、學術資料,甚至是論文寫作的審美標準。
舉例來說,你在閱讀學術文章時,是否常常會發現自己偏好某種論述方式或研究架構?或者,某些學者的寫作風格特別符合你的邏輯?這些「偏好」其實就是你的「こだわり」——它不僅能幫助你篩選出適合自己研究的素材,還能引導你找到更符合自身學術興趣的研究領域。
▌紀錄你的學術審美
井上新八建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將那些符合自己審美的事物紀錄下來。對碩博士生而言,這種紀錄方式可以應用到你的學術工作中。例如,當你在閱讀文獻、參加學術研討會,或是在指導教授的回饋中,發現某些概念、方法或理論特別打動你時,立即將它們紀錄下來。
這樣的紀錄,不僅能讓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也能幫助你在未來的研究選題過程中,做出更有深度與個人特色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紀錄方式,可以讓你隨時回顧自己的學術成長歷程,找到研究中的「亮點」。
▌如何運用「審美紀錄」來提升學術創造力?
紀錄審美並不只是單純的收藏過程,它能夠激發你對研究問題的創造性思考。當你逐漸累積了足夠的「審美點」時,你會發現這些紀錄可以交互影響,產生新的靈感。例如,你對某種理論模型特別感興趣,並且常常發現自己在不同文獻中不斷被這個模型吸引,那麼這個模型可能正是你未來研究的一個切入點。
碩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往往需要兼顧深度與創新,而審美紀錄可以成為激發這些研究靈感的有效工具。透過有系統地紀錄,並不時回顧,你會漸漸發現自己在學術研究中的獨特視角,從而找到更符合你個人興趣的研究方向。
▌分享與交流你的「こだわり」
除了紀錄,井上新八也鼓勵我們將這些符合自己審美的東西,分享給其他人。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這個分享的過程可以應用在學術交流上。例如,你可以在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討論課或學術社群中,分享你對某些理論、方法或問題的個人見解。這不僅能幫助你整理自己的想法,也能讓其他研究者瞭解你的學術風格,進一步激發彼此的討論。
透過分享,你可能會遇到更多與你有相似「審美」的學術同好,甚至形成一個學術社群,彼此交流與支持。在這樣的過程中,你不僅能更加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還能擴展自己的學術網絡。
▌將「審美紀錄」轉化為你的研究利器
碩博士生的學術旅程充滿挑戰,而紀錄與探索自己的審美,不僅能幫助你在研究中找到方向,也能讓你在複雜的學術世界中,更加了解自己的獨特價值。學會運用「審美紀錄」,將它轉化為你研究中的利器,讓你的學術之路變得更加明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