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讀了這一本職涯規劃的書,想要分享裡面一些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若我們不知道「想做什麼」,是因為選項太多
建議我們採內在基準去作出選擇,「有興趣的事」「受吸引的事」「符合價值觀的事」,只有利用自己特有的「濾網」,才能從無數的選項之中,篩出幾個可行的選項
一直處於沒有重心的狀態,就無法掌握未來,所以也一直感到不安。
如果是這樣,建議改變思維,將判斷基準從仰賴外部的「他人重心」轉換成於內心「自我重心」。
讓人陷入迷惘的判斷基準:「該選哪個」
讓人擺脫迷惘的判斷基準:「想做哪個」
自我理解術三大支柱:1.喜歡的事2.擅長的事3.重視的事
依此組合兩個公式:
1. 喜歡的事×擅長的事=想做的事
2. 喜歡的事×擅長的事×重視的事=真心想做的事
1.「喜歡的事」是「有熱情的領域」
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只稍微接觸就覺得有趣,產生「這件事真能當成工作來做嗎?」的想法.會出現很多「為什麼?」「該怎麼深入接觸?」的問題;覺得有趣,恨不得想趕快參與其中的「領域」就是喜歡的事。
2. 「擅長的事」,是「自然而然比別人容易學會,做起來很愉快,一點都不以為苦」的事。因為是順理成章學會的事,也可說是種「才華」
特徵:做的時候很愉悅;自然而然就願意去做,一點都不覺得勉強.做的時候沒壓力,很容易一頭栽進去.做的時候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就算不是工作,平常也會去做.會覺得別人「怎麼連這麼點事都做不好?」
3. 「價值觀」就是「重視的事情」
例如「想自由生活」「想溫柔待人」「想安心活下去」等等
重視的事分成對內面對自己,與對外面對他人或社會這兩種,前者是人生目的,後者則是工作目的
找到真心想做的事的建議順序:1.重視的事2.擅長的事3.喜歡的事
在瞭解上述幾的部分後,可透過下面步驟找出「真心想做的事」
STEP1-透過「興趣×專長」假設「想做的事」
STEP2-透過「工作目的」篩選出想做的事
作者舉例,喜歡的事(自我理解、桌遊、時尚)X 擅長的事(持續學習新事物、系統化方式說明資訊、言語激勵他人…)=以系統化方式傳授自我理解的人;研究自我理解的人;協助創業的顧問;製作教育類桌遊的人;介紹桌球
作者的工作目的(是否與增加追逐夢想的人有關),最終選擇出 以系統化方式傳授自我理解的人,是可轉換為工作的「真心想做的事情」
下面有些問題可參考
1 價值觀
尊敬的人/朋友喜歡的角色是誰?尊敬這些人什麼地方?
小時候或青春期,影響你最深的事情或經驗是什麼?這對你的價值觀帶來哪些影響?
覺得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盡理想之處?
問身邊的人:「你覺得我會一輩子重視哪些事情?」
向他人提供建議時,最想告訴對方的是什麼行動?最不想告訴對方的又是什麼行動?
2 擅長
到目前為止有哪些充實的體驗?
最近一次覺得煩躁/心情亂糟是什麼時候?
試著向好友問:「你覺得我的專長是什麼?」
如果明日辭職,這工作有哪個部分,會讓你想繼續做下去?(如果現在沒工作,請以上一份工作思考此問題)
到目前為止,你有哪些成就?這些成就是怎麼創造的?
3 喜歡
有就算花錢也想學的事嗎?
你的書架擺哪些種類的書?
有沒有哪些讓你覺得「能遇到真是太好了!」「得救了!」的領域/類型/事物?
到目前為止,有無讓你「想感謝的工作」?
到目前為止,有無對社會上的什麼事情感憤怒?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確實正經歷迷茫期(現在也還是),感覺不太清楚該如何選擇
當我看了許多關於職涯的一些內容後,最終更是需要回到自己內心去探索,於是我根據一些問題進行了自我探索,也確實花了一些時間來思考
那其實我覺得上面那幾部分內容,也可以直接參考這個影片,裡面的15個問題是近似的
影片下面還有直接附上一份雲端檔案可以去參考
當然,我也在思考,價值觀是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這是可能發生的,畢竟我現在大約大學階段,應該就是屬於一個探索和有所變化年紀,但是也確實有些價值觀是我從小到大都很重視
因此,可以理解到,當下選出來的價值觀不一定是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是可能會改變的,因此可以隔段時間之後去檢視看看
而目前我就會優先用價值觀去選擇出我認為適合的階段性目標,然後再去看看是否調整
關於工作觀和人生觀的部分,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內容
或者參考價值觀清單的方法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2622
當然,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價值觀的做法。有些建議可以從面對死亡的角度來思考,或者可以思考一下,幾個月或幾年後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人生目標的思考題,三本書帶來啟發 (僧人心態、高效原力、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那上面部分就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