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統計過去向來是政府掌握、治理的重要手段,各國的戶口制度不一,對人口統計的方法也因為個人隱私的部分開始限縮,但過去沒有特別想過近代史的部分謎團,可以透過人口統計和戶籍資料得到部分的說明。梳理這些資料想來恐怕是件耗費人力的事,而且可能枯燥乏味,有研究者能夠從這個角度切入,幫忙把這些麻煩事都做好,並且很清楚而調理的整理相關的迷思、謠言,逐一說明哪些可靠、哪些其實就是都市傳說,雖然可能其來有自,但有了數據佐證,要推翻過去常見的說法,就看來更為可靠。
當本土語文教育進入學校正式課程,各種族群議題也浮上檯面。根據語言別去區分族群的現象,有的時候不見得直接透過血緣區分,再加上通婚的因素,後來主要語言就成了區分族群的重要依據。不管是閩/客、閩/原、客/原等組合,而且原住民又區分平埔族及高山原住民,而這個區別也牽涉到政府政策和大法官解釋等部分,相當的複雜,但也經過作者的梳理得到印證後結論。
閩客過去好像就是水火不容、經常械鬥,這些歷史教學的說法,似乎就不夠重視通婚的現象其實也挺普遍。在書中提到閩客的區別有的時候並不是根據祖籍,通常是根據主要使用的本土語文,閩南語還分漳泉,也沒有這麼的壁壘分明,以往說的漳泉械鬥以外,也有混同的現象。這些都可以從戶口調查的資料來進行說明,當初調查戶口的時候就遇上通婚問題影響族群認定,最後也是用比較簡便的語言使用來進行記錄。這個來自戶籍調查的種族區別方法,也影響了後續種族分類。
客家這個概念過去也不全然是省籍籍貫,可能是排除閩語族群的另一個群體,而客家的認同,也是比較晚進的概念。從客人概念而來的客家認同,在纏足的表現上,也出現了分歧,另外閩客之間也不全然都是衝突對立,而有諸多混居、融通的狀況。
平埔族的認定和漢化,是族群認同尚未能解決的大哉問。過去政策造成的族群認定闕露,確實影響了平埔族人的認同與相應權益,但這部分迄今仍未能有個好的解方。認同之路迢迢,不論是哪個族群,面對人多勢眾的強勢族群,在轉型正義還沒落實、族群認同尚未穩固的時刻,同時要面對族群語言消亡的挑戰,在這路上,或許融合是一個結果,各自認同是否有其必要以及該怎麼把這兩個概念
對於外省族群問題的解謎,包含到底當年敗逃來台的外省人數量到底多少,以及各樣政策所形成的外省籍教育優勢是否真的存在,也做出了對照調查的結果來佐證說明,是一本有趣且富含證據的族群史。
對於想要知道結論或搶先看的朋友,書的一開始就把後面所有的問題提綱挈領的談了一遍,看完序就可以有大略的掌握。另外,想要知道詳細的研究證據和論證過程,也能按圖索驥,照著章節來查找到想要的解答。
推薦給也對族群史以及相關謎團有興趣的朋友,是一本有趣的解謎書,可以解釋許多都市傳說,也可更進一步了解臺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