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研究筆記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從「湧現」到「自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的你來說,研究筆記工具如 Obsidian 無疑是提升效率的好幫手。不過,你是否曾經感到焦慮,追求每天產出大量筆記,卻逐漸失去內心的平靜?其實,研究筆記不只是數量的累積,而是思考過程的「湧現」與自洽。


raw-image



▌研究筆記與「湧現」


先來談談「湧現」這個概念。知名科學家萬維鋼老師曾說,複雜世界無法被完全控制,但會自發產生秩序,這就是「湧現」。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片森林,雖然各種植物混生,看起來雜亂無章,卻有著內在的繁榮與秩序。


同樣地,在研究過程中,每一則筆記都像是一顆種子。當你不斷地把研究筆記連結、重組,它們會逐漸發芽、成長,最終形成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正是 Nick Milo 提出的「想法湧現」,即當你在筆記庫中持續思考與連結,新的見解會自然產生。


▌心態的轉變:從控制到自洽


身為碩博士生,我也深知追求研究成果的壓力。經常會有一種焦慮,覺得每天必須產出一定數量的研究筆記,否則進度會停滯不前。最近我使用了「寫作日曆」來追蹤自己的寫作進度,起初讓我更在意數字,而忽略了研究的本質:思考。


但當我們試圖控制筆記庫的成長時,反而會陷入不必要的壓力與焦慮。正如萬老師所說,複雜系統不應該被過度控制,筆記的生成與研究的進展也不應被「數量」綁架。追求數量,常常會使我們忽略筆記的深度和質量,反而阻礙了真正的學術進展。


▌追求「自洽」,而非單純的成果


作為一名碩博士生,研究筆記的核心目標,應該是幫助我們梳理與深化學術思考。每天的筆記進展不在於你寫了多少,而是你是否真的用心在研究上推進了一步。如果當天的研究筆記讓你有了新的見解,甚至只是釐清了一個小小的問題,那這一天的進展就已經足夠。


筆記只是記錄我們思考過程的「工具」,而非最終的「成果」。最終的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但它們只是階段性的里程碑,真正重要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推動自己的思維成長。


學術研究,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放下對短期成果的執著,重視每次深入思考的過程。因為,真正的「湧現」與進展,往往是你無意間的思考火花,而非每天拼命累積的筆記數字。


所以,與其追逐筆記的數量,不如回歸思考的本質。最終,你的筆記庫就像一片森林,自然地隨著你的學術研究茁壯成長,並帶給你內心的自洽與平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0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Thumbnail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的你來說,研究筆記工具如 Obsidian 無疑是提升效率的好幫手。不過,你是否曾經感到焦慮,追求每天產出大量筆記,卻逐漸失去內心的平靜?其實,研究筆記不只是數量的累積,而是思考過程的「湧現」與自洽。 ▌研究筆記與「湧現」 先來談談「湧現」這個概念。知名科學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的你來說,研究筆記工具如 Obsidian 無疑是提升效率的好幫手。不過,你是否曾經感到焦慮,追求每天產出大量筆記,卻逐漸失去內心的平靜?其實,研究筆記不只是數量的累積,而是思考過程的「湧現」與自洽。 ▌研究筆記與「湧現」 先來談談「湧現」這個概念。知名科學
Thumbnail
讓學習和寫作變得更有效:透視混亂的信息,找出其結構和組織 在充斥著資訊的世界裡,你是否曾經覺得困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學習新知識,並將這些知識組織成有意義的形式?或者你是否為了撰寫一篇文章而苦惱,感覺想法總是在你的腦海裡無序地流動?本文將透過三種策略,引導你如何將混亂的信息組織起來,並讓你的學習和寫作
Thumbnail
讓學習和寫作變得更有效:透視混亂的信息,找出其結構和組織 在充斥著資訊的世界裡,你是否曾經覺得困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學習新知識,並將這些知識組織成有意義的形式?或者你是否為了撰寫一篇文章而苦惱,感覺想法總是在你的腦海裡無序地流動?本文將透過三種策略,引導你如何將混亂的信息組織起來,並讓你的學習和寫作
Thumbnail
你開始使用Obsidian數位筆記了嗎? Obsidian目前已經達到一百萬次下載,十萬個Discord社群成員,一千個社群外掛的規模了! 已經有好多人都利用Obsidian管理自己的知識,更快速通往成功! 如果你是Obsidian筆記初學者,那麼你即將經歷的3個深度思考轉變! 轉變1 - 內容消化
Thumbnail
你開始使用Obsidian數位筆記了嗎? Obsidian目前已經達到一百萬次下載,十萬個Discord社群成員,一千個社群外掛的規模了! 已經有好多人都利用Obsidian管理自己的知識,更快速通往成功! 如果你是Obsidian筆記初學者,那麼你即將經歷的3個深度思考轉變! 轉變1 - 內容消化
Thumbnail
數位筆記術的改變力量 您有曾經煩惱過學習的效率嗎?或者是覺得難以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這些問題都是常見的挑戰。但幸運的是,有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這些情況,那就是數位筆記術。接下來,我將會講解三個使用數位筆記術的重要原則,這些原則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和捕捉靈感。 原則
Thumbnail
數位筆記術的改變力量 您有曾經煩惱過學習的效率嗎?或者是覺得難以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這些問題都是常見的挑戰。但幸運的是,有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這些情況,那就是數位筆記術。接下來,我將會講解三個使用數位筆記術的重要原則,這些原則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和捕捉靈感。 原則
Thumbnail
Obsidian是所有想要提升學術研究效率的學者,碩博士生都必備的數位筆記軟體。 使用Obsidian,可以協助我們進行學術發表需要的深度思考與論文內容產出,同時讓自己的學術工作流更順暢! 在過去的25個月裡,Obsidian已經讓我的學術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其中3個最佳實務如下: 最佳實務1 - 平
Thumbnail
Obsidian是所有想要提升學術研究效率的學者,碩博士生都必備的數位筆記軟體。 使用Obsidian,可以協助我們進行學術發表需要的深度思考與論文內容產出,同時讓自己的學術工作流更順暢! 在過去的25個月裡,Obsidian已經讓我的學術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其中3個最佳實務如下: 最佳實務1 - 平
Thumbnail
Obsidian是最棒的數位筆記軟體! Obsidian幫助我梳理平時閱讀的心得,紀錄突然發生的靈感,幫助我持續寫作,維持連續70天每天在方格子更新3篇文章的紀錄! 如果你也使用數位筆記,可能也像我有遇過筆記庫過於龐大,找不到需要的資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是「筆記模板」。
Thumbnail
Obsidian是最棒的數位筆記軟體! Obsidian幫助我梳理平時閱讀的心得,紀錄突然發生的靈感,幫助我持續寫作,維持連續70天每天在方格子更新3篇文章的紀錄! 如果你也使用數位筆記,可能也像我有遇過筆記庫過於龐大,找不到需要的資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是「筆記模板」。
Thumbnail
無論你是科學家,作家,還是創業家,Obsidian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強大工具。 透過Obsidian,你可以有效整理筆記,結構化你的想法,解決筆記過多難以追溯的問題。這不僅有助於增加你的知識深度,也能提升你的生產力! 透過這2年的實戰經驗,我想分享我的筆記實踐,希望這對你的Obsidian使用過程有所
Thumbnail
無論你是科學家,作家,還是創業家,Obsidian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強大工具。 透過Obsidian,你可以有效整理筆記,結構化你的想法,解決筆記過多難以追溯的問題。這不僅有助於增加你的知識深度,也能提升你的生產力! 透過這2年的實戰經驗,我想分享我的筆記實踐,希望這對你的Obsidian使用過程有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