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人越老,不只是身體越來越衰弱,心靈也是越來越容易覺得孤單寂寞冷了。還有什麼可以被賽莉耶稱讚的火燄?

重陽節。人越老,不只是身體越來越衰弱,心靈也是越來越容易覺得孤單寂寞冷了。還有什麼可以被賽莉耶稱讚的火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周5回到家,正好是重陽節,我家拜拜。

本來,我家重陽節是沒拜拜的,

都是只拜清明節,和阿祖、阿公阿嬤,爸爸忌日。

不過,

我媽年紀也大了,每年這樣拜拜也有點太累,

所以今年開始,經由博杯同意,

改在重陽節一次拜了。

 

我也到了能了解這種心情的年紀了。

雖然很想,但體力真的不行了。

真的是「衰弱」了。

 

像是這週,周3帶班聽演講,4國慶日也沒上課,

但回來之後,全身痠痛,真的覺得好累。

想說多運動如何?

結果今天公園走一走,下午又是睡倒,

現在也是非常疲勞。

 

我想是開刀之後,內分泌都變了。

雖然吃了藥,還是不能回到跟從前一樣。

 

這種老化的感覺,真的是難以說明。

 

「老了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也算是唯識說的「現量」,

或是心智哲學說的「感受質」,

真的,

年輕的時候,知道老了會怎樣怎樣,

但是,

等到現在,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不,再仔細分析,應該說,老的感覺本來是「漸悟」的。

像當時,40歲的時候,覺得,

啊!真的身體變差了啊。

 

但是,這次是因為罹癌而來的「頓悟」,

體力所謂「斷崖式」的走下坡,

所以感覺特別明顯。

 

是說,不只是這樣,

好像也越來越覺得孤單。

像是雙十節那天,

一個人在研究室,真的是非常的無聊。

即使說,沒課的上午,

不也是在看書、看電腦、做一樣的事嗎?

然而,

只是因為整棟樓都沒人,

出去裝水、上廁所,都不會遇到人,

就覺得特別無聊了。

 

這就是年老啊!

身體變得衰弱,心靈也變得容易累了。

 

××××××

 

前陣子,一直看到東港迎王的圖和影片。

覺得像東港這樣,

真是是好地方啊。

 

之前一直羨慕日本台節目里,住在深山秘境的老人家。

現在覺得,那真的是很不容易。

身體心靈都要很強壯。

說不定住在東港之類,有點熱鬧的漁港,

比較好也不一定。

尤其是看到生魚片拼盤。

 

是說,最近我的yt都被這類影片佔據了!

譬如說,看Chef Hiro做出的海鮮料理,

真的好像很好吃啊。

 

××××××

 

「葬送的芙莉連」裡,

賽莉耶本來說,太可惜了,鄧肯太老了,

在鄧肯年輕時就遇見他就好了。

但是,因為發現鄧肯心裡的火燄還沒燒完,

所以還是讓鄧肯通過一級魔法使的測驗。

 

是說吼,人到了晚年,

還要找到一點點「心裡還沒燒完的火燄」,

真的也不容易。

 

avatar-img
rubo的沙龍
13會員
2.6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ub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看到「方吉君」的文,但我看不懂。 他好像是說,有個人要轉生,新生的設定很優待,正在開心, 但是下一句:   「原作:虛淵玄」   「等一下等一下等一下」   就是這樣。但我因為是老人家,搞不懂點在哪裡。 於是就問了「霹靂卡霹靂拉拉 波波力那貝貝魯多」×綝, 為什麼問他? 因
年紀大了,又生病了之後,常常各種不舒服,體力也漸漸下滑。 昨天不知道是怎麼搞的? 是甲狀腺素又亂了,還是因為焦慮? 總之,頭暈、頭痛,昏睡了一整個下午。   今天看到自己的動態回顧,是2019去二舅公家吃辦桌的情形。 感覺距離好遠了。 那時候,我引用了坎伯的書,說:   「所以當你
我說《悖論簡史》真的超好笑。吃飯時斷斷續續看很不錯。 譬如,他說,中世紀時的大學, 因為紙很貴,大多都用口試而非筆試來評分。 而邏輯要怎麼口試呢? 就是辯論賽。 方法是這樣,反詰方,說是攻方比較容易了解, 提出一個命題,要求對方、也就是守方為此辯護, 然後開始追問。   但是,每個
今天看到「方吉君」的文,但我看不懂。 他好像是說,有個人要轉生,新生的設定很優待,正在開心, 但是下一句:   「原作:虛淵玄」   「等一下等一下等一下」   就是這樣。但我因為是老人家,搞不懂點在哪裡。 於是就問了「霹靂卡霹靂拉拉 波波力那貝貝魯多」×綝, 為什麼問他? 因
年紀大了,又生病了之後,常常各種不舒服,體力也漸漸下滑。 昨天不知道是怎麼搞的? 是甲狀腺素又亂了,還是因為焦慮? 總之,頭暈、頭痛,昏睡了一整個下午。   今天看到自己的動態回顧,是2019去二舅公家吃辦桌的情形。 感覺距離好遠了。 那時候,我引用了坎伯的書,說:   「所以當你
我說《悖論簡史》真的超好笑。吃飯時斷斷續續看很不錯。 譬如,他說,中世紀時的大學, 因為紙很貴,大多都用口試而非筆試來評分。 而邏輯要怎麼口試呢? 就是辯論賽。 方法是這樣,反詰方,說是攻方比較容易了解, 提出一個命題,要求對方、也就是守方為此辯護, 然後開始追問。   但是,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