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摘錄自《分人:我,究竟是什麼?》
你是否曾感覺,跟朋友聊天時,自己格外健談?在面對主管時,變得異常拘謹?這並不代表你偽裝,而是你的『分人』在作用!
先請你回想,面對朋友和面對老師或上司的狀態是一樣的嗎?是不是前者比較輕鬆、愛笑,後者比較拘謹、嚴肅。那請問哪一種是真正的你?事實上,那都是真正的你。
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會自然展現不同的自己。但如果我們只能有一個「真我」,那其他面貌就成了面具。但這不符合我們的經驗。你在面對沈默的朋友時,是不是會多講點話;而面對健談的朋友時,你的話又比較少,但人不會既健談又沈默,所以一定有一個你是假的?
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你沒有刻意成為哪種人,只是自然的形成不同面貌,沒有哪一種「你」是虛假的。正確的概念是,你在面對不同對象時,形成了不同分人。
因對象而異,我們會自然地變成各種樣貌的自己。所以人絕非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個人」,而是多個可分割的「分人」。
「分人」想強調是,不是「真實的你」戴上不同面具,而是「每個面貌都是真正的你」。如此一來,我們就不需要煩憂「真正的我是什麼」,只需要去覺察自己的不同分人,在與人的互動中,勾勒出自己的輪廓。
如果理解了這樣的概念,接下來我想進一步說明產生「分人」的三種階段。
補充:分人(dividual)是從個人(individual)衍生的詞彙。individual有著「不可分」之意,代表個人即是最小個體,不能再分了。而「分人」則與之相對,認為個人是可以繼續細分的。
分人是與人相處產生的,所以有不同的深度,我們將其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社會性分人。我們跟陌生人一開始都是這個階段,會進行如「今天天氣不錯」這類沒內容的對話。又如面對便利商店店員時,只要能買到東西就好,不需要有針對彼此的對話,此時雙方就處於社會性分人。換言之,此時我們都只是人,沒有什麼特性。
第二階段:團體性分人。當對方不再是隨便一個人,而是團體裡的對象時,就會進到這個階段,例如學校社團、公司職員等等。我們在身為學生時,會有預設學生這個身分的分人。簡言之,是具有身份的分人。
第三階段:個體性分人。這是一個更具體,也更有深度的分人,每個人的差異很大。可以設想你在面對不同人時的不同面貌,那就是你的個體性分人。
但要注意,雙方進行分人的步調很重要。我們身邊會有擅長「裝熟」的人,他們可能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只要五分鐘,馬上就開始問東問西,但我還在第一階段啊!這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煩躁。反過來也是,對雙方都不是好的體驗。
了解了分人的運作,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特別理解這個概念?它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分人」概念可以解決用「個人」思考的三個問題:
前兩點不再贅述,但我想著重討論第三點。
當我們遇到不幸的事情時,例如在課業或職涯上遇到打擊時,可能會產生自我厭惡,甚至想傷害自己。但透過分人理論,其實我們想消滅的只是「不幸的分人」而已,那種不幸的面貌也不能完全代表自己。所以不必為了一個不幸的分人消滅自己,只要降低那個分人的佔比就好。具體的做法在下個段落會談到。
「分人」這個概念不免讓人陷入茫然,如果每個面貌都是我,那自我的立足點在哪裡?
我們常說的「個性」,其實就是由所有分人建立起的網路。在這個網路中,每個分人的佔比又不同。比如,小時候受父母影響最大到;國高中時,與同儕的角色又壓過其他;又或是交往之後,伴侶的分人成為大宗。不同時期都會有主要的分人。
總而言之,「我」就是這樣複雜的網路,是動態且靈活的,而不是如雕像般冰冷且頑固。
在分人的網路裡,沒有中心這種東西。因為分人並非自己任意生出來的人格,而是在環境或人際關係中形成的。
有注意到嗎?分人的建立都跟「與他人互動有關係」,一段互動的重要度或頻率會影響那個分人的佔比。因此若出現了討厭的分人,我們可以多培養自己的其他面向(最好是你喜歡的!),這樣討厭的部分自然會減少,最後消失。
有些人在感到迷惘時,有時會來一段長途旅行,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探索自我。這樣的行為也可以用分人理論說明。
去到新地方意味著展開新關係,必然會產生新分人。而新分人出現會減少原有分人的佔比,讓人產生「煥然一新」的感覺。(尤其是討厭舊有分人的時候!)
既然分人是在與人互動時產生,那產生負面分人起碼有一半是別人害的!這像是在逃避責任,但同樣的,能有正面分人也有一半要感謝他人。所以我們要待在能產生正面分人的環境,產生更多自己喜愛的樣貌。
但與此同時,也要意識到他人也是分人集合體,如果對方產生負面分人,你也要負一半責任;相對的,對方產生正面分人時,也有一半是你的功勞!想辦法讓對方認為「跟你待在一起時,我覺得很喜歡自己」吧,如此一來,你也能救贖他人!
這篇文章對「分人」對做簡單說明,但在原書《分人:我,究竟是什麼》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段落。作者有用小說探索分人概念,還有對於「愛與死」的深刻探討,如果有興趣務必翻閱原書!希望你在這篇文章有所收穫: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