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札記│我,究竟是什麼?《分人》

2023/07/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籍資訊

  • 作者:平野啓一郎
  • 譯者:陳系美
  • 類別:心理勵志>生活哲學
  • 出版:新經典文化
  • 出版日期:2023年1月初版
真正的自己,不只一個。何謂分人?簡單來說就是比「個人」更小的單位。


目錄綱要

  • 第一章:「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 第二章:何謂分人?
  • 第三章:重新審視自己與別人
  • 第四章:愛·死
  • 第五章:克服分裂

摘錄筆記

  • 唯一的「真正的自己」並不存在。反過來說,在不同人際關係中展現的多種面貌,都是真正的自己。-p12
  • 我們會因為他人對我們的本質的設定,感到被矮化而不安。-p41
  • 所有的分人都是「真正的自己」。-p44
  • 自殘行為,並非想殺死自己這個人,只是想殺死「自我意象」。-p69
  • 機器人與人類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機器人(目前)無法分人化。-p95
  • 分人,如果遭對方強迫生成,可能會變成扭曲的型態。或者出現拒絕分人化的反應。-p97
  • 所謂個性,就是分人的構成比例。-p104
  • 「探索自我之旅」目的在於,透過新環境、新旅行來創造新的分人。-p133
  • 分人的觀點來看,「愛」指的是「我喜歡和那個人在一起時的自己的分人」的狀態。-p159

讀後感想

今年初在這本書上市後,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購入。為什麼呢?

因為光是看到書名「分人」就有別於以往各種心靈雞湯裡提及的「真正的自己」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思維和用語。但最可惡的是,年初買來翻了前面幾章後,就拖到現在才看完,也多虧了颱風假讓我能把手邊拖延的事情再次打理一番(笑

作者再三強調「真正的自己並不存在,而各種面向的分人造就了自己的個性」這個概念,瞬間讓以前執著於「尋找自己」或「探究自我」的觀念有所頓悟。畢竟多年以來,終究還是不知道「真正的自己」且因此困惑著,但有了這思緒後,在人際和自我當中,算是有了一個合理的思維模式。

想起自己正是個典型的外冷內熱個性,小時候面對不熟的親戚總是特別含蓄害羞,但面對熟識的家人朋友則是可以很自在外放與逗趣。那時自己總會認為「外表的那個我不是真正的我啦!私下的我才是」

回想起小時候的想法,除了與現在所說的「分人」思考邏輯不同還有當時會以「真正/虛假的自己」作區分背後的目的,也隱藏了「人總是想接受社會多數認為好的的一面,自然傾向否定社會多數認為不好的那面」,例如傳統社會多認為正向、樂觀、活潑開朗是正面評價,而害羞、內向、寡言等則為負平居多,每當人際關係中出現後者情形,則潛意識想迴避這個社會標籤。

然而以「分人」角度看待一切生活,才發現小時候活潑的我、害羞的我,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沒有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包含到出社會後,盡可能想在群體中展現外放個性卻不如預期的時候,總會覺得莫名感到無助、無奈,但現在想起來,或許自己對於特定場合的人事物,加上從小各式經歷、家庭背景等因素,造就了自己的應對方式,而那也是「我」的一部分。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分人化過程」的論述,作者以單戀、單方傾訴者為例,講述「分人化過程失敗」的典型故事,而最引起我共鳴的莫過於「單方傾訴者」

對我來說,人際交流是建立於互相與平衡,這樣關係自然才會舒適與長久。但近幾年自己周遭的狀態,最常見的正是無論如何都以自己話題為重心的人且這種人通常一開始也會以詢問對方意見作開場白,但最後卻總是自己淘淘不絕,對他人的想法和觀念似乎不給空間表達,亦或者根本毫無興趣。更可怕的是,這種人大多讓人相處不適而不自知,甚至在特定圈子裡也還算是個人緣不錯的狀態(?

至於為何自我中心的人仍然有可能人緣不錯,就不是本篇討論範圍。反倒是他們帶來周遭人產生的「分人」多為被強迫成為聽眾的分人,我們所認為的不適,正是因為如此。

最後,我認為善用「分人」的概念看世界,思路相比「個人」較為廣闊,對於同種人產生不同個性,人的善惡交替等現象,將會看得更加清晰且雲淡風輕。

筆者評價

推薦程度:★★★★✰

閱讀難易度:★★★✰✰

Sunny桑妳
Sunny桑妳
文字創作│閱讀札記│投資理財│職場進修│個人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