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開始往下看之前,也許你可以回想最近你是否有想過這幾個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面臨許多問題和疑惑。或許你曾想過,是否只能按照他人的期望活著;或者,結婚、生子後是否只能成為一個妻子、母親;又或者,自己是否是一個虛偽的人;再者,早下班就算是實現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嗎;最終,我們不禁問自己: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我?你喜歡自己嗎?人生只有一次,怎樣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實際上,以上的問題本質上都是關於”真正的我”這個核心問題。如果你也有這些疑惑,也許你可以陪我一同看《分人:我,究竟是什麼》。

追蹤FB,才不會錯過後續的分享

這本書提出了”分人”的概念描述了人類內心的複雜性和多面性。簡單來說,”分人”是指人類內在的多個面向或者說多個自我,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不同情感、不同決策等方面。掌握了”分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協調各個分人的比例,讓你能夠更加自在,更加喜歡不同面向的自己

人通常不會說喜歡自己的全部,但可能會出乎意料地說,喜歡和某人在一起時的自己。相反地,也會有討厭和某人在一起時的自己。也就是說,和某人在一起時的自我,就是”分人”的核心概念。而人們常做的事情,便是將看到的他人,視為唯一且最真實的他人,因此在看到更多面向的自己時,就會不可置信地說”真沒想到,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啊”。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分人。

《完形理論》認為整體不同於其部分的總和,就算找到所有部分的總和,仍舊無法代表整體。同理,我們的內心也不是一個單一的”真正的我”,而是由許多個不同的分人組成的。

在這一次的人生中,我們希望能夠活出各種不同的自己,並透過人際關係體驗各種變化。然而,若我們一直被同樣的自己所束縛,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因此,「變身願望」便成為了一種虛構世界的分人化願望,讓我們能夠共鳴於小說、電影或動漫角色身上,甚至是網路上的另外一個自己。

真正的自己,不只一個!

對於堅持「真正的自己只有一個」這樣的想法,會讓其逼迫我們陷入毫無意義的痛苦深淵。無論我們多麼疼愛小孩,待在家裡陪小孩(只有小孩的分人)也應該讓自己外出透透氣,和朋友吃頓飯。理解專職家庭主婦的育兒疲累,就需要關懷她們的分人構成比例,是否有某一個需要社交或自我實現的分人並未被滿足。

切換合適的分人,更能處理好人際關係

同樣的,若我們在工作中的自己延伸到生活中,不僅讓自己無法放鬆,對家人也會造成壓力。小孩需要的是爸爸媽媽這個分人,而不是把家庭當作公司,處處精準的分人。若無法順利切換成不同的分人,人際關係便成為了壓力來源,因為我們無法扮演好各種角色。

協調各分人的比例,讓你更好的適應社會

因此,作者建議我們應該要有不同的分人,並協調出一個合適的比例,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或許,我們會暫時性地將重要的分人當作中心,作為立足點,同時也會調整其他的分人構成。就像是當你剛換環境的時候,也許更需要一個外向社交的分人,以他為中心而暫時調整喜歡彈琴的分人比例。

相同的,即使我們成為父母,偶爾也應該去放風,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自己,或者邀請另一半以情人的角色共進晚餐,此時的我們不再是小孩的爸爸媽媽,而是單純的情人。

如何創造新的分人?

或許你需要進行一場「探索自我之旅」。這或許聽起來很俗套,但卻是分人化機制中的敏銳直覺在發揮作用。在分人主義的觀點下,這場旅程的目的在於創造新的分人,透過新的環境、新的體驗,你可以扮演另一個你,像是網路上的文青,或者是拋開包袱的脫口秀演員。這樣的冒險可以為你帶來快樂,也能讓你產生新的分人。

分人就是見人說人話,八面玲瓏的人?

八面玲瓏的人並非善於分人化,而是缺乏真誠的對待。他們只想以吹捧恭維的態度搞定對方,不願真正地與對方建立關係,為他產生自己的分人。而當我們被一概而論地對待時,就會對這樣的人產生不信任感。

分人與人際關係

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關鍵在於建立真誠的關係,並在與對方交往中創造一個自在的分人。我們應該學會重視與對方的關係,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期望,並建立一個彼此尊重、互相支持的關係。

為何分人這個觀念對我有所幫助

在我所服務的公司裡,每個人都非常忙碌,甚至連高層長官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不禁好奇,為何他們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呢?在問了幾位長官後,我得到的回答是,人生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因此我們要常想一二,這其中的一二就是他們的分人,最常令他們快樂的時間,通常都是在和工程師一起討論解決困難時的自己。

當我成為初級主管後,我也發現自己處在類似的情境。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不由自主地工作(分人 : Manager),然而,我發現有一小部分的資源可以拿來進行自己感興趣的專案。也是這些專案讓我擁有了成就感(分人 : AI 工程師或程式設計師),如同Bill Gates更喜歡說自己是首席軟體設計師,而非微軟CEO。

這就像是寫開源程式的工程師,他們寧願下了班寫自發性貢獻的專案,而不是在公司加班領取加班費。這些工程師在寫開源專案時,感受到的是快樂和自我認同。因此,建議大家要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式,並協調出適合自己的分人比例。這樣,也許你會變得更加快樂。

小結 :發展每一個值得被愛的分人,讓你的人生更為多彩

總之,這本書雖然篇幅不長,卻發人深省。它提醒我們,要避免讓那個令我們厭惡的分人成為自己的立足中心點,並試著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希望你也會希望這本書。

我是一名科技業的小主管,喜歡看書,特別是邏輯思考與管理領導團隊的領域。推薦您

  1. 邏輯思考 : 邏輯思考法讓你直擊問題的本質 (系列文)
  2. 管理方法 : 如何找到優秀工程師的心得(之後會有系列文)
  3. 讀書方法 : 大人學習法我用Notion做卡片盒筆記

追蹤FB,才不會錯過後續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漢堡哥的知識ETL的沙龍
30會員
26內容數
管理,領導,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系統開發,邏輯思考
2023/03/21
我特別喜歡看麥肯錫的書,往往他們會以一種看透本質的角度,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並提出建議,而如果這次的委託是自己的人生,那又應該如何建議與選擇呢? 如果你是職業婦女,面對困難的人生,這本書一定可以給你一些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2023/03/21
我特別喜歡看麥肯錫的書,往往他們會以一種看透本質的角度,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並提出建議,而如果這次的委託是自己的人生,那又應該如何建議與選擇呢? 如果你是職業婦女,面對困難的人生,這本書一定可以給你一些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2023/03/13
這本書在說什麼? 寫作是創造被動收入的好方法,通過分享經驗和讀者建立信任感,可以創造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最後能夠透過幫助更多的人,除了賺到錢,也能享受有意義的人生。如果你想透過網路創作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也許這是合適你的書。
Thumbnail
2023/03/13
這本書在說什麼? 寫作是創造被動收入的好方法,通過分享經驗和讀者建立信任感,可以創造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最後能夠透過幫助更多的人,除了賺到錢,也能享受有意義的人生。如果你想透過網路創作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也許這是合適你的書。
Thumbnail
2023/03/02
這本書是AMAZON分類銷售NO.1,被列入哈佛大學跨學院必讀書單TOP10,並被美國超過3000所大學列為指定閱讀課程, 說理|謝謝你願意和我吵架|任何場合都能展現智慧、達成說服的語言技術
Thumbnail
2023/03/02
這本書是AMAZON分類銷售NO.1,被列入哈佛大學跨學院必讀書單TOP10,並被美國超過3000所大學列為指定閱讀課程, 說理|謝謝你願意和我吵架|任何場合都能展現智慧、達成說服的語言技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又一個有趣的觀點,摘錄、紀錄、分享之~ 每個人, 和另一個人之間, 或是另一物之間, 都有專屬的互動關係, 這種關係, 不一定能再適用於第三人(第三物)身上。 如果在呈現這些互動關係的時候, 這都是真實的自己, 那一個人到底可以活出幾種自己? 一個人到底可以活出多少種
Thumbnail
又一個有趣的觀點,摘錄、紀錄、分享之~ 每個人, 和另一個人之間, 或是另一物之間, 都有專屬的互動關係, 這種關係, 不一定能再適用於第三人(第三物)身上。 如果在呈現這些互動關係的時候, 這都是真實的自己, 那一個人到底可以活出幾種自己? 一個人到底可以活出多少種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平野啓一郎 譯者:陳系美 類別:心理勵志>生活哲學 出版: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月初版 真正的自己,不只一個。何謂分人?簡單來說就是比「個人」更小的單位。 目錄綱要 第一章:「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第二章:何謂分人? 第三章:重新審視自己與別人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平野啓一郎 譯者:陳系美 類別:心理勵志>生活哲學 出版: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月初版 真正的自己,不只一個。何謂分人?簡單來說就是比「個人」更小的單位。 目錄綱要 第一章:「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第二章:何謂分人? 第三章:重新審視自己與別人
Thumbnail
日本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從過去就苦惱著「自己是什麼人?」,隨著年紀增長和社會化後出版了書籍《分人》,敘述「人不是單一個體而是可分割的。」將這藥的概念詳細解釋並舉例關於分人的想法。在面對家人、同事、朋友或網路上,我們都會呈現不同的面貌,而那些並沒有什麼是假的或真的,他們都是你,是構成你的分人。
Thumbnail
日本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從過去就苦惱著「自己是什麼人?」,隨著年紀增長和社會化後出版了書籍《分人》,敘述「人不是單一個體而是可分割的。」將這藥的概念詳細解釋並舉例關於分人的想法。在面對家人、同事、朋友或網路上,我們都會呈現不同的面貌,而那些並沒有什麼是假的或真的,他們都是你,是構成你的分人。
Thumbnail
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Thumbnail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做為他的伴侶 做為媽媽的女兒 做為學員的內在療癒師 做為生命禮物團隊的領航員 做為朋友的傾聽、鼓勵者 做為自己 有的人特別執著於某種角色 有的人特別執著於不要帶有角色,自己最重要 有的人執著於角色所達成的功成名就、豐功偉業 有的人在乎自己的角色是否被他人認同 也有人完全不想費任何功 不費心思
Thumbnail
做為他的伴侶 做為媽媽的女兒 做為學員的內在療癒師 做為生命禮物團隊的領航員 做為朋友的傾聽、鼓勵者 做為自己 有的人特別執著於某種角色 有的人特別執著於不要帶有角色,自己最重要 有的人執著於角色所達成的功成名就、豐功偉業 有的人在乎自己的角色是否被他人認同 也有人完全不想費任何功 不費心思
Thumbnail
你是否自我認同感低落?或是你在人生旅途中迷失了自己? 這篇文章帶領你重新找回美好的自己。
Thumbnail
你是否自我認同感低落?或是你在人生旅途中迷失了自己? 這篇文章帶領你重新找回美好的自己。
Thumbnail
生命都由共生,未分化的混沌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容貌和性格。從基因的組合,到誕生出來的各種特徵特質,我們形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然而,誕生一開始,我們並未能認識這個自己,更多的時候,我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存在,是混淆一體的;對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是混沌不明的。
Thumbnail
生命都由共生,未分化的混沌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容貌和性格。從基因的組合,到誕生出來的各種特徵特質,我們形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然而,誕生一開始,我們並未能認識這個自己,更多的時候,我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存在,是混淆一體的;對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是混沌不明的。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