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上班上得身心疲憊,所以就安排出門走走,也因為太久沒有帶導覽擔心體力、腳力退步,這次就挑戰徒步散步去,讓自己沉澱一下。
從頭城搭上自強號,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抵達花蓮了。走吧!散步去囉~
沿路有看到遭受強震及暴雨傷害的大地,希望這片土地早日修復傷口。
傷痕累累的山與美麗的花蓮藍形成強烈對比
出了花蓮火車站,擔心路上不好找廁所,先上個廁所吧!沿路有許多業者在走廊上招攬生意,「要不要租車?」、「要不要搭計程車?」,看來若擔心腳力不好,還有很多替代方案可以使用唷!
打開google地圖,設定了出門前看的點「鐵道文化園區」,走吧!
一路不小心稍微偏離了路徑,卻從巷弄間撇見更潘離處似乎在河堤上有一座涼亭,上去看看,順便稍坐個幾分鐘,今天老天爺許我個大好天氣,但是還是有涼風徐徐吹來,真舒服!
路上的小驚喜-河堤上的小涼亭
離開涼亭,從巷道走回google規劃的路線,又巧遇牆上的12星座彩繪,真有趣!
12星座彩繪牆之一
12星座彩繪牆之二
散步間,又看到一座看起來似乎有故事的花蓮港教會,不同於現代的高樓大廈建築,讓人更想親近的感覺。
花蓮港教會
這就是徒步的好處,慢速旅行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來到鐵道文化園區,入口處幾株的老樹給了我震撼卻又靜謐的感覺,右邊連續幾株主幹粗壯、枝葉繁茂,彷彿靜靜地站在這看著來來往往的旅人,提供一方遮蔭。左邊的松樹,不知道遭遇過什麼樣的磨難,卻依然生長得很茁壯,瞬時給人帶來勇氣的感覺,挺立在紀念碑旁邊。
鐵道文化園區右側靜謐的老樹群
鐵道文化園區左側紀念碑旁滄桑的松樹
鐵道文化園區導覽地圖
走進日式建築群,處處可見地震破壞的痕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震破壞,還是它本來就漸漸被遺棄,展架跟現代雜物(椅子、推車等等)已到處散落在室內,還有一些可能原本有固定位置卻掉落的老物被隨地棄置,早已不見當初乾淨、動線清楚的展館模樣,不管室內建築或室外其他建築或設施,幾乎都大門緊閉,從窗戶望進去,裏頭幾乎一律都是雜物堆疊,實在可惜!不過我本來就是抱著散步走走看看的心情,也就不太在意,在日式建築群與大樹間散步,也頗愜意呢!
到處可見地震破壞的痕跡-1
到處可見地震破壞的痕跡-2
原本展間牆上的字
目前隨意擱置的展架-1
目前隨意擱置的展架-2
這個好像是以前放硬式舊火車票的架子
木格窗上一幅幅述說鐵道文化故事的圖文-1
木格窗上一幅幅述說鐵道文化故事的圖文-2
有一間書店,不知道是否剛好來的時間沒營業
後院的糖蜜車
建築後方庭院停靠著一台當時的糖蜜火車廂,往另一方向旁邊走出去,來到第二園區,這裡有著蒸汽火車頭、老式舊車廂、當時的調撥設備桿,及地面上似乎是當時火車調頭的轉盤設備,在二區看到很特別的有「打鐵工坊」、「拘留所」,從緊閉大門上的鐵柵窗看進去,還可以看到鐵柵門還保留著呢!
第二園區展示的舊車廂
第二園區展示的蒸汽火車頭
調撥設備桿
調撥車頭轉向的轉盤
打鐵工坊
打鐵工坊解說牌
拘留所
拘留所解說牌
離開第二園區,我走回第一園區,發現第一園區後門入口有一個應該是防空設施的隱藏設施,藏在大樹樹根底下,要說它是地下防空洞的話它又是隆起像個小土丘,仔細留意發現,原來前門入口大樹樹根底下也有一個呢!
第一園區後門的防空設施
第一園區前門的防空設施
回到日式建築群的中間庭院,靠近中間的老樹仔細端詳,這是一棵受保護的老麵包樹,發現其實在祂的樹根周圍,有著許多的蕨類、攀藤或小鳥種下的植物,熱鬧的與祂共生共榮著呢!彷彿外界的一切都無關,在這一方小小天地中快樂的生活著,好羨慕啊!
中庭列管保護的老麵包樹
老麵包樹根旁的小植物-1
老麵包樹跟旁的小植物-2
老麵包樹跟旁的小植物-3
老麵包樹跟旁的小植物-4
老麵包樹跟旁的小植物-5
離開前我摸著樹根,在心裡默默地向老樹借一點能量,讓我拋開負面的人、負面情緒的糾纏。
走出鐵道文化園區已超過下午1點,趕緊找個地方覓食填飽肚子,這家店我是被老闆攤子前的文字吸引進去的,不知道什麼原因,在花蓮市區散步見到很多家的牛肉麵店耶?!
老闆攤子前的文字吸引我進去
這家的麵是我喜歡的帶點Q的麵條,湯頭飄散著中藥香,我點了一盤梨山泡菜,果然是高山高麗菜,那個爽脆啊,只是不知道是否太久沒吃泡菜,有點覺得太酸。
午餐的牛肉麵+梨山泡菜
牛肉麵店菜單
悠閒地吃完午餐,離check in 還有一些時間,再google了一個點「自由廣場」,散步過去時被google擺了一道,明明在中山路上直走就可以到的地方,它硬是帶我兜了一圈,是要讓我散步個夠嗎?!
自由廣場前身是監獄,目前保留下兩座瞭望台及中間的高聳圍牆,中間一堆細柱子不知道做什麼的,也不知道好像廣場、公園都一定會有鴿子,這裡的鴿子悠閒到我都離牠們只有3公尺了,還不會警戒、飛走。
舊監獄的瞭望台-1
舊監獄的瞭望台-2
舊監獄的高聳圍牆
圍牆上高低錯落的圓孔不知是什麼用途?
廣場上悠閒的鴿子
自由廣場原住民圖騰風格的舞台?還是大涼亭?
自由廣場立了很多我不知道是何用途的細桿子
圍牆邊找了個被瞭望台遮蔭的椅子坐下,喝著飲料吹著風,我也跟鴿子一樣變悠閒的一份子了。突然天空傳來飛機的轟隆隆聲響,觀察一陣子後發現應該是空軍們在做飛行訓練吧,一圈又一圈做著不同的動作飛行,直到晚上都還有聽到聲音,隔天一早又繼續轟隆隆呢,真是辛苦了!
一圈圈做著飛行練習的戰機
一圈圈做著飛行練習的戰機
入住後稍做休息,晚上再散步到東大門夜市覓食,買了網路上部落客介紹的美食,可惜老人家我牙口不好,那個豬皮實在咬不動啊!而且怕隔天暈船加劇,也只能放棄品嘗小米酒,有點可惜。
部落客介紹的店
珊媽的石板燒炭烤鋪菜單
我點燒烤組合+竹筒飯,那個鹹豬肉的豬皮我實在嚼不動
第二天
由於此行重點是想出海賞鯨,也約好賞鯨業者到飯店接駁,所以設定鬧鐘早早起床盥洗,簡單吃個早餐,出發前趕緊吞個暈船藥。
搭上接駁車來到賞鯨公司,先聽專業的黑潮志工做個簡單的介紹及說明,下次是不是該挑個六月天再來呀?!
多羅滿的船票是很可愛的明信片
暫別啦,花蓮港
海上看受傷大地,還是很震撼
飛旋群游
飛旋炫技-1
飛旋炫技-2
這趟出海,雖沒有敲龜,但也只看到最常見的飛旋海豚,幸好經由黑潮志工說明,知道牠們其實出現了很多樣的活動,可惜沒如願看到大型鯨魚,而且我還是不敵東北季風稍微吐了一下啊!最後搭接駁車回到火車站,以花蓮的扁食麵作為句號,以後有機會再換個季節再看看吧!
以花蓮扁食麵做ending
想看更多可愛飛旋海豚照片跟影片,可以到下方臉書艸門東喔!
喜歡不同以往的以遊記的分享方式嗎?可以留言說說唷!我們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