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幀技巧在動畫製作中的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何謂錯幀,將原本同時間的關鍵幀,直接用拖拉的方式錯開,這是很多動畫師會使用的小技巧

將關鍵幀往前或後拖動

將關鍵幀往前或後拖動


有看過一個說法,錯幀是造成動作軟弱無力、修改困難度上升的元兇,為何有這種說法,這邊就來說一下(個人觀點)


錯幀是邪法,你前面用的有多爽,後面糾正就有多慘,舉例,你看2D動畫有錯幀麼?但2D是靠什麼讓動畫流程且富有節奏,pose, pose是動畫的基礎,所有的動畫原理其實都是圍繞的pose展開,不管是力傳遞,等都是通過pose的變化,達到視覺上的真是合理,所以在你不是高手前,錯幀慎用,請忘記這個技能
(來自網路討論)


首先,為何有這種技巧,十二法則中的跟隨動作與重疊動作(Follow through and overlapping action),其中重疊動作提到,身體每個部位不會同時到位,一定存在有時間差

小提示:跟隨(Follow)和重疊(Overlap)是不同概念,想詳細了解的請看影片:跟隨與重疊動作 動畫的12個原則


很標準的重疊動作範例

很標準的重疊動作範例

有了這個認識,那使用錯幀就可以快速做到這個原理,對吧?但就會進入一個陷阱,做了,但是效果不對,明明做錯開了,為何看不出來,那就錯得更開,結果更慘


前面說過了跟隨(Follow)和重疊(Overlap)是不同概念,錯幀就是跟隨(Follow),如果是沒有主動發力,單純飄動的物體確實可以使用,請注意,是沒有發力和控制!所以他的效果會造成沒有力量感,如果將這個技巧用在人體或是攻擊動作,就會變成草飄,力量分散的感覺


動畫製作過程有一個 Blocking 過程,在2D作畫就是原畫,找出關鍵幀姿態,之後再通過不斷細化,去完成動畫,因為骨骼動畫,中間幀都是由軟體去完成,所以當使用錯幀技巧時,原本的關鍵姿態就會被破壞掉,後續要修改,找不到關鍵姿態就會造成修改混亂、動畫卡頓,當然這跟個人製作習慣有很大關係,只要懂得去運用,這根本不構成問題


當太習慣錯幀的做法,會變得只注意發力先後,而忽略控制、慣性、整體協調,只想著錯幀就可以完成發力傳遞和運動先後(再次強調,這不是個好習慣)


前面講這麼多,那錯幀是不能使用的嗎?不是的,而是看狀況使用,應該要在了解特性後使用,例如:微調卡頓、要做出無力飄動感…等,還是可以使用錯幀技巧,動畫師要模仿真實物理,讓動畫變的可信,錯幀也不過是個技巧,而非原理,是要懂得運用而不是過於依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道也沒用的動畫隨筆
16會員
68內容數
動畫師一名,技術不算炸裂,至少還能把角色動起來。這裡是我對動畫、工作、生活的低頻碎唸集合站。你會看到工作心得、技術筆記、動漫相關的廢話,總之就是寫給空氣看的,歡迎路過,但不必停留
2024/12/22
在動畫創作過程中,尋找參考資料至關重要,能讓作品更具說服力。尋找參考資源的方法,分析各類參考影片,包括現實、動畫及遊戲等的特點和應用,並使用有效的工具來管理和篩選資料庫,善用參考資料能夠提升動畫的專業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2024/12/22
在動畫創作過程中,尋找參考資料至關重要,能讓作品更具說服力。尋找參考資源的方法,分析各類參考影片,包括現實、動畫及遊戲等的特點和應用,並使用有效的工具來管理和篩選資料庫,善用參考資料能夠提升動畫的專業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2024/12/14
這篇文章真的不有趣,慣性和緩衝很容易混淆:慣性是物體在無外力作用下保持運動狀態的特性,而緩衝則為了保持穩定而有意控制的運動。利用動畫中的例子,說明這兩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區別
Thumbnail
2024/12/14
這篇文章真的不有趣,慣性和緩衝很容易混淆:慣性是物體在無外力作用下保持運動狀態的特性,而緩衝則為了保持穩定而有意控制的運動。利用動畫中的例子,說明這兩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區別
Thumbnail
2024/12/07
弧線運動一直是動作的基礎,它就像繪圖中的透視一樣是個準則,但要遵循的同時,是要活用還是被受限?
Thumbnail
2024/12/07
弧線運動一直是動作的基礎,它就像繪圖中的透視一樣是個準則,但要遵循的同時,是要活用還是被受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錯幀是很多動畫師會使用的技巧,但是用不好反而會做不出效果,那麼問題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錯幀是很多動畫師會使用的技巧,但是用不好反而會做不出效果,那麼問題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6.14 作者:FAHAHA|翁順法 三個使用動畫的經驗。​ 1. 別為酷炫吸睛,使用浮誇動畫 2. 根據目的設定,不憑感覺亂加 3. 不要過度主導,而要換位思考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6.14 作者:FAHAHA|翁順法 三個使用動畫的經驗。​ 1. 別為酷炫吸睛,使用浮誇動畫 2. 根據目的設定,不憑感覺亂加 3. 不要過度主導,而要換位思考
Thumbnail
在不了解「藝術設計元素原理」的情況下,也許可以進行良好的設計。 但是,要創造出既好看又能創造最佳用戶體驗的東西,可能需要大量的反複試驗 (trial and error)。
Thumbnail
在不了解「藝術設計元素原理」的情況下,也許可以進行良好的設計。 但是,要創造出既好看又能創造最佳用戶體驗的東西,可能需要大量的反複試驗 (trial and error)。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使用人偶圖產出了一個姿勢正確,但是手指錯亂且臉型崩潰的半成品圖,這一篇我要繼續修正這些問題,得到一個草稿圖,再使用這個草稿製作大張的完成圖。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使用人偶圖產出了一個姿勢正確,但是手指錯亂且臉型崩潰的半成品圖,這一篇我要繼續修正這些問題,得到一個草稿圖,再使用這個草稿製作大張的完成圖。
Thumbnail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你有為網拍做過圖解筆記嗎? 能把裡頭所有重點,僅用一張圖,便清晰可見、一目了然嗎?此內容的全息圖,該選擇什麼資訊結構,才能使表達合理又順暢呢?如何透過資訊圖解,幫讀者建構一條無痛的理解坡道呢?提問力與因果邏輯,是製作圖解時,要時刻放心上的。
Thumbnail
你有為網拍做過圖解筆記嗎? 能把裡頭所有重點,僅用一張圖,便清晰可見、一目了然嗎?此內容的全息圖,該選擇什麼資訊結構,才能使表達合理又順暢呢?如何透過資訊圖解,幫讀者建構一條無痛的理解坡道呢?提問力與因果邏輯,是製作圖解時,要時刻放心上的。
Thumbnail
這系列是我上Krenz老師的線上透視課的筆記,整理成文章不只幫助自己記憶,也給想上課但還在猶豫要不要報名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系列是我上Krenz老師的線上透視課的筆記,整理成文章不只幫助自己記憶,也給想上課但還在猶豫要不要報名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周看了這本《漫畫分鏡表現》,算是補上了自己在做筆記、圖解的視覺引導比較薄弱的區塊,過往僅知道人都喜歡看人像、情緒表情圖像,以及閱讀的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等習慣。 但這本書告訴我們, 面對有角色的圖像時,我們眼睛的關注順序為:角色的眼睛-角色-畫面。 你說,我又不是要畫漫畫,學這個幹嘛? 半身
Thumbnail
這周看了這本《漫畫分鏡表現》,算是補上了自己在做筆記、圖解的視覺引導比較薄弱的區塊,過往僅知道人都喜歡看人像、情緒表情圖像,以及閱讀的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等習慣。 但這本書告訴我們, 面對有角色的圖像時,我們眼睛的關注順序為:角色的眼睛-角色-畫面。 你說,我又不是要畫漫畫,學這個幹嘛? 半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