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以幸福滋養孩子生命——教師心聲及回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raw-image

幸福,可以教嗎?

幸福,怎樣學到?

香港有專為幸福而設的課程嗎?

對孩子來說,幸福是甚麼?

現在的孩子,幸福嗎?

 

本港學生近年普遍面對的挑戰包括:負面情緒增多、社交能力下降、與同儕關係疏離及學業壓力沉重,均有機會致使他們面臨重大的壓力以至情緒困擾。有研究發現,「與家人相處」、「前途/升學」及「適應學校生活」等,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及影響最大。而改善家庭關係,比提升學業表現更能讓學生感到幸福。

 

因此,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基特意以小一為試點推動「幸福教育」,為小一孩子及其家長舉辦「幸福食堂」小一親子幸福日,希望藉親子共同創建幸福的經歷,雙方一起回到幸福的起點,以有效及正向的回饋方式,表達對彼此的愛與關懷,成為迎向未知挑戰的溫暖力量。

 

以下節錄參與是次活動的教師心聲及回饋:

  1. 孩子渴望聆聽父母的心聲
  2. 樂於分享自己家庭的味道
  3. 真心表達締造幸福的瞬間
  4. 與家人共享食物背後的幸福
  5. 要孩子幸福,家長要先幸福
  6. 幸福是與家人一起感受的滋味
  7. 陪伴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8. 用心創作的動力是因為愛
  9. 反思愛的源頭,以感恩實踐愛
  10. 幸福是品嚐生活中的小細節
  11. 感恩與幸福是發掘美好的能力
  12. 感激感恩感動的幸福啟發


孩子渴望聆聽父母的心聲

1A班主任:曹詠霞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周邊,生活中一些微小事物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例如家人的陪伴是一種幸福、享用一份美味的早餐也是一種幸福,甚至聽到一首動人的歌曲也能帶來幸福,這取決於我們是否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發現這些幸福
  • 如果要形容幸福的味道,我會選擇「甜」來描述。每當我們回憶起幸福的感覺時,心中總會感到開心和溫暖。而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這些回憶也能重新給予我們信心。正所謂「苦中帶甜」,在家人所做的菜餚中,我最喜歡的是媽媽煮的番茄炒蛋,其酸甜口味讓我難以忘懷。我曾試著自己烹飪這道菜,但始終無法還原媽媽的味道。如果要我設計一道能讓家庭感受到幸福的料理,我認為重點不在於食物本身,而在於與家人分享料理過程和時光。我們可通過食物來表達愛意,而這份愛意正是幸福的根源
  • 我認為這次生命教育活動的主題非常新穎,以製作幸福食譜作為引子,讓家長和孩子們表達情感。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許多學生竟然能畫出各式各樣精美的菜式。在創作過程中,他們回憶起與家人一起享用美食的時光,並用文字表達對父母的愛與感謝。在最後的分享環節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對話非常感人,充分顯示出每個孩子都渴望聽到父母內心深處的聲音
  • 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了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而這個活動恰好提供了他們靜下心來、慢慢交流的機會,使雙方都能表達彼此的愛。這次活動必定會讓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回憶,也能增進他們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樂於分享自己家庭的味道

1A班協助 (德價組):連淑儀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就是與家人和喜愛的人在一起,無論做甚麼都會感到非常幸福。此外,我非常喜歡吃東西,尤其是在享用自己喜愛的甜品時,更是感到無比幸福。我認為幸福是甜的,因為每當與家人和喜愛的人在一起時,我總是笑得很開心,每次想到他們時也會不自覺地微笑
  • 我最喜歡家人為我準備的菜是豆豉鯪魚油麥菜,因為爸爸煮得非常好吃,而在外面很少能品嚐到這道菜,這也是我們全家最愛的菜,爸爸經常會為我們烹飪
  • 我負責帶領一班同學設計幸福食譜。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學生都非常專心地為家人設計一道美味的菜餚。我最難忘的是,學生們都非常樂於分享他們的食譜,希望所有同學都能欣賞他們的作品,也很樂意與老師分享
  • 此外,我還將他們分組,共同使用畫筆。在這個過程中,當其他同學正在使用他們想要的顏色筆時,他們都耐心地靜靜等待,並沒有出現任何爭執。我發現,小一的同學已經懂得如何耐心等待和學會分享


真心表達締造幸福的瞬間

1B班主任:陳施恩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是一些非常簡單的事情,例如做自己喜歡的事,靜靜地聽音樂或看書,或是收到家人或朋友對我的關心。在這些時刻,我會感受到有人留意到我的需要,這讓我感到非常幸福。此外,當我的付出得到他人的欣賞時,我也會感到幸福。例如,當我做了一些美味的食物,家人會說:「今天你這道菜煮得很好味」或「你這個蛋糕做得很好吃」。又或在我設計活動時,看到小朋友的笑容和他們的快樂,我也會感到幸福
  • 我認為幸福是甜的,因為每當我想起幸福的情景,通常都是與家人或朋友一起慶祝特別的日子,例如生日、父親節、母親節或其他紀念日。這些日子,即使已經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最後也一定會有蛋糕或甜品作為結尾,大家一起迎接祝福並留下美好的回憶。因此,提到幸福,我便會想起蛋糕的甜味
  • 在所有家人所煮的菜餚中,我最喜歡的是爺爺煮的番茄豬扒。即使我跟著他的步驟,購買相同的材料,也始終無法煮出記憶中那種美味和鬆軟的豬扒。這次活動讓我發現,小一學生平時看似只顧著玩耍、吃零食和做自己喜歡的事,但當他們設計一道菜式時,其實非常清楚爸爸媽媽喜歡吃甚麼,也希望將自己認為好吃的東西與家人分享
  •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活動是在禮堂裡,爸爸媽媽為小朋友寫下四道菜。起初,我擔心這些內容對小一孩子來說會否太複雜,他們是否能理解爸爸媽媽所表達的意思。然而,小一學生比我想像中更加細膩,也能感受到大人複雜的情緒。在爸爸媽媽分享後,他們能給予很好的回應。我認為透過這個活動,家長和小朋友之間可更愉快地建立聯繫,更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能多一些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瞬間,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與家人共享食物背後的幸福

1B班協助 (德價組):劉雪華老師
raw-image
  • 這個活動中令我最難忘的片段是,學生在為家人創作料理的過程。從他們設計和創作料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非常希望為自己的家人設計一道料理,或希望媽媽或家人為自己準備一份美味的餐點。他們清楚知道家人、媽媽和爸爸喜歡吃甚麼,並且認真思考如何幫助家人,希望能設計出一道能與家人分享的料理
  • 在這個歷程中,學生表達出這道料理是爸爸或媽媽喜歡的,他們非常想與媽媽或家人分享自己所設計和創造的料理。期間,我看到小朋友其實明白家人對他們的疼愛,也感受到家人對他們的關心。此外,他們也表現出希望回報父母的心意,對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愛意
  • 學生們渴望與爸爸媽媽分享自己喜歡的食物,或是那些爸爸媽媽也喜歡的料理。他們希望能夠創造出一些可與父母一起分享的美食。這讓我感到驚喜,雖然他們還很小,僅僅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但在這整個活動中,他們能夠理解到爸爸媽媽平時為他們準備簡單料理或飯菜背後所蘊含的關心與愛意
  • 他們也意識到,自己可以為父母做一些事情,以回報這份愛,讓父母感受到他們知道爸爸媽媽是愛著自己的

 

要孩子幸福,家長要先幸福

1C班主任:張淑如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是知足,能經常微笑、感到開心,看到想看的事物,聽到想聽的聲音,以及品嚐到想吃的食物。幸福的味道是美味和甜蜜的,與自己喜愛的人一起享用美食,品嚐自己喜歡的食物,這都是幸福的體現
  • 在家裡準備的眾多食物中,我最喜歡的是媽媽做的壽司。媽媽製作的壽司裡包裹著我喜愛的食材,例如蟹柳、獅子狗和肉鬆等。在我小時候上學時,媽媽會為我準備午餐。每當我打開飯盒看到壽司時,同學們都會羨慕我有媽媽的精心準備。而且媽媽每次都要很早起床為我準備這些食物,因此我特別喜愛媽媽做的壽司
  • 整個活動中,我最深刻的體會是,要讓小朋友感到幸福,其實大人首先需要感受到幸福。在這個活動期間,小一的學生們也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感受到幸福,並且值得被他人欣賞和讚賞。在整個活動中,我最難忘的是在禮堂時看到家長和學生們的情感流露。這一部分實在令人感動,因為家長很少有機會在這樣的空間裡讚美自己的孩子。他們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不足,而忽略了他們所做得好的地方。因此,這次活動讓他們能夠面對面深情地表達對孩子的欣賞,讓我印象深刻
  • 如果要設計一道能讓全家人一起享用並感到幸福的料理,我會選擇與家人一起打邊爐,準備一桌大家都喜歡的各種菜品,包括海鮮、肉類和蔬菜等,希望每個人都能品嚐到自己喜愛的食物,並在用餐後感受到幸福


幸福是與家人一起感受的滋味

1C班協助 (德價組):江智鈞老師
raw-image
  • 小時候,主要是由婆婆照顧我的起居飲食,因此如果問我最喜歡的料理,一定是婆婆親手煮的菜。婆婆喜歡帶我去街市選菜,詢問我喜歡吃甚麼,然後買回來。她會拉我去旁邊的洗手盆,看著我講話,同時洗菜。從選菜到拿出成品,我都一直陪伴在婆婆身邊,那時候覺得這些菜特別好吃,其實可能是因為有婆婆的陪伴
  • 這個幸福食堂讓我感受到,小朋友非常喜歡分享。即使平時不是很勇敢表達的同學,對於分享自己家人煮最好吃的菜,他們也會非常踴躍。例如豉油雞翼、火腿通粉、蒸蛋等,他們都能說出家人或自己最深刻的菜式。而且他們知道這些菜不是外面的,而是真正由家人親手煮給他們的。這個環節能讓小朋友回想起,其實家人是為他們付出,認真用心地為他們準備食物。他們也會回憶起一起用餐時的快樂片段,明白原來幸福就是這些瞬間和感受
  • 當他們為家人設計一道料理時,他們能夠根據家人的口味貼心地設計,比如媽媽喜歡吃甚麼、爸爸喜歡吃甚麼,然後將所有這些放入一個菜單中。他們用心思、快樂和愛去畫出這道料理。我覺得對於他們來說,這一刻就已經是幸福的。即使之後回去與家人分享,每一次用餐,他們的幸福感也會增加。這也是我最難忘的地方
  • 我自己是第二年參加Why Not Education的活動,也是第二年與小朋友一起體驗。今年的主題與去年完全不同,給我的感覺非常新鮮。在教小朋友的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要我分享自己的料理。我認為最近最幸福的料理就是在這個分享中產生的幸福感。當小朋友看到我煮的食物時,他們會問:「這些是你煮的嗎?你準備的?是不是你的小朋友喜歡吃的?」我回答說,都是一家人喜歡吃的


陪伴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1D班主任:鄭藹雯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和感恩有很大的關係,就像在活動中邀請小朋友和家長出來分享,那裡我也哭得很厲害。因為其中一位是我班的小朋友,他和他爸爸之間的關係和互動,我沒想到會是這麼的深刻。原來聽到爸爸說一句對不起,對孩子來說是這麼重要,所以當我聽到時非常感動
  • 小朋友在課室跟他們作畫時,他們一邊畫一邊分享。有些說我媽媽很喜歡吃菜,我爸爸很喜歡吃煎餅。我覺得這些都是能夠令他回憶起,原來我跟媽媽吃東西的時候、跟爸爸吃東西的時候會有這種味道。正如秋霞老師講「回憶的味道」,皆可在這些食物中找到
  • 對於小朋友來說,幸福就是陪伴。在親子互動環節,有同學可跟父母一起出來分享,有另一些小朋友則在椅子上哭了。我問他們是不是很想念父母,他們說很想爸爸媽媽能親身到來,不過也很明白爸爸媽媽要上班。孩子說一直以來,爸爸答應了跟自己玩,但可能又要上班又沒空,媽媽又要照顧弟弟,又沒空陪自己,有時候可能只是睡覺時間能陪伴。因此,我認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愛、擁抱、陪伴才是他們真正覺得幸福的時刻
  • 家長在這次幸福食堂中帶走的是,更加深刻地聽到小朋友的聲音。有時候我們可能忽略了小朋友年紀尚幼,以為他們未必明白,但從家長和小朋友互動中,我們發現當孩子一聽到家長講「我愛你」、「對不起」時,他們是非常有感受的。故此,我認為家長會意識到原來他們要多表達對小朋友的愛。同樣地,我認為作為老師也是如此。有時候看到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不妨給予更多鼓勵。其實多一些鼓勵與肯定,就如剛才在整個環節中,看到主持老師不斷鼓勵小朋友,我非常希望將這種方式帶入我的教學中,以幫助小朋友更感受幸福


用心創作的動力是因為愛

1D班協助 (德價組):謝慧瑩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是與自己最愛的家人或朋友一起做事,或一起享用美味的料理,從中獲得幸福感
  • 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能表達出他們對幸福的理解,例如他們認為幸福應該是甜的,並且帶來開心的感覺。他們能清楚地表達這些感受,但在寫中文字方面則稍顯困難。最後,我們教他們如何創作自己的幸福食譜,但由於有些字不太會寫,因此需要花較多時間在寫字上。許多同學會詢問字的寫法,但我認為這是好的,因為他們願意花更多時間專心寫字,也樂於嘗試畫出關於自己幸福的菜式
  • 整個班級都在努力思考和創作自己的料理,他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想要與家人分享自己的菜式。因此,他們急切地想完成這道料理,並立即將其展示給家人看。這樣的活動促進了小朋友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因為他們能在禮堂中與家人分享自己在課堂上所做的活動,包括畫過的作品和所寫的食譜
  • 我認為這個活動非常好,因為它能讓同學們思考平時與家人一起做的事情,以及未來希望與家人一起繼續做的事情。他們會花更多時間與家人分享,因此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值得參加

 

反思愛的源頭,以感恩實踐愛

1E班主任:周燕婷老師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是一種開心和滿足的感覺。一般而言,如果一位小朋友的幸福感較高,他的抗逆力也會相對提高,因為他會感受到被支持和被愛。因此,當他面對挫折或挑戰時,會更加自信地克服
  • 這次活動中,有許多難忘的片段。活動讓小一的同學透過食物去感受幸福,反思平時進食的食物不僅僅是味道好,而是與誰一起分享,以及這些食物是如何得來的。有時候,他們晚上回到家,可能看到一桌美味的菜餚,但卻沒有仔細思考誰為他們準備了這些食物。其實,為他們烹調的人往往花了很多心思,包括營養搭配和迎合小朋友的口味。他們可能費盡心思去設計這道菜,並將其烹調出來,讓小朋友在晚上能品嚐到美味的晚餐
  • 這個活動能讓小朋友反思他人對自己的付出,也鼓勵他們關注別人的付出。例如他們需要在餐碟上,設計一道送給自己所愛家人的菜品。其中一位小朋友的畫作上有許多蔬菜和水果,當我詢問他想煮給誰吃時,他表示想煮給爸爸和媽媽。原因是他覺得爸爸和媽媽平時照顧自己很辛苦,因此希望能為他們準備一些健康的食物,以促進他們的健康
  • 聽完之後,我認為這次活動能讓學生思考別人對自己的付出,也開始培養感恩的心,關心身邊為自己付出的人,並以感激的心回應他們對自己的愛。我覺得這個活動能促進小一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在禮堂進行的親子活動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使家長和小朋友能表達平時生活中很少表達的愛意。言語是最直接表達愛的方法,透過善意的溝通,小朋友能更明白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愛。儘管有時會有要求和爭吵,但其實彼此之間是充滿愛的

 

幸福是品嚐生活中的小細節

1E班協助 (德價組):張映玲老師
raw-image
  • 我覺得幸福的味道可以是純粹的甜味,例如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旅行、在樂園享受快樂的活動。幸福也可以是苦後的甜,因為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只要我們克服了這些困難,自然會感受到幸福的甜味。在家人準備的料理中,我最喜歡的是梅菜蒸肉餅,因為這道料理需要花費心思和時間來準備。每一樣材料都需要剁得很碎,這在某程度上反映了家人對我的愛和關心
  • 在活動期間,我發現對於小一的小朋友來說,幸福可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他們未必能像大人那樣用言語清楚地形容甚麼是幸福,但我認為小朋友比大人更能理解,原來幸福可以在生活中尋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和小確幸已經可以帶來幸福感。例如,小朋友會提到他們的幸福是:不用做功課、可以打遊戲、吃雪糕,或者做完功課後看電視。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幸福。他們的回答讓我感受到,有時候大人的世界會想得很複雜,認為幸福需要有車、有樓,甚至成為千萬富翁。然而對小朋友來說,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生活中隨處可見
  • 這個活動促進了小一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平時,小朋友和家長的生活可能都很忙碌,尤其是家長忙於工作,下班後還要幫小朋友檢查功課、收拾書包和溫習,而小朋友本身的學習時間表也很緊湊,這使得他們很難有機會靜下心來思考。我覺得這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大人能沉澱思緒,思考甚麼是幸福,以及自己與小朋友之間的關係互動是否健康
  • 如果要設計一道讓家人吃完後感到幸福的料理,我會選擇火鍋。因為我認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火鍋,配上熱辣辣的食材,是一種溫暖而窩心的感覺。而且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食材,也能調製自己喜歡的醬汁。這樣,每個人都能做回自己,不需要刻意遷就別人的口味,同時全家人也能聚在一起度過溫馨的時光

 

感恩與幸福是發掘美好的能力

德育及價值教育組組長:黃淑芳主任
raw-image
  • 我認為幸福是一種能力,是發掘美好的能力,我亦認為幸福是與家人一起經歷生活中的點滴。我覺得自己很幸福,並開始數算自己擁有的幸福,我很希望身邊的人也能感受到幸福。很多人在生活中只看到缺欠,像是在白紙上只注意到黑點。許多家長和同學都缺乏在不好的事物中,尋找好的能力,而在好的事物中,尋找更好的能力
  • 活動期間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男同學在回答「幸福在哪裡」時,大聲地說:「幸福在家長那裡」。雖然家長感到尷尬,但這其實是一種幸福的尷尬。另外,在親子互動環節中,看到一位爸爸和孩子都哭得令人動容,我覺得這就是覺察能力。生活環境沒有改變,但其實愛一直都在,關鍵是我們平日有沒有刻意去覺察
  • 接下來,學校還有許多生命教育活動,希望能讓小朋友覺察到自己已經很幸福,同時感恩父母的愛。父母也應該感恩孩子,他們已經很努力了,香港的小朋友真的很努力。我覺得感到幸福的原因在於懂得感恩,認為身邊的事物不是理所當然的。小朋友在我們身邊並不是必然會孝順,也不是必然會聽話,更不是必然擁有健康的身體。如果我們懂得感恩,自然會感受到幸福。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念頭。因此,感恩教育和幸福教育應該同步推行。只要你懂得感恩,你就容易得到幸福
  • 我很感恩,因為今天很多家長特地請假到來,他們珍惜與孩子互動的機會;我很感恩小一的孩子感情豐富,他們在活動前後有很多感性的表達;我很感恩自己的團隊能應對各種突發的情況,細心支援孩子的成長;我很感恩生命教育機構很用心地做好幸福教育;我很感恩自己,即便推動價值教育充滿不同的困難,但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帶著幸福前行

 

感激感恩感動的幸福啟發

德育及價值教育組副組長、小一生命教育日統籌老師:廖心妍主任
raw-image
  • 近年來,經常聽到人們談論幸福,通常是在他們去完日本旅行、品嚐到美味的菜餚後,感慨地說:「哎喲,好幸福啊!」在教學上,我認為幸福是大家都能感受到感恩的時刻。例如作為父母,他們會感恩孩子的出生,感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也感恩有孩子的陪伴,這些都帶來了美好的回憶。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則會感恩父母的付出,因此也會感受到幸福
  • 最初我擔心的是幸福這個概念過於抽象,似乎難以捉摸。究竟老師應該如何具體地向家長和孩子傳達「幸福」呢?然而,在此次活動中,我發現大家都獲得了很多啟發。對父母來說,他們明白到愛護小朋友、讓小朋友幸福,最終也能讓自己感到幸福,這是需要以愛的言語來表達,需要多說多做,而不僅僅是為小朋友準備所有物質的東西。對孩子來說,幸福是非常簡單且具體的。例如每天媽媽為他們準備的料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中,爸爸媽媽對他們的關懷,已經能夠帶來幸福
  • 作為老師,我也能輕易理解甚麼是幸福,並且可透過機構舉辦的一些活動來設計料理,將這種抽象的幸福感傳遞給學生。我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因為無論是家長、學生還是老師,都在其中獲得了很多啟發,明白了甚麼叫幸福。在活動進行期間,我也意識到自己身處於一個非常幸福的環境,並理解到這樣的重要性
  • 在禮堂深情剖白的環節中,看到一對父子互相表達心情,那一刻我深深感恩,能夠參與Why Not Education這個機構所帶來的優質主題,讓家長和學生共同受益。我們的校長也感受到活動中的幸福,因此我對整個活動充滿感激。感謝學校給予我機會舉辦這個活動,也感謝所有老師的配合,以及家長的參與。同時,我也非常感謝小朋友在整個活動中的積極投入。在這次活動中,我也感受到無比的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y Not Education的沙龍
18會員
86內容數
2025/04/15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Thumbnail
2025/04/15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Thumbnail
2025/03/11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11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幸福,可以教嗎? 幸福,怎樣學到? 香港有專為幸福而設的課程嗎? 對孩子來說,幸福是甚麼? 現在的孩子,幸福嗎? 有研究發現,「與家人相處」、「前途/升學」及「適應學校生活」等,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及影響最大。換句話說,改善家庭關係,比提升學業表現更能讓學生感到幸福。
Thumbnail
幸福,可以教嗎? 幸福,怎樣學到? 香港有專為幸福而設的課程嗎? 對孩子來說,幸福是甚麼? 現在的孩子,幸福嗎? 有研究發現,「與家人相處」、「前途/升學」及「適應學校生活」等,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及影響最大。換句話說,改善家庭關係,比提升學業表現更能讓學生感到幸福。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在協助孩子的「學習輔導」父母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協助孩子調節挫折、擔心與不安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也才能進入專注有效能的學習!不僅減少孩子上學的壓力源,也重建孩子學習的成就感與信心。
Thumbnail
在協助孩子的「學習輔導」父母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協助孩子調節挫折、擔心與不安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也才能進入專注有效能的學習!不僅減少孩子上學的壓力源,也重建孩子學習的成就感與信心。
Thumbnail
(王世賢 行動諮商心理師from龍華國小講座筆記文章化整理) 溝通的力量 家庭中,溝通是培養孩子良好發展的基石。然而,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呢? 首先,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敢於分享內心所想。 家長應該願意聆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
Thumbnail
(王世賢 行動諮商心理師from龍華國小講座筆記文章化整理) 溝通的力量 家庭中,溝通是培養孩子良好發展的基石。然而,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呢? 首先,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敢於分享內心所想。 家長應該願意聆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
Thumbnail
爸爸媽媽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才開始學會當爸爸媽媽。 這當中的過程,難免覺得辛苦,但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孩子成長的速度,是無法預測的! 而那些辛苦會轉換成能量,然後讓我們看見許多值得! 這一年中,孩子對老師有了信任、對環境產生了安全感、 有同學當玩伴,在教室角落中,不僅能自由的玩耍探索, 還能主動收
Thumbnail
爸爸媽媽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才開始學會當爸爸媽媽。 這當中的過程,難免覺得辛苦,但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孩子成長的速度,是無法預測的! 而那些辛苦會轉換成能量,然後讓我們看見許多值得! 這一年中,孩子對老師有了信任、對環境產生了安全感、 有同學當玩伴,在教室角落中,不僅能自由的玩耍探索, 還能主動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開始稍微體會到教養孩子的樂趣。一方面是班上的紀律、秩序慢慢上軌道,讓我頭痛的學生們,在經過和家長無數次的溝通,我在班上也一再地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方法,雖然還是常有狀況發生,但整體而言是持續進步的。 最近班上會有孩子開始講冷笑話逗我開心,他們發現老師的笑點其實很低,只要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開始稍微體會到教養孩子的樂趣。一方面是班上的紀律、秩序慢慢上軌道,讓我頭痛的學生們,在經過和家長無數次的溝通,我在班上也一再地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方法,雖然還是常有狀況發生,但整體而言是持續進步的。 最近班上會有孩子開始講冷笑話逗我開心,他們發現老師的笑點其實很低,只要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