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應該基於事實、數據來寫。
想追求效率,那你就不該帶感情去寫。
寫作是行銷。而行銷是商業行為,商場不談感情。
在《華爾街》電影,主角葛登 · 蓋柯說:
「我不瞎猜的。我只賭贏面大的局。有時候我贏,有時候我輸,但我從不停止戰鬥。」
「想交朋友?那給我去養條狗吧。」
商場是不談感情的地方,讀者也不在乎作者的感受。
不帶感情的寫內容、寫沒有感情的內容,就會有產量。
SEO 代表巨大的被動流量。
而 100% 的 SEO 流量是「搜尋來的」。
搜尋的人來幹嘛?來找答案、買東西、逛網站,不是來閱讀的。
好的 SEO 寫作就該像工具書,是「寫給別人查」的。
寫工具書,不用放感情啊。
想像你在編寫字典:字母 A 寫完,之後要幹嘛?寫 B 啊。
字母 B 寫完呢?再去寫 C 啊。
有需要寫到一半感嘆「X」字母流量怎麼那麼低、覺得哀傷嗎?
不用。因為這沒意義。
X 開頭的單字本來就少,流量當然比較低,這跟作者沒關係。
字母 X 寫完,下一個該換 Y 了。
這樣思考,你的產出就會快。
SEO 寫作之前必須先研究,客人會 Google 什麼關鍵字找到你?
滿足這個需求,你才能得到流量和商機。
滿足不了,再換下一個。
這是基於關鍵字數據,不是基於感情。
數位寫作權威 Nicolas Cole 說:「現代寫作者分兩種:
一種,是懂數據的寫作者,另一種是失敗的寫作者。」
數據,決定你的寫作好壞。
如果不重視數據、只靠感覺,你會被時代淘汰。
不看數據、忽視互動,就等於不重視讀者。
不重視讀者的內容,就不該被演算法推播。
如果你肯分析數據呢?你就會懂:先廣發文,再把表現好的內容加碼寫深。
因為演算法會用科技「精選」好文。
從數據出發,創作的策略自然就會有邏輯、有速度。
你的產能就大增了。
因為你清楚知道下一步該幹嘛,不用浪費心力「感受」。
很多人質疑:「不對呀,文案要賣得好,不是應該要談感情、激發創意嗎?」
不是。文案是激發消費者感受,說服購買,但不是創意。
廣告教父大衛 · 奧格威說:「我最討厭聽到有人說文案寫得『好有創意』喔。」
「我要看到你做的,是讀完文案後激起興趣,忍不住跑去下單。」
文案大師丹 · 甘迺迪也說:「會賣的文案,不靠創意。」
創意不是好東西。
好用的文案繼續用就好,會賣的廣告繼續投就對了,別改它。
英文有句話叫「別重新發明輪子」。
圓形車輪好好的,你就不用再去發明方形輪子。
銷售文案、廣告文案也是同樣道理:研究數據,收集成功範例。
會賣的策略,反覆投放;高效模板,繼續沿用。
這樣文案產出就會快,不用花時間想創意、放感情。
(延伸閱讀:速讀《逆習慣》)
擅長分析社群、抓取注意力的 Gary Vee 說:「你已經做到日更了。但我要你每天再發 8 – 15 倍的量。」
他還說:「紀錄就好,別創作。」(Document, Don’t Create)
日更,是你每天規律報到、固定刷臉的好頻率。
大量日更,就像大量洗樂透彩券。
你不能提高號碼的中獎率,但彩券越多張,中獎機率就越高。
「瘋狂日更」就是這道理。
如果你寫的讀者不看,怎麼辦?只會像雜訊,被其他貼文淹沒。
你不用擔心吵到別人。
要是互動數很高呢?代表讀者有共鳴、代表演算法願意推播。
這就是數據顯示「中了,該加碼了」的訊號。
看數據、看策略,但不看感情,你的產量就會增加。
內容日曆(Content Calendar)是個先排好行程的概念。
就像行事曆,你今天做啥、明天幹嘛,都先規劃起來。
當你圍繞自己的主題寫作、持續輸出,你就會漸漸被認識。
假設你擅長廣告。你禮拜一談廣告,禮拜二講廣告⋯⋯禮拜三,怎麼又是你?
路人就算不想看,也會「被迫知道」:喔,你是愛講廣告那個人。
⋯⋯什麼是「個人品牌」?
內容行銷權威 HubSpot 對品牌的定義是
「成功在目標客戶心中佔到席位,成為購物時,他們會自動想到的選項。」
你「個人」常刷臉,刷到讓路人想到「廣告」就想到你,這就是個人品牌。
寫作權威 Nicolas Cole 說,靠寫作經營品牌、建立聲量,格式就長這樣:
• 工具:別人用哪些廣告工具能變強?
• 書單:要學會廣告知識,有哪些推薦書單?
• 資源:要成為廣告界高手,有哪些學習資源?
• 訣竅:在廣告領域裡,你有什麼厲害的招數?
• 故事:那些厲害的廣告專家,有什麼有趣故事?
• 格言:在廣告領域裡,有哪些專家的金句格言?
• 特質:在廣告領域裡面,成功的專家都有哪些特點?
• 步驟:有什麼能照做的步驟,讓讀者的廣告實力變強?
• ⋯⋯
像這樣排進行事曆,堅持定期寫一篇,產量不就倍增了?
個人品牌也就慢慢鮮明了。
萬一表現差,該如何「感受」呢?
不用感受。當成編字典,X 開頭的字本來就少,趕快寫 Y 了啊。
寫作有個殘酷現實:「讀者只在乎自己,沒人在乎你。」
讀者會注意你的內容,是因為這份內容對他有用。
在影響力和流量之前,作者感受不重要。
商場只談數據和事實,不談感情。
• • •
Facebook 曾做了一個觸怒使用者的更新:它把「每個人按了誰讚」轉成一篇篇系統訊息,塞到大家的臉書首頁。
所有人都抱怨:「太沒隱私了吧,搞得大家像跟蹤狂。」
還有人成立社團抵制臉書,有超多人加入。
但馬克 · 祖克柏什麼都沒做。
他只是在幕後滿意的微笑。因為他有後台。
後台數據顯示 —— 社群改版後用戶活躍時數大增。原來,數據證明每個人都愛窺探。
抵制臉書的社團會漲粉,正是因為改版後臉書上線人數變多了。
• • •
寫作就是這樣。
你必須從數據出發,建立流量和影響力,才有機會談感受。
建立流量和影響力的最快方法,就是不帶感情的產出。
(延伸閱讀:Google 機密文件外洩,搜尋專家開撕演算法黑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