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的大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企業內部的溝通障礙和決策失誤,常常可能是造成企業發展的致命傷。在《羅輯思維(商業篇)》一書中,作者羅振宇用了一個概念:「房間裡的大象」來說明企業內部的溝通問題。這個概念揭示了許多企業內部存在的,卻被刻意忽視的問題。

「房間裡的大象」這個概念源自英語俗語,指的是那些明顯存在,卻被故意忽視的事實或感受。羅振宇在書中給出了一個更加精準的定義:「我們知道,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該知道」的事。這個概念與西方文化中的「國王的新衣」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國王的新衣」是明明沒看到,但大家都假裝看到;而「房間裡的大象」則是明明看到了,但大家都假裝沒看到。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書中舉了一個真實的案例。在 IT 行業的發展史上,王安電腦公司曾經是一個傳奇。然而,即使在公司面臨嚴重問題時,員工們仍然忠實地執行著明顯錯誤的決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當時,王安就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沒有人敢質疑他的判斷。結果就是,即使公司上下都知道前方有危險,仍然持續地往前衝。最終,這家曾經偉大的公司倒閉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重要的現象:公司往往不是被突發、意外的事件打垮,而是因為內部人員早就知道危險的存在,卻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沉默,最終導致公司陷入困境。這就是典型的「房間裡的大象」現象。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選擇忽視這些明顯的問題呢?羅振宇在書中提到了「社會性誤會」這個概念。有些誤會,雖然本質上是不好的,但卻是社會需要我們保持的,我們甚至能從中獲利或依靠它生存。比如,性話題在公開場合往往被視為禁忌,儘管它在人類生活中如此重要。

傳播學上有一個相關的理論,叫做「沉默的螺旋」。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某些觀點會被壓制。當出現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時,人們會先感知周圍的意見氛圍。如果自己的觀點屬於多數派,就會放膽發言;如果感覺自己是少數派,就會選擇沉默。這樣,少數派的聲音會越來越小,最終可能完全消失,形成「房間裡的大象」。

那麼,在企業組織中,如何才能趕走「房間裡的大象」呢?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但行為經濟學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書上用一個著名的實驗來說明這一點:在一個玻璃罐中放滿糖果,然後請一群人猜裡面有多少顆糖。雖然每個人的猜測差異很大,但如果將所有人的答案取平均值,結果往往與實際數字非常接近。

例如,2007 年在哥倫比亞商學院進行的一次實驗中,糖果的實際數量是 1116 顆。73 名學生參與了猜測,他們猜測的平均數是 1115 顆,只差了 1 顆!這個實驗說明,群體智慧往往超過個人智慧。但是,這個實驗有一個重要前提:參與者之間必須相互獨立,在給出答案前不能互相溝通。

相反,如果允許參與者在給出答案前進行討論,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一旦允許交流,就會出現「意見領袖」,他們的判斷會影響其他人,導致群體智慧消失。這個現象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要讓「房間裡的大象」顯形,就必須抑制意見領袖的影響力,保持每個人判斷的獨立性。

在企業中,這個原則同樣適用。一家公司最重要的基因之一就是「訊息傳遞方式」。小公司之所以氣氛好、效率高,往往是因為人少,訊息傳遞機制健康,是多管道、雙向傳遞的,速度也很快。但隨著公司成長,出現部門和層級後,訊息傳遞機制可能會變得緩慢、單向、自上而下。部門經理成為組織的關鍵訊息節點,扮演了「意見領袖」的角色,可能導致組織內出現嚴重的消音機制。

這種情況下,最應該掌握全面訊息的關鍵決策者,反而可能無法獲得關鍵訊息。正如 Bill Gates 所說:「所謂 CEO,就是公司裡最後知道公司要破產的那個人。」這句話雖然帶有諷刺意味,但卻道出了許多大公司面臨的真實困境。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呢?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建立多元化、去中心化的訊息傳遞機制。比如,可以定期舉行匿名的意見調查,或者建立跨部門的溝管渠道,讓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員工都有機會直接向高層反饋訊息。同時,公司領導層也需要培養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鼓勵員工表達不同意見,而不是一味追求「和諧」。

此外,公司可以借鑒前面提到的糖果實驗,在重大決策前收集更多獨立的意見,而不是僅僅依賴少數高層的判斷。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意見領袖」的過度影響,還能充分利用群體智慧。

反思這個概念,我認為「房間裡的大象」現象之所以普遍存在,部分原因在於人性的弱點。我們往往傾向於選擇舒適和安全,而不願意面對可能帶來衝突或不適的真相。但是,正如歷史上許多企業的失敗案例所示,逃避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房間裡的大象」這個概念為我們揭示了企業內部常見的一個重要問題:明顯存在的風險被集體忽視。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商業領域,也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成為那個勇於指出「國王沒穿衣服」的人,或者成為那個願意談論「房間裡的大象」的人。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4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任何生物與你交流,都是在向你暗示某些事物,可能是它所感知的現實,或者它想讓你知道或相信的東西。你所生活的社會中,也可能有某些訓練過的訊息片段,如詞彙、思想等,與你的智力相連。 在西方,如果有人告訴你「不要想像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他們實際上是在暗示你去想像這樣一頭大象,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更糟的是,
Thumbnail
任何生物與你交流,都是在向你暗示某些事物,可能是它所感知的現實,或者它想讓你知道或相信的東西。你所生活的社會中,也可能有某些訓練過的訊息片段,如詞彙、思想等,與你的智力相連。 在西方,如果有人告訴你「不要想像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他們實際上是在暗示你去想像這樣一頭大象,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更糟的是,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灰犀牛」這一商業概念,指出了那些顯而易見卻被忽視的風險如何影響企業發展。通過分析真實案例和海恩法則,說明了為什麼這些問題難以解決,並提出了可能的應對策略。文章強調了正確認識和處理「灰犀牛」事件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灰犀牛」這一商業概念,指出了那些顯而易見卻被忽視的風險如何影響企業發展。通過分析真實案例和海恩法則,說明了為什麼這些問題難以解決,並提出了可能的應對策略。文章強調了正確認識和處理「灰犀牛」事件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房間裡的大象」這一概念,指出了企業內部普遍存在的,被故意忽視的問題。文章通過案例分析、心理學理論和實驗結果,解釋了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並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最後強調了直面問題、鼓勵開放溝通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房間裡的大象」這一概念,指出了企業內部普遍存在的,被故意忽視的問題。文章通過案例分析、心理學理論和實驗結果,解釋了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並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最後強調了直面問題、鼓勵開放溝通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由於不同社會地位和經歷而導致的認知差異。舉例說明早餐店工作人員和公務人員之間的生活型態差異,強調人們對世界的簡化認識可能造成誤判。特別是當事情突發時,簡化的認知可能導致混亂和無助。深入思考事物背後的原因以及建立清晰的思考脈絡有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由於不同社會地位和經歷而導致的認知差異。舉例說明早餐店工作人員和公務人員之間的生活型態差異,強調人們對世界的簡化認識可能造成誤判。特別是當事情突發時,簡化的認知可能導致混亂和無助。深入思考事物背後的原因以及建立清晰的思考脈絡有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Thumbnail
想知道語言如何影響你的思維嗎? 想擺脫被話語操縱的困境嗎? 是否常常陷入說話的陷阱,想要自我澄清,卻讓局勢更加惡化? 是否曾經在辯論中被對手話語所影響,最後竟開始變轉向對方的觀點? 那《別想那隻大象》這本書裡面通通找得到解答
Thumbnail
想知道語言如何影響你的思維嗎? 想擺脫被話語操縱的困境嗎? 是否常常陷入說話的陷阱,想要自我澄清,卻讓局勢更加惡化? 是否曾經在辯論中被對手話語所影響,最後竟開始變轉向對方的觀點? 那《別想那隻大象》這本書裡面通通找得到解答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尼采在大約150年前就說過:「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强大!」問題是,你要怎麼「殺不死」呢?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尼采在大約150年前就說過:「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强大!」問題是,你要怎麼「殺不死」呢?
Thumbnail
如果一人公司是某種我們可以學習與碰觸到的對象,那他的具體長相到底會是怎麼樣呢?接著我們會用相當不一樣的視角來傳遞重點,並組合出一組整體的樣貌來,當然會以如此表達的緣故在於人類常常會不自覺地犯下了「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的錯誤。 這是在哈佛心理系當時非常著名的認
Thumbnail
如果一人公司是某種我們可以學習與碰觸到的對象,那他的具體長相到底會是怎麼樣呢?接著我們會用相當不一樣的視角來傳遞重點,並組合出一組整體的樣貌來,當然會以如此表達的緣故在於人類常常會不自覺地犯下了「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的錯誤。 這是在哈佛心理系當時非常著名的認
Thumbnail
走過了關懷自然的四月,五月到了,是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五月是個審視自己努力的月份,而我們究竟要如何理解世界,找到正確方向,才能讓我們所做的努力不白費呢?想要知道其中秘密,請和我一起讀讀《深度思維》吧!
Thumbnail
走過了關懷自然的四月,五月到了,是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五月是個審視自己努力的月份,而我們究竟要如何理解世界,找到正確方向,才能讓我們所做的努力不白費呢?想要知道其中秘密,請和我一起讀讀《深度思維》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