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那隻大象!你必須先想到大象,然後才能想辦法不去想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解碼話語,拿回話語主導權


想知道語言如何影響你的思維嗎?
想擺脫被話語操縱的困境嗎?
是否常常陷入說話的陷阱,想要自我澄清,卻讓局勢更加惡化?
是否曾經在辯論中被對手話語所影響,最後竟開始變轉向對方的觀點?
那《別想那隻大象》這本書裡面通通找得到解答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關於語言和溝通的指南,更是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自己思考方式的導覽。雷可夫教授通過生動的描述,解釋了框架如何影響我們看待世界、制定計畫以及判斷行動結果的方式。

他的觀點不僅適用於政治場景,還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場。

2024年1月台灣即將迎來總統大選,現在我們日常生活週遭也不時出現這種框架的影子,「居住正義」、「民主與自由」、「共產與武統」。

認知語言學告訴我們,「框架」是形塑我們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結構,決定我們追求的目標、制訂的計畫、採取行動的方式以及對行動結果好壞的認定。世界上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按照相關的概念性框架去定義的。

也就是說,當你聽到一個關鍵字,其框架就會在你的腦中活動起來;即使否定一個框架,也會觸發該框架;愈是否定一個框架,愈是刺激該框架變得更強大。

🐘 你必須先想到大象,然後才能想辦法不去想牠


✓辯駁時,避免跟著對手使用誤導性的話語、以及這些話語所激發的框架。

✓說服別人時,光提出具體證據是不夠的,還要用對方已知的框架來說明。  

✓表達意見時,要能破解對手話語的核心含義,改為使用有利我方的框架。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nda W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也許該試著丟掉妳的「完美男」清單》:一本改變你對婚姻和擇偶看法的書 揭開婚姻的迷霧:尋找「夠好」,建立真正的幸福 總是覺得身邊的潛在對象都不夠完美?或許只是忘了拋開妳的高標準
《也許該試著丟掉妳的「完美男」清單》:一本改變你對婚姻和擇偶看法的書 揭開婚姻的迷霧:尋找「夠好」,建立真正的幸福 總是覺得身邊的潛在對象都不夠完美?或許只是忘了拋開妳的高標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任何生物與你交流,都是在向你暗示某些事物,可能是它所感知的現實,或者它想讓你知道或相信的東西。你所生活的社會中,也可能有某些訓練過的訊息片段,如詞彙、思想等,與你的智力相連。 在西方,如果有人告訴你「不要想像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他們實際上是在暗示你去想像這樣一頭大象,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更糟的是,
當解讀師確定找到我第一片葉子(人生總論)時,請我跟他一起靜心、閉上眼,然後開始唱頌一段祈禱文。就在他唱頌的同時,很莫名地,我腦海裡先是出現了一頭大象,再過不久,又出現了第二隻跟第三隻的大象。三隻大象由最一開始的第一頭作為領導,另外兩頭站在祂的斜後方,整體是呈現三角型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是否經常與人對話覺得雞同鴨講,怎麼就是沒人懂我說的呢?」 「當被反問時候,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事後想想我當時應該可以這樣回覆。」 「有時很多想法卻難以具體實行。」 若有遇過類似的事情,這本書就值得你一讀。 作者書中說:跳躍式思考無法傳達訊息,有道理不等於有邏輯。 因此邏輯思考使用邏輯金
Thumbnail
親子關係就是「大象(小孩)」和「騎象人(父母)」。 大象力大無窮,騎象人要怎麼樣才能駕馭大象呢?
Thumbnail
很多人固守自己的觀念,選擇不願意改變。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限制了自己,也會影響下一代。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現象,例如官方洗腦、缺乏獨立思考、對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等。建議人們需要更加開放的思維方式,不要被束縛在侷限的觀念中。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美國政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溝通策略。作者以政治案例說明框架概念,提出不應採用對手框架,應創造自身框架並提供應對方式。強調了識破他人框架並建立自身論述的重要性。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政治,也可在其他領域中使用。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到特別壓力山大的狀況?你是如何面對壓力,解決問題呢?學習如何快速啟動思考馬達,問題壓力一招解決。
Thumbnail
「關注負面事物,等於替你家後院的雜草施肥」 就如同「不要去想房間裡有一頭大象」,腦中就會自然浮現出一頭大象 越不想要去想,反而越佔據心頭 就像明明想撲滅雜草,卻反而替雜草施肥 與其過度放大問題與擔心負面事物,更應該著重於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任何生物與你交流,都是在向你暗示某些事物,可能是它所感知的現實,或者它想讓你知道或相信的東西。你所生活的社會中,也可能有某些訓練過的訊息片段,如詞彙、思想等,與你的智力相連。 在西方,如果有人告訴你「不要想像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他們實際上是在暗示你去想像這樣一頭大象,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更糟的是,
當解讀師確定找到我第一片葉子(人生總論)時,請我跟他一起靜心、閉上眼,然後開始唱頌一段祈禱文。就在他唱頌的同時,很莫名地,我腦海裡先是出現了一頭大象,再過不久,又出現了第二隻跟第三隻的大象。三隻大象由最一開始的第一頭作為領導,另外兩頭站在祂的斜後方,整體是呈現三角型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是否經常與人對話覺得雞同鴨講,怎麼就是沒人懂我說的呢?」 「當被反問時候,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事後想想我當時應該可以這樣回覆。」 「有時很多想法卻難以具體實行。」 若有遇過類似的事情,這本書就值得你一讀。 作者書中說:跳躍式思考無法傳達訊息,有道理不等於有邏輯。 因此邏輯思考使用邏輯金
Thumbnail
親子關係就是「大象(小孩)」和「騎象人(父母)」。 大象力大無窮,騎象人要怎麼樣才能駕馭大象呢?
Thumbnail
很多人固守自己的觀念,選擇不願意改變。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限制了自己,也會影響下一代。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現象,例如官方洗腦、缺乏獨立思考、對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等。建議人們需要更加開放的思維方式,不要被束縛在侷限的觀念中。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美國政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溝通策略。作者以政治案例說明框架概念,提出不應採用對手框架,應創造自身框架並提供應對方式。強調了識破他人框架並建立自身論述的重要性。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政治,也可在其他領域中使用。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到特別壓力山大的狀況?你是如何面對壓力,解決問題呢?學習如何快速啟動思考馬達,問題壓力一招解決。
Thumbnail
「關注負面事物,等於替你家後院的雜草施肥」 就如同「不要去想房間裡有一頭大象」,腦中就會自然浮現出一頭大象 越不想要去想,反而越佔據心頭 就像明明想撲滅雜草,卻反而替雜草施肥 與其過度放大問題與擔心負面事物,更應該著重於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