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要精準(上) 井底之蛙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以客觀來說生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裡,不過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價值觀,又或者很殘酷的社會位階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狀態,看到的世界與體悟截然不同,世界帶給我們感受與認知差異甚遠

 

比如說早餐店工作人員和公務人員,兩者的生活型態就是如此不同,公家機關8:00上班,可能6:30起床,取決於上班距離,那討海人,提供早市豬隻的供應商,凌晨就要開始工作,有人才正要睡覺,他們卻已經要起床工作

 

我們根據生活上該物質的需要程度,來做判斷分析是否對我們重要,也因此我們用很狹隘的眼界在理解這個世界,向之前有說的大猩猩實驗,我們的感知是有限度的,我們沒有自己想像中聰明,我們大腦傾向會將它做簡化,降低複雜程度,以方便我們去了解任何事情,問題是當過於簡化,反而會造成誤判,做出錯誤的決策

 

書中以汽車來舉例,在一切發展順利,正常狀況下,我們不需要知道汽車內部的複雜機械裝置,只要知道車子可以成功運轉,能夠上路就行,然而當出現狀況時,我們才會忽然意識到車子的複雜性

 

更糟糕的是:當這事情簡化被我們理解,卻發生突發狀況時,我們以為我們自己知道,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一無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所面臨的混亂,便會使我們茫然無助,迷失方向

 

出乎意料的事態出現後,我們才會被迫意識到之所以可以順利執行,前置作業有這麼多

 

我們很少深入思考,事情的原因與潛伏在表象之後的真相,輕易的未經思考的,靠本能再行動,也因為這樣,容易犯下衝動性的錯誤,如果我們有在多加思考一下,或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踩的雷

 

不去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就很難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就像飄塗在水上的浮萍,風往哪裡吹,就往哪裡飄,而這狀態是我們想要的嗎?

 

沒有建立自己的思考脈絡,嘗試認真的檢視自己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就好像活在虛幻的世界中,沒有基石作為基底,遲早會跌落谷底,我們必須透過實際的行動來深刻體悟書中或長輩交給我們的道理,要不然這些終究只是別人的想法,資訊只是資訊,現實與你的認知是對不上的,內外的不一致性,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透過文章內容,提供你不同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人生,透過我楓喬的內容,也許其中有你不曾有過的體驗或思維,希望進而啟發你去思考,畢竟人生這條路,只有你能自己走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不一定一樣, 有些人只求混口飯吃,把事情做完就好。 有些人講究事情最終達成的目的,追求把事情做對。 看待事情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你是否曾經想過,事情雖然做好但是沒有把它做對,結果下次還是要重新來過嗎?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問人並獲得解惑、方法,日後答謝,以上看似簡單的三步驟,是縮短自己與貴人間的距離感的極佳自然方式
公司不公平?努力,老闆看不見?當責,是騙人賣命的話術?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常在不同場合,不同團體,碰到來自不同工作領域的朋友,他們常會問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或學生,或做工的人),力量很微弱,能夠幫得上什麼忙嗎?」   的確,我們知道社會上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也有太多的人陷於巨大的困境等待改變,甚至我們也知道,整個世界在我們這個世代也有許多太過艱難的
Thumbnail
千萬別因為上班而焦慮,記住了,上班就是一場戲,因為貧窮而相聚,大家都是窮鬼,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不一定一樣, 有些人只求混口飯吃,把事情做完就好。 有些人講究事情最終達成的目的,追求把事情做對。 看待事情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你是否曾經想過,事情雖然做好但是沒有把它做對,結果下次還是要重新來過嗎?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問人並獲得解惑、方法,日後答謝,以上看似簡單的三步驟,是縮短自己與貴人間的距離感的極佳自然方式
公司不公平?努力,老闆看不見?當責,是騙人賣命的話術?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常在不同場合,不同團體,碰到來自不同工作領域的朋友,他們常會問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或學生,或做工的人),力量很微弱,能夠幫得上什麼忙嗎?」   的確,我們知道社會上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也有太多的人陷於巨大的困境等待改變,甚至我們也知道,整個世界在我們這個世代也有許多太過艱難的
Thumbnail
千萬別因為上班而焦慮,記住了,上班就是一場戲,因為貧窮而相聚,大家都是窮鬼,沒有誰比誰更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