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帝國3決定版:印加基本須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大家好,我是Jui,今天要分享的是印加文明的基本須知。

印加因為開局有400木材箱的關係,所以玩法較靈活,強度也有一定水準;但印加跟阿茲特克一樣有機動性較差的問題,高階兵種的實用性也不高,因此不適合新手使用,建議有一定程度後再來嘗試。

至於印加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印加基本須知》

版本日期:2024/10


一、關於印加

印加為決定版的首發新文明,其特色為開局贈送駱馬、每次升級時代會贈送一個海螺信使、能提供食物細流的干查屋、能接收船運及進駐村民的交易站-印加驛站、能招降單位的女祭司、帶有毒箭能造成短暫扣血傷害的叢林弓兵、較貴但素質也比一般長矛兵高的羽飾長槍兵、擁有「奇穆戰略」技能且對砲兵有額外傷害的奇穆游擊兵、遠距範圍攻擊且遠距帶有圍困效果的擲石繩戰士、近戰範圍攻擊的槌兵、可遠距攻城且對砲兵跟重型步兵有額外傷害的投石索兵、提供10人口且進駐後能降低人口的印加長屋、進駐後能增加攻擊力的大本營、社區廣場獨特的「月亮」儀式(月之儀式)跟「死神」儀式,以及能建造大本營且具備原住民戰士強化光環的戰酋。

印加開局有400木材箱,可用來執行吃海、快攻跟直升等流程,本身也擁有干查屋、印加驛站跟大本營等獨特建築,能幫助自己發展或進攻,所以印加的玩法較靈活,強度上也有一定水準;但印加與阿茲特克相似,不但有機動性較差的問題,在面對強悍步兵海或大量砲兵時也會比較吃力,加上本身經濟較差,如果會戰沒有取得優勢,又沒有吃海或升級貿易路線來開闢收入來源,經濟就會逐漸被拖垮。

除此之外,印加的高階兵種也因為移動速度等因素,實用性並不高,所以大多時候還是以作戰小屋的單位為主力。綜合以上原因,通常不建議新手玩印加,等有一定程度後再來嘗試,才能發揮其強大優勢。


二、印加的優勢

1、開局的駱馬:印加比較特別,除了村民跟女祭司,駱馬也能進駐社區廣場工作。開局的駱馬能透過社區廣場的「月亮」儀式*,來獲取每秒0.81的木材細流,在初期算是不錯的收入。駱馬除了在社區廣場工作,也能視情況宰殺來滿足升級時代或出兵用的食物需求,所以對印加來說是個小優勢。

*註:「月亮」儀式要到時代二才能解鎖使用。

2、贈送的海螺信使:印加的時代一卡牌跟每次升級時代都會贈送一個海螺信使。海螺信使對寶藏守護者有額外傷害,贈送的海螺信使可協助戰酋打寶,也能用來探圖跟偵察對手。此外,海螺信使也能建造印加驛站跟市鎮中心,還能透過「傳訊者」升級選項啟用接收經濟船運的能力,功能可說相當多。

3、女祭司:女祭司具備治療能力,也擁有獨特的「招降」技能(有冷卻時間)。這個技能除了能招降對手的軍事單位,也能招降寶藏守護者(包括動物類型),所以有些玩家會選擇「女智者」上時代二(給予3女祭司),來協助打寶並強化戰力。

除了治療跟招降功能,女祭司也能進駐社區廣場工作,且工作效率為村民的1.5倍,是美洲原住民文明中效率第二高的治療者單位。

4、開局能顯示所有交易站:美洲原住民文明開局能顯示所有交易站,可第一時間了解地圖的配置,若運氣好還能透過這些視野發現牲畜動物或寶藏,為印加開局的小優勢。

5、干查屋:印加的房舍為干查屋,雖然成本較高(170木材),但干查屋能提供16人口跟每秒0.60的食物細流,也能透過發卡方式強化干查屋的資源細流*,因此為印加重要的經濟建築。另外,干查屋的體積比一般房舍大,外形也方正,可以視情況用來建築學防守。

*註:「奇恰酒釀製」卡能增加食物細流量,可提升至每秒0.96食物;「自給自足」卡能將食物細流切換成木材細流,在某些情況可以發來使用。

6、印加驛站:印加的交易站為印加驛站,具有遠距攻擊能力跟較高的生命值,除了能接收船運,也能進駐村民,且進駐後還能增加印加驛站的遠距攻擊力(最高可達50),必要時可當作防禦型建築來保護村民。由於印加驛站能接收船運,所以有些玩家會在對手家附近建造,並利用軍事船運點的功能加快進攻速度。

7、羽飾長槍兵:雖然羽飾長槍兵的成本較高,但他的生命值高達170,近戰攻擊力(13)跟近戰防禦(20%)也比一般長矛兵高,在發完「道路建築物」卡跟隊伍「印加橋梁」卡,移動速度還能提升至5.75,所以中、後期可用來多線騷擾,並拆除對手的重要建築。

8、奇穆游擊兵:奇穆游擊兵為近戰突擊步兵,對砲兵有1.2倍的額外傷害,也擁有獨特的「奇穆戰略」技能(有冷卻時間),能在短時間內提升移動速度,且使用期間內不會被「圍困」影響*,可用來對付砲兵等高價值單位,遇到危險時也能幫助逃跑,算相當不錯的技能。

*註:三代有「圍困」的設定,意思是某個單位被近戰攻擊時,該單位的移動速度會變慢。奇穆游擊兵在技能使用期間不會被「圍困」影響,但同樣無法對其他單位造成「圍困」效果。

9、大本營:印加的堡壘為大本營,除了能進駐村民,也是三代少數能進駐軍事單位(砲兵除外)的建築,最多可進駐50個單位。大本營每進駐一個軍事單位,攻擊力就會提高1*,最高可達28(射8箭,每箭28傷害),能造成相當可怕的傷害,為印加最強大的軍事建築。

*註:只進駐一個軍事單位不會提高大本營的攻擊力,要第二個才會開始增加。

10、戰酋光環:印加戰酋的光環能增加原住民戰士的攻擊力跟生命值,在某些特殊流程或是後期使用原住民戰士時,都能提升戰力,因此為印加的優勢。


三、印加的劣勢

1、高階兵種的設計較差:印加從時代三開始,可以建造印加長屋並生產高階兵種。然而,這些單位的實用性不高,主要是他們的移動速度普通、攻擊時有較明顯的抬手時間,或是攻擊速度偏慢,所以通常以兵卡或少量生產的形式登場。

與阿茲特克相比,印加玩家大多時候還是以作戰小屋的單位為主力,這點算是印加最尷尬的設計。

2、機動性較差:印加沒有騎兵,而是以突擊步兵取代。雖然奇穆游擊兵的成本便宜,而且只佔1人口,但他的移動速度比大多數的騎兵慢,遇到騎兵偷襲會比較麻煩,需要另外發卡提升移動速度*。同理,雖然擲石繩戰士能遠距範圍攻擊,且對騎兵跟突擊步兵有額外傷害,但他的移動速度只有4,即便發卡也很難追到騎兵,只能以包抄的方式解決。這樣的問題在多人團戰會更加明顯,因為多人團戰的地圖較大,軍事單位較慢的劣勢也會跟著放大。

*註:奇穆游擊兵能透過「道路建築物」卡跟隊伍「印加橋梁」卡將移動速度提升至6.88,比輕騎兵的6.75還快。

3、經濟偏弱:印加的市場只有一階打獵跟採礦科技,若要研發進階科技只能蓋農田跟農莊取得,但農田造價對前期的印加來說是一大負擔;而農莊也是一樣道理,還要到時代三才能建造。雖然印加可以透過「平均地權」卡免費研發農田跟農莊的採集科技,但這種強化方式需要的時間較長,經濟在全部研發完之前會比較差,如果又沒有吃海或升級貿易路線來開闢收入來源,這個劣勢會更加放大。

除了採集科技,印加的農田跟農莊效率加強卡也不多,也不像歐洲文明有工廠卡,加上村民上限為90村*,所以中、後期的經濟會比部分文明稍弱一些。由於印加的經濟較弱,如果會戰沒有取得優勢,經濟就會慢慢被拖垮,這點要特別注意。

*註:當印加滿90村後,再使用干查屋的大按鈕,可以達到94村。

4、對付強悍步兵海跟大量砲兵的成本較高:印加沒辦法生產反步兵砲兵,只有大本營的大按鈕能在時代四召集一次4門野戰加農砲,除此之外對付強悍步兵海就只能使用叢林弓兵、奇穆游擊兵跟投石索兵;但這些單位的劣勢明顯,分別是射程較短、生命值較低,以及攻擊時有明顯的抬手時間,面對成形後的強悍步兵海容易死傷一片,要有數量上的優勢跟一定的控兵水準才能取勝。

另外,印加對砲兵有額外傷害的單位只有奇穆游擊兵跟投石索兵。奇穆游擊兵在對付有重兵防守的大量砲兵時,跟遇到強悍步兵海一樣,只能依靠數量跟控兵來解決;而投石索兵雖然有10%砲轟防禦,但他帶有「步兵」屬性,所受到的傷害仍相當可觀,加上他的射程比砲兵短,出手前會先被攻擊,要有一定數量才有優勢,所以印加對付大量砲兵時會比較吃力。

5、較要求基本功:如前面所述,印加有機動性較差的問題,高階兵種的實用性也不高,大多時候還是以作戰小屋的單位為主力,所以會比較注重判斷力跟控兵能力。建議有一定程度後再來嘗試,才能發揮出印加的強大優勢。


四、印加的大按鈕介紹

raw-image


五、印加的升級選項

1、升商業時代:通常會選擇「酋長」(2建造用拉橇)、「長老」(自動研發市場的「伐木儀式」跟「森林之民儀式」科技)或「女智者」(3女祭司)。「酋長」的建造用拉橇可用來蓋印加驛站,能加快船運速度,通常為直升使用;「長老」能提升伐木效率,可以在時代二更好地發展經濟;「女智者」的女祭司可以招降寶藏守護者,通常會在寶藏較多的地圖使用,之後也能進駐社區廣場工作。

2、升要塞時代:通常會選擇「女智者」(給予一次船運)或「傳訊者」(縮短升級時間/海螺信使可接收經濟船運)。「女智者」能連發要塞時代的卡牌取得一波優勢;「傳訊者」可以快速升時代。

另外要注意的是:印加在時代三有一張「2市鎮中心拉橇」卡,可用來建造2棟市鎮中心,如果選擇「酋長」(1市鎮中心拉橇)上時代三,就會顯示「市鎮中心已到達建造限制」而無法發這張卡。

3、升工業時代:通常會選擇「酋長」(1大本營拉橇/1建造用拉橇)、「戰士」(8投石索兵)、「女智者」(5女祭司)或「傳訊者」(縮短升級時間/海螺信使可接收經濟船運)。「酋長」的大本營可用來防守或佔領資源區;「戰士」的投石索兵可增加戰力;「女智者」的女祭司能強化自己;「傳訊者」可以快速升時代。

4、升帝王時代:通常會選擇「長老」(自動研發農莊在帝王時代的「貢品激增」科技)或「女智者」(5女祭司/1000木材箱)。「長老」能加強印加的經濟,而且不用先研發農莊的「大地儀式」跟「大地恩賜儀式」科技,也能直接獲得「長老」的效果;「女智者」的女祭司能強化自己,1000木材箱可用來研發帝王相關科技。


六、印加的使用技巧

1、海螺信使:海螺信使除了能協助戰酋打寶,也能用來探圖、偵察跟建造印加驛站和市鎮中心。如果選擇「傳訊者」升級,還能充當經濟船運點,若搭配印加長屋的大按鈕(須時代四才能使用),就能在適合的地點建造市鎮中心跟大本營等建築,所以要多加利用。

2、戰酋:印加戰酋擁有「兀鷹眼」技能(有冷卻時間且跟「徵召守護者」技能共享),能遠距造成範圍傷害,除了能對付寶藏守護者,也能對敵方的步兵跟騎兵使用,而且這個技能對騎兵跟突擊步兵還有額外傷害,所以會戰時記得使用。

印加戰酋在打寶時也有小技巧,如果遇到全部都是近戰攻擊的寶藏守護者,可以先攻擊其中一個寶藏守護者,成功吸引注意後再將戰酋往後拉,等所有寶藏守護者追上並聚在一起時,就能使用「兀鷹眼」技能來快速解決寶藏守護者。

如果遇到素質不錯的人型寶藏守護者,則要改用「徵召守護者」技能收服,徵召後可協助打寶或增加戰力。

3、女祭司:女祭司除了可以治療單位、進駐社區廣場工作、招降寶藏守護者,也能用來招降對手的軍事單位。如果有女祭司,要記得善用這些功能。

4、進階採集科技:印加的市場只能研發一階打獵跟採礦科技,進階科技要從農田跟農莊取得。遊戲中期若有多餘的資源,要記得蓋農田跟農莊,並視情況發「平均地權」卡來免費研發採集科技,以提升食物跟錢幣的採集效率。

5、善用社區廣場:印加擁有獨特的社區廣場,能進駐村民跟女祭司並使用不同的儀式強化自己,例如「收割」儀式能加快單位的生產速度;「恩賜」儀式能獲得經驗值細流,加快船運速度;「戰酋」儀式能增加戰酋的生命值,若戰酋不幸躺下,也能將其復活並帶回社區廣場;「戰鬥」儀式能增加單位的攻擊力,通常為會戰時使用;「月亮」儀式能提供木材細流來加強經濟。印加玩家要視情況使用不同的儀式,才能提升獲勝的機率。

6、記得使用大按鈕:美洲原住民文明的特色為大多數建築物具備大按鈕科技,而印加的大按鈕除了能召集羽飾長槍兵、強化單位的素質,還能依時間長短取得對應的軍事單位跟經濟單位,所以有多餘資源要記得使用大按鈕來強化自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遊戲時間未達最低門檻的5分鐘*(社區廣場為4分鐘),社區廣場跟碼頭的大按鈕是拿不到任何單位的,這點要特別注意。

*註:農田的大按鈕雖然顯示每5分鐘可召集2隻滿肉的駱馬,但實際上是每2分半就能召集1隻。

7、善用進駐功能:印加有許多能進駐的建築物。當村民在外遇到危險時,除了作戰小屋跟印加長屋,也可以進駐印加驛站。每棟印加驛站最多可進駐20個村民,進駐後還能增加印加驛站的攻擊力,必要時可當作防禦型建築來保護村民。

大本營跟印加長屋也是三代少數能進駐軍事單位(砲兵除外)的建築物。大本營的特性是每進駐一個軍事單位,它的攻擊力就會提高;印加長屋雖然沒有攻擊能力,但它能提供10人口,每棟印加長屋最多能進駐10個單位,且單位進駐後會自動減1人口。如果先在每棟印加長屋駐滿單位,等滿200人口後再一次放出,就能獲得總人口超過200的單位數量,這也是印加可以突破人口上限的方法之一。

8、奇穆游擊兵的控法:雖然奇穆游擊兵對砲兵有額外傷害,但遇到重兵防守時容易死傷一片,這時就要善用「奇穆戰略」技能,若對方砲兵的防護網有漏洞,或是當下需要撤退,就能使用此技能,所以平時要避免技能的浪費,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i的沙龍
28會員
28內容數
這裡會不定期分享世紀帝國三的教學文章以及登山遊記。
Ju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有一句諺語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完成最後一篇墨西哥基本須知的同時,我也要暫時告別方格子了,要等到新的DLC文明出來才會再次回歸。
Thumbnail
2024/11/29
有一句諺語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完成最後一篇墨西哥基本須知的同時,我也要暫時告別方格子了,要等到新的DLC文明出來才會再次回歸。
Thumbnail
2024/11/09
墨西哥導入了許多新穎的設定,例如聯邦州的聯邦卡片搭配獨特的革命,可以組合出許多流程,因此墨西哥的玩法相當豐富;但墨西哥的流程走向也比較受限,只能多花心思去了解聯邦卡片與革命的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流程需求。 至於墨西哥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4/11/09
墨西哥導入了許多新穎的設定,例如聯邦州的聯邦卡片搭配獨特的革命,可以組合出許多流程,因此墨西哥的玩法相當豐富;但墨西哥的流程走向也比較受限,只能多花心思去了解聯邦卡片與革命的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流程需求。 至於墨西哥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4/11/03
豪薩是《非洲皇室》DLC的新文明,導入了許多新設定,例如同盟升級的科技跟單位,搭配新增的「影響力」資源跟牲畜市場,可以組合出許多流程,所以玩法比較豐富;但豪薩相對複雜,加上前期的影響力跟船運比較珍貴,需要多花心思去擬定最佳流程。 至於豪薩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4/11/03
豪薩是《非洲皇室》DLC的新文明,導入了許多新設定,例如同盟升級的科技跟單位,搭配新增的「影響力」資源跟牲畜市場,可以組合出許多流程,所以玩法比較豐富;但豪薩相對複雜,加上前期的影響力跟船運比較珍貴,需要多花心思去擬定最佳流程。 至於豪薩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印加博物館座落在17世紀的古老建築內,這裡原是西班牙海軍上將佛朗西斯科建造的宮殿,這座考古博物館現在由聖安東尼奧阿巴德國立大學管理。
Thumbnail
印加博物館座落在17世紀的古老建築內,這裡原是西班牙海軍上將佛朗西斯科建造的宮殿,這座考古博物館現在由聖安東尼奧阿巴德國立大學管理。
Thumbnail
有人說這是一個王朝的最後一個王家匆匆逃離首都時,在王后的寶飾盒中發現的少數留下的幾粒王家寶石之一。 還有一個說法是,印地流浪真人比耶牟加在雪花成山的雪脈中--傳說中的「神的花園」--從一朵花中摘下的。 最流行的說法則是,這是原本法老代勒帕滕要用來打造自己靈棺的指定寶石原石,切割所剩下的一塊。 ...
Thumbnail
有人說這是一個王朝的最後一個王家匆匆逃離首都時,在王后的寶飾盒中發現的少數留下的幾粒王家寶石之一。 還有一個說法是,印地流浪真人比耶牟加在雪花成山的雪脈中--傳說中的「神的花園」--從一朵花中摘下的。 最流行的說法則是,這是原本法老代勒帕滕要用來打造自己靈棺的指定寶石原石,切割所剩下的一塊。 ...
Thumbnail
印加聖谷是庫斯科與馬丘比丘之間的一片河谷,這天造訪皮薩克、奧蘭太坦波、琴切羅三個古蹟,它們保存了印加文明的黃金時代。文章約1500字,配有日記和 20 張圖文旅行紀錄。
Thumbnail
印加聖谷是庫斯科與馬丘比丘之間的一片河谷,這天造訪皮薩克、奧蘭太坦波、琴切羅三個古蹟,它們保存了印加文明的黃金時代。文章約1500字,配有日記和 20 張圖文旅行紀錄。
Thumbnail
自從五月花號載著歐洲移民登陸美洲後,和原住民之間的摩擦就沒有停止過,等到美國統一後,更是派軍隊金䟍惡將原住民印第安驅逐到荒也和沙漠地區,並畫割土地為保留區,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隨著歷史的變遷,美國現有 574 個保留區,過著半獨立的生活,政治上不收聯邦管制,由各保留區選出代表。
Thumbnail
自從五月花號載著歐洲移民登陸美洲後,和原住民之間的摩擦就沒有停止過,等到美國統一後,更是派軍隊金䟍惡將原住民印第安驅逐到荒也和沙漠地區,並畫割土地為保留區,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隨著歷史的變遷,美國現有 574 個保留區,過著半獨立的生活,政治上不收聯邦管制,由各保留區選出代表。
Thumbnail
墨西加人可說是中部墨西哥的最後一個原住民霸主,了解他們的文字,多少對於理解中美洲古文化有些幫助。大使身為馬雅人,還是決定稍微了解練習一下。至於入門教材,就決定從記載阿茲特克人離開阿茲特蘭,最終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過程的古抄本開始。
Thumbnail
墨西加人可說是中部墨西哥的最後一個原住民霸主,了解他們的文字,多少對於理解中美洲古文化有些幫助。大使身為馬雅人,還是決定稍微了解練習一下。至於入門教材,就決定從記載阿茲特克人離開阿茲特蘭,最終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過程的古抄本開始。
Thumbnail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馬雅建築問題,我順勢想說來寫一下線上客服來回答,包括古典期流行的建築風格及意外和臺灣有關的後古典期普克(Puuc)風格。
Thumbnail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馬雅建築問題,我順勢想說來寫一下線上客服來回答,包括古典期流行的建築風格及意外和臺灣有關的後古典期普克(Puuc)風格。
Thumbnail
旅行到祕魯,對大多數人印象大多都是馬丘比丘或是納斯卡線。但在北方也有著大量的文明遺址且大多都是比印加時期更加古老。如莫切(Moche)、西坎(Sicán)、奇穆(Chimu)等古文明。 「要不要喝當地釀的紅酒?Muy muy barato(非常非常便宜喔!)」在一個平常的夜裡,一個智利嬉皮走來問我
Thumbnail
旅行到祕魯,對大多數人印象大多都是馬丘比丘或是納斯卡線。但在北方也有著大量的文明遺址且大多都是比印加時期更加古老。如莫切(Moche)、西坎(Sicán)、奇穆(Chimu)等古文明。 「要不要喝當地釀的紅酒?Muy muy barato(非常非常便宜喔!)」在一個平常的夜裡,一個智利嬉皮走來問我
Thumbnail
"叢林之中,馬雅聖殿" 提到瓜地馬拉的馬雅遺址,提卡爾應該算是最著名的遺跡,這座神廟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被挖掘清理出來。著名的神廟共有六座,最高的第四號神廟大概有70米高,可以站立在頂端的平台俯瞰雨林,遠處有蜿蜒河流,坐在頂處時風聲赫赫的吹拂,眼睛所見只有年久的建築物與大片的林地。遺跡中的紀念碑可
Thumbnail
"叢林之中,馬雅聖殿" 提到瓜地馬拉的馬雅遺址,提卡爾應該算是最著名的遺跡,這座神廟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被挖掘清理出來。著名的神廟共有六座,最高的第四號神廟大概有70米高,可以站立在頂端的平台俯瞰雨林,遠處有蜿蜒河流,坐在頂處時風聲赫赫的吹拂,眼睛所見只有年久的建築物與大片的林地。遺跡中的紀念碑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