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臉孔 Yellow Fac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作者: 匡靈秀
原文作者: R.F. Kuang
譯者: 楊詠翔
出版社:臉譜


一個白人女作家,
有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亞裔美國作家朋友雅典娜
因為兩人年紀相仿,又是同學
一直默默拿自己和對方比較
而後產生了濃濃的嫉妒心理

某次兩人在雅典娜家中聚會時
雅典娜意外身亡
而主角也因為一些奇怪的心態
偷走了雅典娜尚未出版的以一戰華人移工為題材的草稿
事後,主角大量修改了雅典娜的草稿
並寄給出版社發行而後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卻也開始有各種質疑的聲音
要求她證明
一個白女
是怎麼寫出和她本身背景毫不相關的邊緣文學



匡靈秀算是近期很紅的作者,有著亞裔美國人的多元身份。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亞裔美國人呢?
這是我意外得知的有趣事情:

幾年前的某天,
我在Instagram 上看到我追蹤的一個越南裔美國作家,
他有點不開心的分享了一件事
某天他參加學校(沒記錯應該是私立長春藤名校)裡的一個文學聚會,
有著亞裔外表的他,
理所當然的被問起從哪邊來的?為什麼會來到這邊等問題

他大方的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背景
然而,當大家聽到他是因為受到政治迫害
而逃難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後
紛紛露出羨慕的眼神

甚至有人直言:
我好羨慕你,你有多元背景(媽媽是美國越南混血),亞裔血統,又受到政治迫害,甚至還是個酷兒!怎麼什麼好處都讓你佔盡了

這段謎之對話促使他寫下了那則動態
他說他完全不能理解
為什麼會有人把這些對他人生造成很多傷痛的背景,
當成得天眷顧的恩賜。
(尤其這群人都是一群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小姐)

我看完他的分享也是瞠目結舌,
原來現在文學圈有一些潛規則是嗎

再回到匡靈秀,
她的書讓我更明顯的感受到了這種潛規則

好像不需要多有實力,她的背景理所當然的會給她加很多分
只要她好好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寫對的主題
甚至只是膚淺的提到都行


Yellow Face是我讀靈秀的第二本書了


第一本Babel在還沒有翻譯成中文前
我就迫不及待地買了英文本來看
因為題材真的太吸引人了
魔法 + 戰爭 + 貿易戰 + 語文學 + 種族歧視 + 殖民文化等等
到底要怎麼忍住不看!!!!

看完的心得就是
真的應該要忍住的
(尤其因為是看原文,花很多時間所以更生氣)

靈秀,你的野心我看到了
但我真的很想要看一個完完整整個故事
而不是鋪陳了很多東西,
最後卻都只是淺淺的帶過去而已


看完Babel後
我原本已經不打算看靈秀的第二本書
爛尾真的很煩
但Yellow Face真的太紅了
我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
我就開始有一些要不得的想法
「或許呢?萬一呢?」等等的僥倖心態
決定再給靈秀一個機會(但這次看中文的,免得不好看又很憤怒)


怎麼說呢?


靈秀真的很會選題材,


一開始小說的節奏很快,
也立刻給出了一些「感覺」她想要寫的議題
像是種族,文化挪用等等
也看到了這本書有趣的角色反轉
(現實中的當紅亞裔美國作家筆下的白女,假扮成天賦型亞裔美國作家)
還有似乎想要把主角塑造成一個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的設定
(可惜最後這個設定只有反派角色成立)

我真的都非常喜歡!!!



和看Babel時一樣,前半段我真的哐哐哐一頓猛看
到了中段,也和Babel一樣
開始迷航

靈秀!!!你不能只有野心啊啊啊!!!
中段和結尾你不能每次都這樣敷衍我啊!!!!


靈秀讓我覺得,
她因為自身背景的獨特性
很喜歡寫這類的題材
但也因為吃香的背景
不願意多做任何一點點的背景調查

兩本小說裡面提到的議題,
都沒有更深入的討論或提出作者本身的看法
拿著種族和文化等等熱門議題當噱頭
卻又帶著西方式的傲慢,不願意認真看待
好像只要書中有提到,就是對於此類不公的議題莫大的恩賜

她的書處理這種大議題時,總是太貪心,又有種紆尊降貴的羞辱感
像是她的受眾很明確就是西方群體
佔著亞裔的便宜,寫著西方文化愛看的內容
就像她自己書中提到的:
「歧視(白人)的語言真的沒必要,我們可不想惹毛讀者」「淡化某些白人角色(歷史中的惡人)中的形象」


我有時候覺得靈秀寫的故事真的很有獨特性,應該也就是大家說的靈性


不然不會每次開頭都讓我深深的被吸引
但也不可否認的,整個故事的論點、完整性和扎實度真的都需要再加強


也只能說人紅是非多

如果這兩本書不是這麼紅
我看完後也不會這麼失望
也有人說就是商業小說,沒必要這麼追根究底
但是當她用種族文化等議題當成賣點時
就應該要知道會有一些雞掰的人(像我)
想看點不商業的東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兄,你少在那邊
0會員
1內容數
有一點歡迎但又覺得有點彆扭 (◍•ᴗ•◍)ゝ 就是一些不想負責的分享 我認真寫寫但請你隨便看看(❛◡❛✿) 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黃色臉孔》小說探討了剽竊、名利與道德的糾葛,女主角茱恩在雅典娜死後剽竊其作品並獲得成功,過程中經歷了一連串的心理掙扎與現實困境。本文分析小說情節,並針對其引人入勝之處、伏筆設計以及角色性格進行評論。
Thumbnail
《黃色臉孔》小說探討了剽竊、名利與道德的糾葛,女主角茱恩在雅典娜死後剽竊其作品並獲得成功,過程中經歷了一連串的心理掙扎與現實困境。本文分析小說情節,並針對其引人入勝之處、伏筆設計以及角色性格進行評論。
Thumbnail
本書藉由一位白人女作家茱恩剽竊已故亞裔作家雅典娜作品的故事,諷刺文化挪用和出版界的黑暗面。故事節奏明快,以幽默、諷刺的筆觸,描寫茱恩一步步走向失控的結局。
Thumbnail
本書藉由一位白人女作家茱恩剽竊已故亞裔作家雅典娜作品的故事,諷刺文化挪用和出版界的黑暗面。故事節奏明快,以幽默、諷刺的筆觸,描寫茱恩一步步走向失控的結局。
Thumbnail
這本小說探討了文學創作中的文化對立和衝突,尤其著重於異文化之間的衝突和書寫華人文化的困境。大量涉及作家和文化之間的矛盾,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對作品批判性反思的情感體驗。
Thumbnail
這本小說探討了文學創作中的文化對立和衝突,尤其著重於異文化之間的衝突和書寫華人文化的困境。大量涉及作家和文化之間的矛盾,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對作品批判性反思的情感體驗。
Thumbnail
伊莉沙白・葉慈(Elizabeth Yates)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青少年文學作家之一,她從小好就喜歡寫作,曾經將一個廢棄不用的鴿子閣樓,改裝成她的書房,在那裡葉慈創作了無數優秀的作品。伊莉沙白・葉慈在1951年,因《自由人》榮獲美國紐伯瑞金牌獎。
Thumbnail
伊莉沙白・葉慈(Elizabeth Yates)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青少年文學作家之一,她從小好就喜歡寫作,曾經將一個廢棄不用的鴿子閣樓,改裝成她的書房,在那裡葉慈創作了無數優秀的作品。伊莉沙白・葉慈在1951年,因《自由人》榮獲美國紐伯瑞金牌獎。
Thumbnail
我瞪著雅典娜的那對棕眼,周圍框著濃長到荒謬的睫毛,讓她彷彿是迪士尼動畫裡的森林動物,而我不禁在想,成為妳究竟會是什麼感覺?
Thumbnail
我瞪著雅典娜的那對棕眼,周圍框著濃長到荒謬的睫毛,讓她彷彿是迪士尼動畫裡的森林動物,而我不禁在想,成為妳究竟會是什麼感覺?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法國小說,但現在甚至想不起來作者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的著作,只記得那是一本自傳小說。講的是母女間微妙的感情,作者的媽媽總有意無意的讓她自我感覺不良,那不是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說,只是在敘述母女間的感情,有種緊張的氛圍,最後媽媽自殺身亡⋯⋯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法國小說,但現在甚至想不起來作者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的著作,只記得那是一本自傳小說。講的是母女間微妙的感情,作者的媽媽總有意無意的讓她自我感覺不良,那不是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說,只是在敘述母女間的感情,有種緊張的氛圍,最後媽媽自殺身亡⋯⋯
Thumbnail
柏娜汀.埃瓦里斯托並非新人作家,她已經是出版了九本長篇、超過十本短篇,以及多本詩集的作家。二〇一九年以《女孩、女人、其他人》與瑪格麗特.愛特伍的《證詞》同獲英國布克獎——然而,這是布克獎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獲得。
Thumbnail
柏娜汀.埃瓦里斯托並非新人作家,她已經是出版了九本長篇、超過十本短篇,以及多本詩集的作家。二〇一九年以《女孩、女人、其他人》與瑪格麗特.愛特伍的《證詞》同獲英國布克獎——然而,這是布克獎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獲得。
Thumbnail
就跟《秘密河流》一樣,《葉子做的房間》也是滿載殖民反省的小說,不過正如一篇書評的標題〈看進殖民之眼〉所指出,再用力的反省也是墾殖者的反省,墾殖者的過去,墾殖者試圖和過去和解的努力。我們還是不能將這類作品輕率的認定為是原住民族角度的反思。
Thumbnail
就跟《秘密河流》一樣,《葉子做的房間》也是滿載殖民反省的小說,不過正如一篇書評的標題〈看進殖民之眼〉所指出,再用力的反省也是墾殖者的反省,墾殖者的過去,墾殖者試圖和過去和解的努力。我們還是不能將這類作品輕率的認定為是原住民族角度的反思。
Thumbnail
當人們無法再依賴年輕時的衝動和激情,當精力開始漸漸不濟,當嬌美的容顏開始悄無聲息地枯萎,當人們開始清算曾經做過或曾經錯失的東西,此時,人們才開始轉向它,不知不覺地從中汲取力量。
Thumbnail
當人們無法再依賴年輕時的衝動和激情,當精力開始漸漸不濟,當嬌美的容顏開始悄無聲息地枯萎,當人們開始清算曾經做過或曾經錯失的東西,此時,人們才開始轉向它,不知不覺地從中汲取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