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特徵?腳「小拇指」兩瓣!生物師破謠:跟直髮一樣是顯性基因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你的「腳小拇趾指甲」有兩瓣嗎?

台灣早年傳聞,「腳小拇趾指甲」有兩瓣(以下稱瓣狀甲)是漢人象徵,

沒有兩瓣則是滿人,近年又開始謠傳,有無兩瓣與是否平埔族有關。

民間傳說,如果小腳趾有兩瓣甲,那就代表是純種漢族血脈。

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說法正確嗎?

那為什麼有的嬰兒小腳趾有兩瓣甲,而父母卻沒有?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希望恢復南方的生產,

當時山西的地小人稠,明朝政府就要求山西抽出部分人口往南遷。

當時被選中要南遷的山西人來到洪洞縣一株大槐樹下集合,

士兵為了要給他們做區別,於是在他們小腳趾甲上砍一刀。

當時他們知道小腳趾甲有兩瓣甲,就是被移民的人,也當成認親的標記。

但是這種身體外傷並不會遺傳,怎麼後來還是有人小腳趾甲有兩瓣甲?

2005年中國有單位做了研究,以洪洞縣福射出去探索,

還真的發現愈是離山西愈近,小腳趾甲有兩瓣甲的比例真的比較高。

在醫學上,小腳指甲分瓣還有一個專業叫法「跰趾」,也稱「瓣狀甲」,

在遺傳上是顯性與隱性基因的區分,在醫學上,反而「跰趾」是顯性。

Good全名師教學團隊自然科老師黃邦以及資深生物老師文雄,

皆指出,「瓣狀甲」普遍認為是遺傳學中的「顯性」基因,與種族血統無直接關聯。

黃邦表示,其實「瓣狀甲」屬於生物的基因表現,

生物性狀由染色體上一段一段的基因來決定,

通常成對染色體的相對位置上會有成對的等為基因,

這兩個一對的基因就決定了某種性狀。

他進一步說明,其實就是國中學到的生物遺傳,

顯性、隱性的差異,比如說直捲髮、耳垂緊貼或分離、

血型、單雙眼皮等性徵都是由基因來決定,「瓣狀甲」就是一種顯性基因。

遺傳學上,未分瓣的腳小拇趾指甲完整一塊,被認為是一個常染色體顯性性狀;

至於「瓣狀甲」,無論是常見的兩瓣,或是罕見的三瓣,

科學的叫法叫做「跰趾」,不能作為某一族群的特定標誌。

他說,西方醫學認為,「瓣狀甲」是一種腳部的病變,

是一種由摩擦生成的繭子,稱為Lister's corn。

文雄說明,其實根據調查,父母都有瓣狀甲的情況下,小孩子也可能會沒有。

遺傳學認為,「瓣狀甲」的遺傳主要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在家系中的傳遞遵循孟德爾分離規律,

且無論不會因為性別有所差異。簡而言之,各種可能都會發生。

他還提到,「其實『瓣狀甲』對於成長、健康都沒有影響,

且不是畸形,因為不具功能障礙,

這樣的情況,其實從幾千年前就開始發生,保存至今。」

在早期的時候,很多人把這種小腳趾甲分瓣的現象,

根據大小形狀歸結為磨出的繭子或者是畸形。

小腳趾甲分兩瓣的情況之外,還有罕見的分三瓣的瓣狀甲,

通常表現為兩個瓣甲之間夾裹著一個更小的指甲。

有傳聞稱,在中國,只有純血統的漢族人才會有瓣狀甲。

還有人說,所有擁有瓣狀甲的人都是六百多年前從山西遷出的人,

為了日後能夠認祖歸宗,在小腳趾甲上砍了一刀,

只要小腳趾甲是分兩瓣的,就能「認親」。

其實,通過外傷造成的腳趾甲分瓣,會慢慢癒合,並不能遺傳給後人。


三立新聞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嫚的沙龍
56會員
1.5K內容數
只有花草樹貓咪狗狗的照片,分享電影和書籍。話少,很少回答問題。被討厭沒關係,自己喜歡自己比較重要。
舒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10月守護花神:木芙蓉《美艷、早熟》 木芙蓉花神一般多認為是貂蟬, 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中歌女,並在王允的連環計中成為關鍵人物, 一殺董卓、二滅呂布、三惑關羽, 影后級的演技與芙蓉花的一日三色不謀而合。 另一說芙蓉花神是五代後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 夫人偏愛木芙蓉,孟後主為得
Thumbnail
2025/02/04
10月守護花神:木芙蓉《美艷、早熟》 木芙蓉花神一般多認為是貂蟬, 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中歌女,並在王允的連環計中成為關鍵人物, 一殺董卓、二滅呂布、三惑關羽, 影后級的演技與芙蓉花的一日三色不謀而合。 另一說芙蓉花神是五代後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 夫人偏愛木芙蓉,孟後主為得
Thumbnail
2025/01/29
關於十二生肖的故事,幾乎無可考, 但有關龍年,則有「龍虎鬥」「龍向雞借角」的故事,流傳於鄉野間…… 傳說中,遠古時代的龍沒有角,生活在陸地上, 因為身體強壯、能飛、善遊,與老虎競爭當獸王,因此有「龍虎鬥」的故事。 「龍虎鬥」難解難分,最後玉皇大帝看不下去,下旨叫龍與虎到天宮評理。
Thumbnail
2025/01/29
關於十二生肖的故事,幾乎無可考, 但有關龍年,則有「龍虎鬥」「龍向雞借角」的故事,流傳於鄉野間…… 傳說中,遠古時代的龍沒有角,生活在陸地上, 因為身體強壯、能飛、善遊,與老虎競爭當獸王,因此有「龍虎鬥」的故事。 「龍虎鬥」難解難分,最後玉皇大帝看不下去,下旨叫龍與虎到天宮評理。
Thumbnail
2025/01/28
【文/葉一秋】 過年腳步越來越近,婆婆媽媽們忙著採買年菜過好年, 中華堪輿道派掌門宗師謝沅瑾表示,過年桌上不可缺「魚」這道菜,象徵年年有餘, 除了要一整條魚外,魚類的挑選很重要,要選擇大尾巴、大魚鱗, 代表家族人員會越來越興盛、發大財。 家有考生記得煮菜頭三圓湯,象徵三元及第,獲取好名
Thumbnail
2025/01/28
【文/葉一秋】 過年腳步越來越近,婆婆媽媽們忙著採買年菜過好年, 中華堪輿道派掌門宗師謝沅瑾表示,過年桌上不可缺「魚」這道菜,象徵年年有餘, 除了要一整條魚外,魚類的挑選很重要,要選擇大尾巴、大魚鱗, 代表家族人員會越來越興盛、發大財。 家有考生記得煮菜頭三圓湯,象徵三元及第,獲取好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的「腳小拇趾指甲」有兩瓣嗎? 台灣早年傳聞,「腳小拇趾指甲」有兩瓣(以下稱瓣狀甲)是漢人象徵, 沒有兩瓣則是滿人,近年又開始謠傳,有無兩瓣與是否平埔族有關。 民間傳說,如果小腳趾有兩瓣甲,那就代表是純種漢族血脈。 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說法正確嗎? 那為什麼有的嬰兒小腳趾有兩瓣甲,
Thumbnail
你的「腳小拇趾指甲」有兩瓣嗎? 台灣早年傳聞,「腳小拇趾指甲」有兩瓣(以下稱瓣狀甲)是漢人象徵, 沒有兩瓣則是滿人,近年又開始謠傳,有無兩瓣與是否平埔族有關。 民間傳說,如果小腳趾有兩瓣甲,那就代表是純種漢族血脈。 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說法正確嗎? 那為什麼有的嬰兒小腳趾有兩瓣甲,
Thumbnail
24:30 阿美族DNA 就是由浙江而來的! 台灣原住民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 不認祖歸宗,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重點是不承認歷史, 歷史會恥笑你的!🤭🤣
Thumbnail
24:30 阿美族DNA 就是由浙江而來的! 台灣原住民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 不認祖歸宗,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重點是不承認歷史, 歷史會恥笑你的!🤭🤣
Thumbnail
小腳,又稱作三寸金蓮,其金蓮的由來出自於佛教的蓮花,有高貴貞節之意。 其起始有眾多說法,比較常見是始至中國南唐,在明清時代達到盛行。 小腳的審美觀,其實主要是來自陰陽說,男子為陽女子為陰,陰就代表柔美、嬌小,尤其是嬌小,自古代以來,甚至於現代也難以逃過,男子對於女子的「小」的審美觀,要女子如櫻桃小嘴
Thumbnail
小腳,又稱作三寸金蓮,其金蓮的由來出自於佛教的蓮花,有高貴貞節之意。 其起始有眾多說法,比較常見是始至中國南唐,在明清時代達到盛行。 小腳的審美觀,其實主要是來自陰陽說,男子為陽女子為陰,陰就代表柔美、嬌小,尤其是嬌小,自古代以來,甚至於現代也難以逃過,男子對於女子的「小」的審美觀,要女子如櫻桃小嘴
Thumbnail
小「漢」時的吃食(tsiah8-sit)! 番也豆(huan-a2-tau7! 一位老大人,在路邊擔賣!一個是「番也豆」,一個是「油甘果」,後一個我沒印象!老阿伯加以泡米酒,作油甘酒,講一天一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前一個是小「漢」時真「奢侈」的吃食(庶饈兒si3-siu3-a2,零食),真懷念,數
Thumbnail
小「漢」時的吃食(tsiah8-sit)! 番也豆(huan-a2-tau7! 一位老大人,在路邊擔賣!一個是「番也豆」,一個是「油甘果」,後一個我沒印象!老阿伯加以泡米酒,作油甘酒,講一天一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前一個是小「漢」時真「奢侈」的吃食(庶饈兒si3-siu3-a2,零食),真懷念,數
Thumbnail
很更多人在面對中國(與中華文化)的時候,喜歡拿出一套『台灣人普遍有原住民血統』來做為二元對抗的有力論述。或者,每當有國際友人詢問台灣有什麼文化可以拿出來時(換日線有很多這種文章),多數人多半也不會漏掉『原住民文化』,但當你問這些台灣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了解......?
Thumbnail
很更多人在面對中國(與中華文化)的時候,喜歡拿出一套『台灣人普遍有原住民血統』來做為二元對抗的有力論述。或者,每當有國際友人詢問台灣有什麼文化可以拿出來時(換日線有很多這種文章),多數人多半也不會漏掉『原住民文化』,但當你問這些台灣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了解......?
Thumbnail
......當父親老是用中文對他說:「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時,他壓根兒不知道該認同的到底是哪條根?畢竟在體驗到文化所帶來的薰陶與涵養之前,他已被生活中因做為「異文化」代表而遭受之攻訐,傷得鼻青臉腫、渾身瘀痕。
Thumbnail
......當父親老是用中文對他說:「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時,他壓根兒不知道該認同的到底是哪條根?畢竟在體驗到文化所帶來的薰陶與涵養之前,他已被生活中因做為「異文化」代表而遭受之攻訐,傷得鼻青臉腫、渾身瘀痕。
Thumbnail
台灣漢人的祖源問題,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扣掉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族群,1945年二戰結束前,就已定居在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人的祖先究竟是閩粵移民,還是被漢化的平埔族?目前已出現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的論者,較知名的有沈建德、埔農、林媽利、潘智仁等人士。本文要介紹的是,較早談論這個議題的沈建德。
Thumbnail
台灣漢人的祖源問題,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扣掉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族群,1945年二戰結束前,就已定居在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人的祖先究竟是閩粵移民,還是被漢化的平埔族?目前已出現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的論者,較知名的有沈建德、埔農、林媽利、潘智仁等人士。本文要介紹的是,較早談論這個議題的沈建德。
Thumbnail
台灣漢人的祖源問題,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扣掉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族群,1945年二戰結束前,就已定居在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人的祖先究竟是閩粵移民,還是被漢化的平埔族?目前已出現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的論者,本文要介紹的是其中一位論者潘智仁。(詳見內文)
Thumbnail
台灣漢人的祖源問題,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扣掉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族群,1945年二戰結束前,就已定居在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人的祖先究竟是閩粵移民,還是被漢化的平埔族?目前已出現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的論者,本文要介紹的是其中一位論者潘智仁。(詳見內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