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單車失竊記》:尋找遺忘的記憶碎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說意謂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強納森·法蘭岑〈撿破爛〉


𝑆𝑢𝑚𝑚𝑎𝑟𝑦

故事從一輛日本警察的孔明車開始,帶出主角家族與鐵馬有關的遭遇,並引出一段發生於1940-1980年代間的台灣歷史。

因著對失蹤父親的複雜情感,主角連帶關注起那台一同離去的老鐵馬,雖然身為作家,卻開啟斜槓整理、蒐集、收藏老鐵馬的生涯。

為了尋回父親的幸福牌腳踏車,他在過程中結識了收舊物的同好、攝影師阿巴斯、老太太靜子;並攜手相伴,拼湊出鄒族志願軍巴蘇亞、蝶畫女工阿雲、二高村外省兵老鄒、馴象老兵穆班長、動物園的勝沼先生等人,以及緬甸象群當年的故事。藉由探究往事,共同修復彼此失落的情感與記憶。


𝐿𝑒𝑣𝑒𝑙

中偏易。時序交錯與主題變換,需留心跟上腳步。


𝑇𝑎𝑘𝑒𝑎𝑤𝑎𝑦

甫聽書名,可能以為與義大利的二戰電影有關,又或者這是個單車遭人竊取的故事。本書確實囊括相關元素,只是遠比我們預測的更要豐富。正如吳明益所言,本書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主題。他將恢弘的歷史剖面投射於數個載體上,有人群、有動植物;有生靈,有死物。細看封面那棵由血淚澆灌的巨木,上面承載著一整個時代的生命力。

不過最讓人敬佩的是,吳明益不囿於個人熟悉的領域,願意為了作品的深度與廣度去考據海量資料;但又不止於紙上談兵,而是像小說主角那樣,挽起袖子去認識單車。文中處處可見吳明益下足功夫所做的研究,從語言(福佬話、鄒族語、日文)到各主題的史料。即使對單車知識沒有興趣的人,大概也很難不為他「寫什麼成什麼」的考證精神折服。


𝑅𝑒𝑣𝑖𝑒𝑤

2.5⭐️ 主題/支線太多,讀著總有找不到重點的感覺。故事最終「圓滿」地串起,但過程頗為考驗耐心。


𝐼𝑛𝑓𝑜

作者:吳明益

出版社:麥田

日期:2016/04/28

電子書:EPUB流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流 | Read with the Flow
0會員
9內容數
嗨大家,歡迎來到書流。 這裡會有閱讀心得,以及一些我看見、聽說,或者杜撰的故事;也許還有生活隨筆/影像紀錄。喜歡就看看,不要錢。
2024/12/28
引發他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這個主題,包含在世者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轉變,以及萬物消長的韻律。藤原將這些個人感悟呈現於書中,因此本散文集尤其適合想借他人之眼,從日本庶民社會的人景與物景當中,探尋人生觀的讀者。
Thumbnail
2024/12/28
引發他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這個主題,包含在世者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轉變,以及萬物消長的韻律。藤原將這些個人感悟呈現於書中,因此本散文集尤其適合想借他人之眼,從日本庶民社會的人景與物景當中,探尋人生觀的讀者。
Thumbnail
2024/12/19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2024/12/19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2024/11/21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Thumbnail
2024/11/21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寫的究竟是國家的歷史軌跡抑或是個人的生命波折?《活著》以中國近代所發生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為背景,聚焦在男主角福貴的親身經歷。花了兩天的時間完食這本經典之作,嘆息著福貴,替他的人生感到不勝唏噓;但我想把書中這句話送給近期焦慮慌張的自己:「被命運碾壓過,才懂得時間的慈悲。」
Thumbnail
這本書寫的究竟是國家的歷史軌跡抑或是個人的生命波折?《活著》以中國近代所發生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為背景,聚焦在男主角福貴的親身經歷。花了兩天的時間完食這本經典之作,嘆息著福貴,替他的人生感到不勝唏噓;但我想把書中這句話送給近期焦慮慌張的自己:「被命運碾壓過,才懂得時間的慈悲。」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有個想法,文明不是線性前進而是像捲捲的電話線一樣,往前進一點就往後退一圈,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總體的進步,只覺得重複混亂,往復倒退。哲學家提出永恆回歸的概念,所有的生命、事件只會一再重演。 國家人權博物館這樣的不義遺址展示過去的暴行,正視暴政、拒絕重蹈覆轍才能加速前進的步伐。
Thumbnail
有個想法,文明不是線性前進而是像捲捲的電話線一樣,往前進一點就往後退一圈,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總體的進步,只覺得重複混亂,往復倒退。哲學家提出永恆回歸的概念,所有的生命、事件只會一再重演。 國家人權博物館這樣的不義遺址展示過去的暴行,正視暴政、拒絕重蹈覆轍才能加速前進的步伐。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碎石人間藏美景電子書》 這碎石人間 寫碎石人間,是因為近讀《認識雨果》(2002年麥田出版)鄭寶娟所撰寫《三部小說、一個主角、一個人道目的》中,提及雨果在1848年創辦了一份名為《時事》的報紙,不斷寫文章促使各界對低層民眾關懷,以進行社會改革。此報成了法國同類報紙師法的對象,其中《碎石路報》
Thumbnail
《碎石人間藏美景電子書》 這碎石人間 寫碎石人間,是因為近讀《認識雨果》(2002年麥田出版)鄭寶娟所撰寫《三部小說、一個主角、一個人道目的》中,提及雨果在1848年創辦了一份名為《時事》的報紙,不斷寫文章促使各界對低層民眾關懷,以進行社會改革。此報成了法國同類報紙師法的對象,其中《碎石路報》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以下內容是整理本書中的13章部分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以下內容是整理本書中的13章部分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
Thumbnail
或許能藉此發現你並不孤單,也或許發現你其實與作者一樣是孤單的。
Thumbnail
或許能藉此發現你並不孤單,也或許發現你其實與作者一樣是孤單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