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个平埔族个老婦人家,流落佇客家人屋家,變做我阿婆。 ──曾貴海<平埔客家阿婆>
𝗜𝗻𝘁𝗿𝗼
台三線是一條北起台北、南止屏東,長度可觀的道路。它一路沿著中央山脈西側的丘陵與山麓穿行,串聯起西部內陸的淺山區域,蜿蜒南下。而噤聲之「界」,指的便是經過桃園與新竹的台三線路段。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與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本書作者耗時了七年,在這片區域進行訪談、調查,從在世的客庄與部落耆老口中,聽逝去鬼魂留下來的故事,以及那些纏結成塊、如鯁在喉的人群歷史情感。
手握權力的人撰寫歷史,被擺弄的人體會歷史。你寫的和我記得的,卻不是同一個真實。了解北台灣地區發展史,聽一聽曾經發生在這片山林的故事,趁我們還記得的時候。
𝗟𝗲𝘃𝗲𝗹
難。全書跨足時間長達四個世紀,以多種角度構成的恢弘敘事,涉及多方人群與地理空間。
𝗧𝗮𝗸𝗲𝗮𝘄𝗮𝘆
北台灣西部的桃竹地區,原本是凱達格蘭人與道卡斯人的生活空間。17世紀開始,這裡先後遭遇鄭氏政權武力壓制,以及清治期間漢人墾殖,平埔族便成為了首當其衝的犧牲者、被殖民者。
漢人傳統觀念認為要有家室、田產,才得以「樂其生」。因此在漢人眼裡,西部原始森林都只是「待開發」為「良田」的「荒地」,如此也才符合其農耕習慣,但這與島上原住民的土地觀念多半不同。
凱達格蘭、道卡斯等平埔族,與內陸淺山的泰雅族,彼此以自然地形維持界線默契,但不時也會交換物資。他們各自在社域內狩獵、游耕,共享土地資源,直到漢人出現,一切失去了平衡。
我尤其記得阿貴.麻咾吻.衛。
在距離第一批漢人登陸新竹約莫70年後,1791年,這名道卡斯之子僱用或與客家人合作,組織武裝拓墾集團,築水圳、修道路、闢田地,朝鳳山溪上游(今新埔一帶)而去。當時那裡還是泰雅族馬武督社的鹿場,可是對衛阿貴等平地的竹塹社人來說,一切早已變樣。
大量來台的漢人與清政府治理手段,改變了平埔族的經濟與生活型態,諸如貨幣、契約、漢姓、私有制。百年之間,平原上的部落一個個消失──他們成為帝國邊防工具、漢人進墾武器,直到人群消耗殆盡。
在失去自己的土地和文化之後,衛阿貴最終踏過界線,也對曾經的朋友豎起鋤頭與獵刀,象徵再無退路的可能。他做出與眾不同的選擇,但我暗自想著,他與父輩們一樣,都是道卡斯的勇士。
𝗥𝗲𝘃𝗶𝗲𝘄 4.5⭐️
如果看過這本書的實體,可能會跟我一樣被厚度嚇到XD 根據作者本人所說,是因為他想把七年以來,每一位耆老、受訪者對他說的話放進書裡。
我原先覺得這本書的缺點就是資料過於龐雜,循環往復地講太多相似的事件;但明白原因以後,轉為欣賞作者的用意。 《噤聲》就是一本這麼實在又真誠的作品。
𝗶𝗻𝗳𝗼
書名:噤聲之界──北台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
作者:梁廷毓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17
電子書:EPUB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