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
你曾不自覺地將自己或孩子與他人比較嗎?
又,想維持良好人際距離,該注意什麼?
《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這本封面與插圖都很可愛的書,試圖解決心理、哲學上的「刺蝟困境」🦔
當一群刺蝟想在寒冷的天氣裡取暖,靠得太近,會被彼此的刺所傷,離得太遠,卻又只能瑟瑟發抖,反覆折騰之後,才能找到最適當的距離,保持溫暖同時也不會傷到對方。
這正如同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過於親近、過於疏遠,都將造成「人際關係」的煩惱。
.
作者為韓國人際溝通專家吳秀香,看見太多人受「言語」造成的傷害所苦,我們每個人懷揣著自己的刺,為了保護自己,偶爾不經意地傷害彼此,但有時候,我們也需像刺蝟般頭靠頭、共同抵禦寒冷,於是有了這本書,試著讓人們減少感到孤獨或受傷的困境。
(之前曾分享前作《一開口就讓人微笑》也很適合作為本書延伸,溝通重點:微笑😉+真心💗)
有毒關係帶來負面影響是無庸置疑,而若全然逃避社交,其帶來的孤獨感,長久以往則使認知退化、加劇精神疾病;相反地,「剛剛好的關係」能讓人維持身心健康、強化自信,變得積極、有幹勁,也有助遠離憂鬱。
什麼樣的相處模式,才稱得上「剛剛好的關係」呢?
這就得回歸到每個不同的你我,自己感覺到舒適的距離了,也是本書重要概念-「界線人際學」:為自己設定明確的界線,也瞭解人人皆有自我保護的界線;在不越界的前提下,拿捏分際、適當措辭,接納&給予足夠的關心、陪伴,就能擁有溫暖,並保有必要的孤獨。
作者分享24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協助辨識有毒關係、自身想法,下面分享倉編最有感的3點:
前陣子很熱門的《媽媽朋友的兒子》,當時覺得這劇名好奇怪,才知道韓國竟有「媽朋兒」這個詞--即媽媽們用來與自家孩子「比較」的對象!
.
讀到這篇章忍不住一陣心驚,雖然提及次數少之又少,但倉編也確實用過…
主要想唸小子「懶得運動」這一塊,就會拿好友家的小運動健將來當楷模;這這,應該不會只有我吧~😅
不管對象是媽朋兒、親戚、同學…提醒各位爸媽一起留意,無論被比較成績、體能、個性等,都會讓孩子會產生煩躁或傷心等情緒,請謹慎使用!
我家若真忍不住想抓來比較,會再補上提醒小子看自己很棒的地方,盡可能客觀,讓他理解每個人本來就存有差異,掌握專長、還能進步的就再努力點囉!
.
「比較」心態放在大人身上也一樣,成年的我們也可能因社交軟體的使用,注意到親朋好友分享的優越之處,深感相形見絀而難受,甚至成為誘發憂鬱的因素。
因此,還是得回到:認清自己與他人本來就不同,專注於自身長處&持續朝小目標前進,從中獲得成就感,並看見自己的成長。
-
「傾聽」是重要的能力,但如果有人因為你的善於傾聽,而總把你當成「情緒垃圾桶」傾倒,卻並不能在你需要時回以傾聽…請特別小心,即使你們再要好,也很可能是段有毒的關係,長久下來會將你的正能量消耗殆盡。
這類型的人往往有這些特性,可以小心避開,並注意檢視自己是否如此卻不自知:
-
與人溝通,除了「傾聽」與「用心」,即使做不到能言善道,也期待能把話「說好」、打動人心,而不是讓人受傷、把事情搞砸。
因此,作者特別點出,說話前,務必先「沉默三秒」-這短短的一瞬間,包括了聆聽對方話語、予以共情,也把想說的話好好思考一遍,最後才開口,把後悔的機會降到最低。
作者以韓國知名主持人劉在錫為例,他在剛出道時也曾發生許多失誤,隨著時間歷練,其貼心與善於傾聽的好習慣,讓溫暖的主持風格深得大眾喜愛,也擁有無數對他充滿信任的圈內好友。(文中並附上劉在錫的「溝通十大法則」,就留給讀者自行閱讀囉!)
就算不善言辭、甚至曾以言語誤傷他人,也別氣餒地選擇逃避,先從「沉默三秒」的練習開始,專注傾聽、試著給予同理的回應,會越來越好的。
-
無論愛情、親情乃至職場相處,關係再親都可能面臨這種「刺蝟困境」🦔
必須善用傾聽、把真心實意融入話語,去找到最舒適的心理距離,保有屬於自己的「Me Time」與空間,才能真正讓關係親密又長久💗
✨「與人同行時,重要的不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而是要懷著一樣的心意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