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坦然踏上《天藍色的彼岸》—無論生命來或去,終究會留下痕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出自影集《良善之地》。也是探討死後世界的影集。

圖出自影集《良善之地》。也是探討死後世界的影集。

「死亡」從來就不是輕鬆的話題,甚至在某些場合還屬禁忌話題。失去的恐懼或悲痛不是那麼容易能承受的,對嗎?

古今中外,不分信仰、種族及國界皆對「死後的世界」有不少的想像。大家不約而同都期望離開人世後能到更美好的地方(通常被稱為天堂)。為了「更遠的未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多做善事、心存善念。

不知道大家對於死後世界有什麼樣的想像呢?—對我來說,死後沒有牽掛、遺憾,內心平靜即是最好的處所。


本篇介紹《天藍色的彼岸 The Great Blue Yonder》便是探討死亡的書。作者安排讀者跟著11歲小男孩的視角展示他對生命的理解,正視內心、面對人生的無常。全書沒有提到死亡的陰影與恐怖,相反地,作者以詼諧生動、善解人意、溫暖的方式讓讀者思考生命的必經之路。


▼書籍資料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書名:《天藍色的彼岸 The Great Blue Yonder》

作者: 艾歷克斯.席勒(Alex Shearer)

譯者:趙永芬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年:2019年



▼內容概述

主人翁哈利在11歲那年因意外喪生。死後,他到達「異地」。在那裡不乏有走來走去、不真的了解死後自己在幹嘛的人;也有一群人像受到牽引般,朝著落日的方向到「天藍色的彼岸」。

哈利因有未了的心事無法前進,他好想家人、朋友,最重要的—臨死前跟姐姐的一場大吵還來不及和好。不久,在異地遇到身著古裝的小男孩亞瑟—同樣也有未完成的心願—為這個願望在異地徘徊150年。亞瑟偷偷帶著哈利返回人間,探望念念不忘的家人和朋友。

死後重返人間的哈利,遇到在人世間徘徊的鬼魂,見到親朋好友對他的思念,讓他重新思考過去習以為常的日子。嘗試彌補生前的遺憾,接著踏上屬於他的旅途。


▼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哈利為了未解的心願回家,看到家人時曾動念以鬼魂的形式陪在他們身邊。但因回家前路上的總總——電影院放映廳裡擠了滿滿的鬼魂。差點將他嚇得「魂飛魄散」之外,心想原來有未了心事的人如此多,他們怎麼也無法拋掉過去,邁向新的事物。哈利也是在那當下決定不要變得跟他們一樣。

「我就是拒絕讓自己變成一個悲哀的老鬼,每天上午都想著要處理未了的心事,到了下午,卻又跟別的鬼魂一起坐在電影院裡,盼望新上映的電影能夠暫時讓自己忘卻煩惱。」

跟深愛的家人離別是掙扎的、不捨的,放棄離開的堅持相對來說簡單些。讓我覺得哈利很了不起。他仍堅持自己回到人間的初衷:原諒和被原諒,以得到內心的平靜。

在這一天裡看到的一切,令他體悟到無論生命來或去,終究會留下痕跡。同學的祝福及家人的思念,使哈利繼續存活在大家的美好回憶中。

題外話:在電影院的章節內看到亞瑟提到電影院裡面那麼涼爽,人類都以為是空調開得很強,其實不是,因為坐滿了鬼魂。這段令人莞爾。


▼我心中這本書的三大金句

  1. 你知道,清新的微風拂過臉頰是多麼美妙,我懷念那種感覺。可笑的是,人活著時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一切都很普通,很簡單。但我好懷念啊。懷念得超乎我的想像。
  2. 但世事向來不就是那樣?等到你夢想成真的那一天,它們不再是你的夢想,你已開始作別的夢了。
  3. 「不可含怒到日落」意思是你絕對不應該生某人的氣,或與某人為敵,尤其是你所愛的人。因為你們其中哪個說不定明天早上不會醒來,那時你會在哪裡?好吧,讓我告訴你,你會跟我一樣,被一大堆未完成的事卡住,哪兒也去不了。

▼結語&感想

艾歷克斯選擇以小孩作為本書主角是很巧妙的安排。哈利才11歲就離世,令人惋惜他生命的短暫之外,也因為他還是小孩,看待事物的視角更單純、澄澈。從對孩子來說重要的學校、同學、跟家人的鏈結的角度切入,對人生的無常之無奈更顯著。

我很喜歡哈利面對死亡的心態。比起逃避或是懷疑,他選擇正視內心,將結果導向他預期的方向。當心願完成邁向新旅途時,也讓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對於未知沒有恐懼,反而是對生生不息的美有所期待。

我們都有可能碰到不好或不幸的日子,或許在賭氣的當下對親友脫口而出傷人的話,又或者在每天的忙碌中忽略日常的幸福。

走在路上時不妨有意的感受下微風拂過臉龐的清新;不論日子好壞,享受當下、鼓起勇氣繼續向前。最重要的是珍惜跟摯愛之人相處的時光,畢竟世事難料,明天的事沒人說得準,對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狗園
45會員
70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大狗園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花了幾天把期待已久(在圖書館排隊快半年才借到)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看完。 看完覺得:一言難盡。 將虛擬與現實交錯的敘事方式,讓整部小說更有層次,也讓我不時跳出來反思:我們是否也常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裡迷失方向?
Thumbnail
2025/04/25
花了幾天把期待已久(在圖書館排隊快半年才借到)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看完。 看完覺得:一言難盡。 將虛擬與現實交錯的敘事方式,讓整部小說更有層次,也讓我不時跳出來反思:我們是否也常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裡迷失方向?
Thumbnail
2025/01/13
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聽,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就只停在「聽」。 讓我想到Youtuber孫女有多項符合書中提到的「好聽眾」的特質。如勇於跟陌生人攀談,傾聽對方人生故事時給予情緒價值,引導對方進一步透漏更多(如她本人說的「又解開支線」)。
Thumbnail
2025/01/13
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聽,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就只停在「聽」。 讓我想到Youtuber孫女有多項符合書中提到的「好聽眾」的特質。如勇於跟陌生人攀談,傾聽對方人生故事時給予情緒價值,引導對方進一步透漏更多(如她本人說的「又解開支線」)。
Thumbnail
2024/12/03
《家族的完成》以身邊都可能出現的人物的日常構成,蘊藏著無數日本今後核心家庭的問題。櫻木紫乃的敘述手法看似薄情,實則是參透人性的淡定。 我們都明白向死而生的道理,但在為生活奔波的路途上,逐漸忘了為何而活。不得不對現實生活妥協,卻不代表甘願妥協。
Thumbnail
2024/12/03
《家族的完成》以身邊都可能出現的人物的日常構成,蘊藏著無數日本今後核心家庭的問題。櫻木紫乃的敘述手法看似薄情,實則是參透人性的淡定。 我們都明白向死而生的道理,但在為生活奔波的路途上,逐漸忘了為何而活。不得不對現實生活妥協,卻不代表甘願妥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生命盡頭的彼岸 你能想像生命盡頭是什麼樣子嗎?彼岸又是什麼呢?等待你的會是天堂還是地獄呢?命運安排你的是安穩的「壽終正寢」無痛離世呢?還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霎那讓你結束生命?亦或是像文天祥悲壯的留下「留取丹青照汗青」呢?哪一種才是生命的盡頭呢?彼岸到底擁有什麼嗎?只是單純結束嗎? 說一個例子!廣
Thumbnail
生命盡頭的彼岸 你能想像生命盡頭是什麼樣子嗎?彼岸又是什麼呢?等待你的會是天堂還是地獄呢?命運安排你的是安穩的「壽終正寢」無痛離世呢?還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霎那讓你結束生命?亦或是像文天祥悲壯的留下「留取丹青照汗青」呢?哪一種才是生命的盡頭呢?彼岸到底擁有什麼嗎?只是單純結束嗎? 說一個例子!廣
Thumbnail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此書蘊含死生、關懷大自然等多面向的深邃思考,堅持幸福理想的追求,足以增長智慧,確是一本成長過程不宜錯過的童話。 (一)由兒童劇至童話 童話的寫作特色是想像豐富、淺顯有趣,其閱讀對象為孩子們,不過童話的主題內涵和表現形式的結合如果達到藝術的高度,非但不讓人覺得「幼稚」,也能夠吸引成年讀者,百看不
Thumbnail
#此書蘊含死生、關懷大自然等多面向的深邃思考,堅持幸福理想的追求,足以增長智慧,確是一本成長過程不宜錯過的童話。 (一)由兒童劇至童話 童話的寫作特色是想像豐富、淺顯有趣,其閱讀對象為孩子們,不過童話的主題內涵和表現形式的結合如果達到藝術的高度,非但不讓人覺得「幼稚」,也能夠吸引成年讀者,百看不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是個有開天眼的男孩從小開始寫的日記,小男孩並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像是他能看到森林裡的小精靈、人所散發出的光環顏色等,透過直觀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是個有開天眼的男孩從小開始寫的日記,小男孩並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像是他能看到森林裡的小精靈、人所散發出的光環顏色等,透過直觀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本篇介紹《天藍色的彼岸 The Great Blue Yonder》便是探討死亡的書。作者安排讀者跟著11歲小男孩的視角展示他對生命的理解,正視內心、面對人生的無常。全書沒有提到死亡的陰影與恐怖,相反地,作者以詼諧生動、善解人意、溫暖的方式讓讀者思考生命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本篇介紹《天藍色的彼岸 The Great Blue Yonder》便是探討死亡的書。作者安排讀者跟著11歲小男孩的視角展示他對生命的理解,正視內心、面對人生的無常。全書沒有提到死亡的陰影與恐怖,相反地,作者以詼諧生動、善解人意、溫暖的方式讓讀者思考生命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消失的灰鯨》講述了一個關於小男孩里歐的感人故事。里歐希望能找到治癒生病媽媽的辦法,而這個輔線牽動著整個故事的情感脈絡。透過里歐的視角,故事將讀者帶入一場冒險,讓青少年認識到當前海洋面臨的危機。本書文字流暢易讀,搭配大量細膩的鉛筆插畫,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黑白電影中,隨著故事的推進,探討海洋環
Thumbnail
《消失的灰鯨》講述了一個關於小男孩里歐的感人故事。里歐希望能找到治癒生病媽媽的辦法,而這個輔線牽動著整個故事的情感脈絡。透過里歐的視角,故事將讀者帶入一場冒險,讓青少年認識到當前海洋面臨的危機。本書文字流暢易讀,搭配大量細膩的鉛筆插畫,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黑白電影中,隨著故事的推進,探討海洋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普通與非凡的界限,特別是生活在和平國家中的人的感受。透過日常的視角,我們反思文明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探討了對人類自身存在的理解與追尋。文章揭示了人們在面對死亡與生活意義時的獨特看法,鼓勵每一天都活得充實而自在。最終,我們或許能在每個普通的瞬間中,找到值得珍惜的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普通與非凡的界限,特別是生活在和平國家中的人的感受。透過日常的視角,我們反思文明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探討了對人類自身存在的理解與追尋。文章揭示了人們在面對死亡與生活意義時的獨特看法,鼓勵每一天都活得充實而自在。最終,我們或許能在每個普通的瞬間中,找到值得珍惜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