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第一次來到台灣,我才發現自己是個奴隸。」——身中九槍而亡的移工

看完紀錄片《九槍》彷彿身為台灣人的優越感被搧了一記耳光,疼得腦海嗡嗡作響。

台灣近代人口結構與就業市場逐漸轉變,面對勞動人口不足的便捷方案便是引進大量移工,也就是過去俗稱的外勞。

若說舊金山鐵路是清末民初華人鋪的、蘇花公路是撤退來台榮民開鑿的,那麼,現在台灣許多都市大樓與公共建設便是大量東南亞移工蓋的。然而時代的推移與進步,並沒有改變移工的命運,甚至加劇了歧視與奴化的悲劇蔓延。

對很多人來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移工,就只是跟我們不同世界的一個名詞一個群體,只是北車週末群聚的一個景深,而不是成千上百個個體,每個都是活生生的人。

近來講述移工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從電影《台北星期天》的浪漫知天,到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一言難盡,看完紀錄片《九槍》彷彿身為台灣人的優越感被搧了一記耳光,疼得腦海嗡嗡作響。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這美是否是有條件的選擇性展現?

面對外籍旅客我們展開雙臂熱情友善,但面對外籍勞工我們是否選擇忽視與歧視?

當正義這兩個字,對不同人有不同的詮釋,究竟我們的社會從哪一步開始踏岔?大至政府政策小到居家雇主,究竟是什麼左右了每個環節與觀念?很值得每個台灣當代人深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春花秋月何時了
0會員
5內容數
Welcome, chilling together!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第一次來到台灣,我才發現自己是個奴隸。」——身中九槍而亡的移工 看完紀錄片《九槍》彷彿身為台灣人的優越感被搧了一記耳光,疼得腦海嗡嗡作響。 台灣近代人口結構與就業市場逐漸轉變,面對勞動人口不足的便捷方案便是引進大量移工,也就是過去俗稱的外勞。 若說舊金山鐵路是清末民初華人鋪的、蘇花公路是
Thumbnail
「第一次來到台灣,我才發現自己是個奴隸。」——身中九槍而亡的移工 看完紀錄片《九槍》彷彿身為台灣人的優越感被搧了一記耳光,疼得腦海嗡嗡作響。 台灣近代人口結構與就業市場逐漸轉變,面對勞動人口不足的便捷方案便是引進大量移工,也就是過去俗稱的外勞。 若說舊金山鐵路是清末民初華人鋪的、蘇花公路是
Thumbnail
華人移居世界各地不是新鮮事物。早於清末年代已經有華人被「賣豬仔」(註一)到海外做苦工。當然許多年以後,這一段歷史被史學家形容為華人血淚史,因為華工生活淒慘,客死他鄉的個案更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Thumbnail
華人移居世界各地不是新鮮事物。早於清末年代已經有華人被「賣豬仔」(註一)到海外做苦工。當然許多年以後,這一段歷史被史學家形容為華人血淚史,因為華工生活淒慘,客死他鄉的個案更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Thumbnail
1989年由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悲情城市》,是台灣政治解嚴後二年,電影第一部觸及政治敏感議題的電影,拍攝實屬不易,電影以228事件為背景,透過一個台灣基隆家族興衰,帶出封塵禁錮歷史。
Thumbnail
1989年由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悲情城市》,是台灣政治解嚴後二年,電影第一部觸及政治敏感議題的電影,拍攝實屬不易,電影以228事件為背景,透過一個台灣基隆家族興衰,帶出封塵禁錮歷史。
Thumbnail
「凝望悲情 ⎯ 西部來的即景」 - 回首那一段時代跫音 每當秋風響起,九份的山上,總有一抹濃情,喚起了那遠方凝思的想望, 煙雨迷濛的疾風勁草,更摻雜了菅芒花心語,投射那一片蕭瑟後的淡墨。
Thumbnail
「凝望悲情 ⎯ 西部來的即景」 - 回首那一段時代跫音 每當秋風響起,九份的山上,總有一抹濃情,喚起了那遠方凝思的想望, 煙雨迷濛的疾風勁草,更摻雜了菅芒花心語,投射那一片蕭瑟後的淡墨。
Thumbnail
一、本島人内地人涇渭分明 二、種族歧視與差别待遇 面對日本殖民體制的種族歧視和差別待遇,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自是加以譴責,期能喚醒台灣同胞的自覺,爭取被統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從批判到反抗意識的傾斜 四、歷史意義深刻
Thumbnail
一、本島人内地人涇渭分明 二、種族歧視與差别待遇 面對日本殖民體制的種族歧視和差別待遇,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自是加以譴責,期能喚醒台灣同胞的自覺,爭取被統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從批判到反抗意識的傾斜 四、歷史意義深刻
Thumbnail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
Thumbnail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
Thumbnail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台灣產業結構漸漸從農業跨向製造業,大量農村人口開始向都市移動,這是台灣社會首次發生的大規模內部人口流動。整個社會的結構演化尚未足以完整承接這些農村外流人口,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生,台語流行歌便為我們生動紀錄了一幕幕那個時代「找頭路」的故事。
Thumbnail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台灣產業結構漸漸從農業跨向製造業,大量農村人口開始向都市移動,這是台灣社會首次發生的大規模內部人口流動。整個社會的結構演化尚未足以完整承接這些農村外流人口,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生,台語流行歌便為我們生動紀錄了一幕幕那個時代「找頭路」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