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想法】債券怎麼買?最佳時機來了嗎?其實你多數時候不需要債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投資想法:僅作為個人研究的紀錄與反思,並非個股分析或任何買賣建議。

自從聯準會暫停升息後,市場對於債券,特別是美國公債的討論度就持續居高不下,甚至 2023 年底時,更曾興起一波搶買債券的風潮。

然而,一年過去,儘管聯準會降息兩碼,美債漲幅卻極其有限。如果統計過去一年報酬率,TLT 資本利得只有 0.04%(含息報酬 4.05%),同期台股加權指數為 32.16%、美股大盤 S&P 500 為 30.05%。


本文數據來源:財經M平方,使用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為何原本萬眾期待的美國公債,最後幾乎是一場空?真的有這麼多投資人需要債券嗎?投資債券的最佳時機究竟為何?今天來快速整理一下:

投資人真的需要債券?機會成本是最大缺點!

事實上,我認為多數風險承受力較佳的投資人,是不需要在投資組合「長期」配置債券的。

儘管,投資等級以上債券,確實風險較低、報酬率又優於定存,且在沒有違約的情況下持有到期,還能連本帶利拿到收益(不像股票報酬有高度不確定性)。

然而,也因為低風險、低波動,導致債券長期報酬是遠遠不及股市的。簡單來說,配置債券的最大缺點,就是你錯過股市長期漲幅的機會成本。

若從 2002 年起算,追蹤 S&P 500 的 ETF SPY 總報酬來到 947.52%、美國長債 ETF TLT 總報酬為 131.29%。美股市值型 ETF 不只總報酬大勝債券,甚至連配息報酬都是債券的數倍。純以績效考量,並沒有長期持有債券的必要。

到底誰適合買債?三類人真正需要!

既然債券的報酬率遠遜於股市大盤,那到底是誰需要債券呢?扣除市場上的大型機構與法人,我認為有三類投資人是真正適合、需要長期交易債券:

一、風險承受力低的投資人:

如果你是完全無法忍受股市不確定性,風險承受度也相當低的投資人,那確實可以考慮去買被視為「接近無風險的」美國公債。而且最好直接購買債券,而非債券 ETF。

購買直債的好處,除了可以幫你鎖定想要的殖利率,更能確保持有到期後,能夠連本帶利拿回收益,適合真的無法承擔風險的投資人。(但相信多數人不在此列)。

二、需要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

如果你今天有特殊的財務規劃,如定期生活支出、繳交房貸等「固定現金流」需求,又擔心無法隨時將市值型 ETF 變現,這時候,債券或債券 ETF 也會是一個可考慮的選擇。

三、槓桿的總經投資者:

最後一類人,其實也不算長期持有債券。但如果你能夠判讀總經、貨幣政策走向,同時又擅長使用槓桿工具(如期貨),那債券也可以是一個短線賺取價差的良好標的。但這種人同樣占少數。

一般人買債券的最佳時機:榮景期末段!

那對於一般人來說,到底什麼時候才真正該配置債券呢?

根據總經大師愛榭克分享,景氣有四階段週期(復甦、成長、榮景、衰退),當中只有榮景期(泡沫破裂、衰退前的週期),需要調節持股水位,避免吃到空頭回檔。也正是這個時刻,債券的布局價值開始浮現。

參考《景氣循環投資》可以發現,美國長天期公債,在景氣榮景期前後,會有四階段表態:

  • 階段一:主跌段(成長 → 榮景):由於長債殖利率與通膨預期、利率預期、經濟預期呈正相關,當景氣進入榮景期,三項因子皆會走升、長債殖利率上窄、債券價格下跌,此時為主跌段。
  • 階段二:反彈段(榮景):接著,由於升息走到盡頭,短期利率不再攀升、通膨與經濟放緩,此時市場擔憂景氣轉向、股市下跌,長債出現反彈(類似今年 7 ~ 8 月情境)。
  • 階段三:再修正(榮景):隨著暫停升息、降息到來,在低基期下,景氣與通膨獲得喘息,此時景氣熱度再度攀升、股市激情、長債迎來末跌段,也是佈局債市長多最佳時機!(目前有點接近了,但股市還未進入非理性繁榮)
  • 階段四:債券長多(榮景 → 衰退):當景氣真正從榮景進入衰退,此時股市大幅修正、資金寬鬆,長債的多頭格局隨之到來。若能在階段三布局債券的投資人,不只避開股市大跌,還能享受長債上漲的價差。

那麼,該如何確認景氣已進入榮景期末段(橘色區塊),甚至出現即將轉向衰退的徵兆呢?可以參考這篇文:股市轉折何時來臨?七大轉折指標避開主跌段!

資產配置:債券比重應該配多少?要把股票賣光嗎?

最後,既然我們知道了,榮景期末段是買債券的最佳時機。但到底要買多少,才是適合的資產部位呢?股票應該要賣光嗎?

首先要留意是,無論今天是景氣哪個階段,其實都不應該考慮「把股票賣光」,即便走到榮景期末段,你也無法保證,究竟泡沫會不會再多走個一兩年。除非你有辦法掌握絕對的高點,否則不該考慮賣光股票,避免錯過潛在漲幅。

運用「階段性配置」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比如,當你發現景氣進入榮景中後段時,可先降低持股水位(如降至七成),換三成的債券部位;接著依照你的週期,若榮景又持續半年、一年,將持股水依序降至五成、三成(7-5-3 節奏)。

但務必留意,持股水位最低降至三成即可,不要讓自己完全空手,避免誤判。

總結

關於債券分享差不多到這邊,最後總結一下幾個重點:

  • 我認為多數人、多數時候,不需要配置債券。
  • 但我們可以在榮景期末段,將股票部位階段性地轉為債券。
  • 債券的最佳投資時點,落在榮景期末段,一方面避開後續股市大跌;另一方面賺取資金寬鬆的債券價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23會員
117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自從聯準會暫停升息後,市場對於債券的討論度就持續居高不下,然而,一年過去,儘管聯準會降息兩碼,美債漲幅卻極其有限。甚至大幅跑輸台美股大盤。 為何原本萬眾期待的美國公債,最後幾乎是一場空?真的有這麼多投資人需要債券嗎?債券怎麼買?投資債券的最佳時機究竟為何?債券殖利率最甜的時刻何時來?本文全面整理。
Thumbnail
自從聯準會暫停升息後,市場對於債券的討論度就持續居高不下,然而,一年過去,儘管聯準會降息兩碼,美債漲幅卻極其有限。甚至大幅跑輸台美股大盤。 為何原本萬眾期待的美國公債,最後幾乎是一場空?真的有這麼多投資人需要債券嗎?債券怎麼買?投資債券的最佳時機究竟為何?債券殖利率最甜的時刻何時來?本文全面整理。
Thumbnail
近期債券市場可很熱門,個各投信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債券型ETF 但你知道為什麼要投資債券嗎? 以下是整理我對債券市場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1.升息進入尾聲,美債價格目前相對低點。 2.美債跟基準利率成反向關係,所以未來降息美債價格就有機會回升。 3.目前利率大概有4-5%,然後債券價格低
Thumbnail
近期債券市場可很熱門,個各投信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債券型ETF 但你知道為什麼要投資債券嗎? 以下是整理我對債券市場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1.升息進入尾聲,美債價格目前相對低點。 2.美債跟基準利率成反向關係,所以未來降息美債價格就有機會回升。 3.目前利率大概有4-5%,然後債券價格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最近因為升息所以債券殖利率屢創新高,不少投資人開始買進債券或債券ETF,但你真的需要買債券嗎?或者該買債券還是債券ETF呢? 債券可以視作借錢給他人並收取利息的商品,也就是借據,只是這個他人是國家,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或公司,相對於個人借據來說,違約風險相對較低,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最近因為升息所以債券殖利率屢創新高,不少投資人開始買進債券或債券ETF,但你真的需要買債券嗎?或者該買債券還是債券ETF呢? 債券可以視作借錢給他人並收取利息的商品,也就是借據,只是這個他人是國家,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或公司,相對於個人借據來說,違約風險相對較低,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公
Thumbnail
現在台幣買美元相對過去已經很貴,大概要32元,不建議現在換美元投資,所以朋友跟家人現在計畫是:定存、儲蓄險解約,美元的分批換回台幣,用台幣來投資。女子研究了一下:美國短天期債券ETF是現在情況下,保守型投資人最佳投資工具。首推元大美債1-3(00719B)!
Thumbnail
現在台幣買美元相對過去已經很貴,大概要32元,不建議現在換美元投資,所以朋友跟家人現在計畫是:定存、儲蓄險解約,美元的分批換回台幣,用台幣來投資。女子研究了一下:美國短天期債券ETF是現在情況下,保守型投資人最佳投資工具。首推元大美債1-3(00719B)!
Thumbnail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近一、二年以來陸陸續續有些朋友問我投資債券是否是好主意,要如何進行?如今我覺得時機已到,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和親朋好友們分享,文長零碎還請不吝賜教。 我們先來看張圖: 這張圖是台灣的主要長天期債券ETF報酬率走勢圖(含息),我們可以看到長天期債券基金這三年來的報酬率幾乎是一路
Thumbnail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近一、二年以來陸陸續續有些朋友問我投資債券是否是好主意,要如何進行?如今我覺得時機已到,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和親朋好友們分享,文長零碎還請不吝賜教。 我們先來看張圖: 這張圖是台灣的主要長天期債券ETF報酬率走勢圖(含息),我們可以看到長天期債券基金這三年來的報酬率幾乎是一路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新聞媒體、自媒體及財經網紅,紛紛提出FED大幅升息,是購買債券的好時機,除了可以鎖定高配息殖利率外,未來降息還可以賺到價差。 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用這篇文章帶你了解什麼是債券
Thumbnail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新聞媒體、自媒體及財經網紅,紛紛提出FED大幅升息,是購買債券的好時機,除了可以鎖定高配息殖利率外,未來降息還可以賺到價差。 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用這篇文章帶你了解什麼是債券
Thumbnail
其實債券投資可以很簡單。如果投資人買入時即打算持有到期,那麼在買入時即可確定持有成本、總領息金額及贖回金額。所有條件均已受控,唯一風險僅餘發債機構是否違約倒債。
Thumbnail
其實債券投資可以很簡單。如果投資人買入時即打算持有到期,那麼在買入時即可確定持有成本、總領息金額及贖回金額。所有條件均已受控,唯一風險僅餘發債機構是否違約倒債。
Thumbnail
前一陣子參加了一場座談會,主要是在介紹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公司債,會有這場座談會的原因,也是因為近期有越來越多自然人開始有興趣投資債券。 講者表示,過去台灣發行的債券ETF,99%的買盤都是保險公司,自然人很少會接觸債券,而且保險公司的資金有超過40%是買債券,買債券的資金其實是很大的。 近期會有越來
Thumbnail
前一陣子參加了一場座談會,主要是在介紹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公司債,會有這場座談會的原因,也是因為近期有越來越多自然人開始有興趣投資債券。 講者表示,過去台灣發行的債券ETF,99%的買盤都是保險公司,自然人很少會接觸債券,而且保險公司的資金有超過40%是買債券,買債券的資金其實是很大的。 近期會有越來
Thumbnail
有網友提出,在這幾年債券利率這麼低的情況下,用儲蓄險替代債券用來做資產配置是更好的方法。 主要的理由是:保險利率高於債券ETF,利變壽險IRR超過2%,IEI不到1%,BND不到2%,利變壽險宣告利率也會提高,股票搭配利變壽險,勝過股債搭配。 指出幾個重點:
Thumbnail
有網友提出,在這幾年債券利率這麼低的情況下,用儲蓄險替代債券用來做資產配置是更好的方法。 主要的理由是:保險利率高於債券ETF,利變壽險IRR超過2%,IEI不到1%,BND不到2%,利變壽險宣告利率也會提高,股票搭配利變壽險,勝過股債搭配。 指出幾個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