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討《巴黎協定》第6.4條:全球碳市場的關鍵轉折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著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於亞塞拜然巴庫召開,全球矚目的《巴黎協定》第6.4條正式通過並啟動運作。

https://carbonherald.com/cop29-un-approves-article-6-4-launches-global-carbon-market/

2024.11/12



raw-image


這項決策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帶來新的希望與挑戰。

本文深入分析第6.4條的核心內容及其對台灣的實質影響。


什麼是第6.4條?

第6.4條是《巴黎協定》的一項創新機制,旨在建立全球性碳市場,名為「永續發展機制」(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SDM)。其目的是通過國家間碳排放交易,協助各國達成其國家自定貢獻(NDCs)目標,並提升全球減碳的總體雄心。


第6.4條的核心功能

1. 建立全球碳市場:

第6.4條設立了一個統一的國際市場機制,允許各國在全球範圍內交易減排額度。這個數位登錄系統讓經過核准的減排項目開發者可以上架碳信用,供各國政府購買,以達成其NDC目標。

2. 提升環境完整性:

該機制要求所有碳信用必須確保「全球排放總量的整體減少」(Overall Mitigation in Global Emissions, OMGE),減少虛假或重複計算的碳信用風險,確保每一單位的減排額度都能實質減少全球碳排放。

3. 公平與包容:

發展中國家在選擇減排項目和收益分配上擁有更大自主權,確保碳市場的運作不僅服務於富裕國家,而是所有參與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對台灣的實質影響

第6.4條的通過對台灣有著深遠的影響,儘管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但該機制允許非會員國參與全球碳交易市場。以下是對台灣的具體影響:

1. 參與全球碳交易:

台灣將有機會通過支持境外減排項目,獲取減排額度,進一步推動國內的減碳目標。這為台灣的企業和政府提供了一個參與國際碳市場的平台,有助於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2. 提升產業競爭力:

台灣是高科技產業大國,尤其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具有關鍵地位。第6.4條提供的國際碳市場機制,將為企業在降低碳足跡、滿足國際買家對減碳的要求方面提供重要支持,進一步提升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3. 吸引綠色投資:

隨著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啟動,台灣有機會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國內的減排項目,如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計畫,促進綠色產業發展。

4. 強化氣候外交:

雖然台灣在國際上有限制,但透過參與6.4條機制,可以與其他國家或非政府組織建立更緊密的氣候合作,間接提升國際影響力。


結語:邁向全球碳交易的新時代

第6.4條的通過與啟動標誌著全球碳市場進入新階段,不僅提升了碳交易的透明度與問責性,也為台灣提供了嶄新的機會來參與全球氣候行動。隨著台灣在產業減碳、國際合作及政策調整上的努力,我們可以期待這項新機制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帶來更大助力。

----

(補充)

台灣如何因應6.4條機制?

如何參與私營部門項目或國際合作,加入第6.4條市場機制?

《巴黎協定》第6.4條的啟動,為全球碳市場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即使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也可以透過以下途徑參與,進一步推動自身的減碳目標:


1. 通過私營部門參與國際碳市場

(1) 支援境外減排項目

台灣企業可以投資境外減排項目,這些項目經過聯合國認可後,會生成符合第6.4條機制的碳信用。具體步驟包括:

  • 尋找經聯合國核准的項目:例如,可投資於開發中國家的再生能源、森林保護或能源效率提升項目。
  • 購買減排額度:透過市場交易,台灣企業可以購買這些碳信用,作為自身減排目標的一部分。

(2) 成為項目開發者

台灣企業或組織也可以主動成為國際碳市場中的項目開發者,例如在其他國家開發符合第6.4條規範的減排項目:

  • 與當地政府或組織合作:確保項目符合當地及國際規範。
  • 申請聯合國認證:通過第6.4條的監管機構審核,項目才能生成碳信用並進行交易。

(3) 融入自願碳市場(VCM)

除了第6.4條的合規市場,企業也可透過自願碳市場參與減排。隨著第6.4條的實施,自願市場的許多高品質項目也將逐步對接聯合國機制,從而提高其碳信用的可信度。


2. 國際合作與多邊參與

(1) 參與雙邊或多邊合作項目

台灣可通過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建立雙邊或多邊合作,推動減排項目:

  • 政府與政府(G2G)合作:例如,台灣政府或公營機構可與他國政府合作,共同推動跨境碳市場項目。
  • 政府與企業(G2B)合作: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業執行具體項目。

(2) 加入國際組織或聯盟

台灣企業或組織可以加入專注於氣候行動的國際聯盟,如全球碳理事會(ICVCM)或氣候行動組織(Climate Action Network),透過這些平台對接國際碳市場:

  • 分享最佳實踐:學習國際間的減排經驗與技術。
  • 尋求合作機會:促成項目合作與資金支持。

3. 建立國內市場並連接國際市場

(1) 建立本地碳市場

台灣可以發展自己的碳交易市場,並與國際市場接軌:

  • 政府角色: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政策和規範,確保碳信用符合國際標準。
  • 企業角色:參與本地市場交易,為未來接入國際市場做準備。

(2) 技術轉移與能力建設

台灣可以積極參與國際技術合作,尤其是在碳捕捉與儲存(CCS)、再生能源發展等領域:

  • 技術合作:與國際領先技術供應商合作,引進先進減排技術。
  • 能力建設:培育本地專業人才,提高國內企業和組織在國際碳市場中的競爭力。

4. 尋求國際資金支持

第6.4條鼓勵國際資金流動支持減排項目,台灣的企業和組織可以積極申請以下資金:

  • 國際氣候基金(GCF):支持發展中國家和氣候行動相關項目的資金來源。
  • 其他國際資助計畫:如綠色債券或其他由多邊金融機構發起的減排資金項目。

企業透過第6.4條購買碳信用進入台灣的效用及碳費抵免可能性

《巴黎協定》第6.4條所創建的全球碳市場,為各國和企業提供了新的減碳工具。台灣企業如果透過此機制購買碳信用,可能在以下幾個層面發揮效用,但是否能抵免台灣的碳費則需視政府政策而定。


1. 碳信用在台灣的潛在效用

(1) 支援企業碳中和策略

企業可以利用購買的碳信用來抵消其在台灣運營中的剩餘排放:

  • 國際碳信用抵消:台灣企業在減少本地排放後,可利用國際碳信用進一步抵消剩餘排放,以達成碳中和目標。
  • 提升企業形象:參與國際碳市場有助於企業展示其在全球減碳行動中的承諾,提升品牌聲譽。

(2) 符合國際供應鏈要求

隨著國際間對碳排放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台灣企業(特別是出口導向型企業)可能需要滿足客戶的碳排放減少要求:

  • 供應鏈壓力:國際買家、尤其是歐盟、北美等地,可能要求供應商降低碳足跡,使用碳信用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3) 為未來碳交易市場做準備

如果台灣未來建立國內碳交易市場,國際碳信用可能成為企業交易的儲備資產:

  • 未來價值:購買碳信用可能成為企業參與本地市場交易或抵扣碳費的籌碼。

2. 碳信用是否可以抵免台灣碳費?

台灣目前尚未明確規定國際碳信用能否用於抵免本地碳費。然而,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 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的規範

根據台灣2023年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已明確將建立碳費制度,但是否允許使用國際碳信用抵免,將由後續的實施細則(如碳費管理辦法)決定。

  • 潛在抵免:如果未來碳費政策允許國際碳信用(如第6.4條碳信用)抵免部分碳費,企業可利用這些信用降低碳費成本。
  • 需要高品質碳信用:政策可能要求使用符合聯合國標準的高品質碳信用(如第6.4條的信用),以確保環境完整性。

(2) 國際碳信用與本地碳信用的兌換

台灣可能建立國內碳市場,允許企業將國際碳信用兌換成本地信用,以抵消碳費或交易。

  • 兌換比率:根據減排效能和市場規範,國際碳信用可能需要特定比例才能兌換為本地碳信用。

(3) 政府特殊專案

部分特定的減排專案或政策,可能允許企業使用國際碳信用參與,如再生能源專案或碳捕集專案。

  • 補貼與激勵:政府可能提供鼓勵政策,對使用碳信用的企業進行補貼或減免。

3. 未來政策變化的可能性

台灣的碳費政策與碳交易市場仍在規劃中,但以下是未來可能的方向:

  • 允許部分抵免:政府可能允許國際碳信用抵免碳費的一部分,以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市場,同時保留部分國內減排責任。
  • 全面接軌國際:若台灣與國際碳市場完全接軌,企業可能享有更多靈活性,利用國際碳信用達成本地合規。

結論

透過第6.4條購買國際碳信用,企業能提升其碳中和行動和國際競爭力,但目前是否能抵免台灣碳費尚需等待政策明確。如果政府未來允許這些信用抵免,將有助於企業更靈活地應對碳排放管理與降低合規成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限維度Infinity Space
0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個人網站! 在這裡,我邀請您走進三個充滿分享與靈感的空間。 「無限維度」的專業分享空間 「光行者」的身心靈修行空間 「生活映像」的攝影創作空間 每一個空間都承載著我對生命與事業的熱愛與探索,展現了自我不同層面的分享與體悟❤️。
2025/04/04
探討Greenhushing現象,企業在ESG議題上選擇不公開永續作為的策略,分析其成因、風險與因應之道,並指出Greenhushing並非ESG的終點,而是企業在政治兩極化時代,需智慧選擇溝通策略的轉變。
2025/04/04
探討Greenhushing現象,企業在ESG議題上選擇不公開永續作為的策略,分析其成因、風險與因應之道,並指出Greenhushing並非ESG的終點,而是企業在政治兩極化時代,需智慧選擇溝通策略的轉變。
2025/04/02
本文探討DEI(多元、公平、共融)在ESG時代的重要性,從定義、國際趨勢、企業實例、潛在挑戰到未來趨勢,深入淺出地說明DEI如何影響企業人才策略、品牌信任及市場競爭力,並以臺灣企業案例及國際趨勢分析,指出DEI不只是政治正確,更是提升企業韌性與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
2025/04/02
本文探討DEI(多元、公平、共融)在ESG時代的重要性,從定義、國際趨勢、企業實例、潛在挑戰到未來趨勢,深入淺出地說明DEI如何影響企業人才策略、品牌信任及市場競爭力,並以臺灣企業案例及國際趨勢分析,指出DEI不只是政治正確,更是提升企業韌性與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
2025/02/12
全球碳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歐盟強化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中國擴大碳交易市場、臺灣自2025年起徵收碳費並規劃2026年試行ETS,以及泰國預計2025年實施碳稅等政策變革,都將深刻影響全球產業與貿易。本文分析全球碳市場趨勢、各國政策、碳價波動、學術研究及企業應對策略,提供全方位解析。
2025/02/12
全球碳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歐盟強化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中國擴大碳交易市場、臺灣自2025年起徵收碳費並規劃2026年試行ETS,以及泰國預計2025年實施碳稅等政策變革,都將深刻影響全球產業與貿易。本文分析全球碳市場趨勢、各國政策、碳價波動、學術研究及企業應對策略,提供全方位解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COP29峰會上,近200個國家同意依據巴黎協議第6.4條建立全球碳市場,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進展。新機制將促進各國和企業更有效率的碳權交易;同時,該協議旨在提高碳權需求,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的氣候專案籌集資金。儘管面臨挑戰,這一架構被視為促進國際合作的基石,將對全球減碳行動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在COP29峰會上,近200個國家同意依據巴黎協議第6.4條建立全球碳市場,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進展。新機制將促進各國和企業更有效率的碳權交易;同時,該協議旨在提高碳權需求,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的氣候專案籌集資金。儘管面臨挑戰,這一架構被視為促進國際合作的基石,將對全球減碳行動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本月分23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 🌟 碳權是什麼 🌟 碳權(Carbon Credit)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 各國
Thumbnail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本月分23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 🌟 碳權是什麼 🌟 碳權(Carbon Credit)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 各國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雖小但我們仍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降低碳排放的行為,除了是為整個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盡力, 也是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力而付出。
Thumbnail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雖小但我們仍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降低碳排放的行為,除了是為整個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盡力, 也是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力而付出。
Thumbnail
2021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是眾所矚目的一場會議,這場會議關乎了未來國際經濟與永續的方向,也連帶影響台灣的政策走向,以下將簡單快速帶您了解COP26聯合國變遷大會的開會結果與影響。
Thumbnail
2021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是眾所矚目的一場會議,這場會議關乎了未來國際經濟與永續的方向,也連帶影響台灣的政策走向,以下將簡單快速帶您了解COP26聯合國變遷大會的開會結果與影響。
Thumbnail
【搭配社區營造與共享綠能價值】 【徵收有效碳費,擴大社會福利】 台灣以碳定價的政策制定為主要目標,並依據2015年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進行以減緩、調適及綠色成長3大主軸,推動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作為。雖然政府積極地響應綠色環保以配合國際趨勢,然而其政策上仍有許多曖昧與模糊的空間...
Thumbnail
【搭配社區營造與共享綠能價值】 【徵收有效碳費,擴大社會福利】 台灣以碳定價的政策制定為主要目標,並依據2015年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進行以減緩、調適及綠色成長3大主軸,推動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作為。雖然政府積極地響應綠色環保以配合國際趨勢,然而其政策上仍有許多曖昧與模糊的空間...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過去人類野心勃勃了好幾次,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因欠缺約束力實際上沒什麼顯著作用。大國的退出與某些國家的表面工夫,都其實揭示了政府參與之外,民間企業的力量與科技發展勢必要更發揮影響力,才能更加確保地球的未來。
Thumbnail
過去人類野心勃勃了好幾次,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因欠缺約束力實際上沒什麼顯著作用。大國的退出與某些國家的表面工夫,都其實揭示了政府參與之外,民間企業的力量與科技發展勢必要更發揮影響力,才能更加確保地球的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